美扩大关税调查范围 锁定医疗用品机器人工业机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中央社华盛顿25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政府近来对机器人、工业机械及医疗器材展开国安调查,此举可能为新一轮关税铺路,恐使消费者、医疗机构及製造业者的成本攀升。
根据美国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商务部昨天表示,已于9月2日依据美国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启动调查,评估上述进口货物是否对美国构成国安威胁。
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此次调查纳入更多可能被课徵更高关税的项目,包含外科口罩、N95口罩、医疗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和针筒、针头等其他医疗耗材以及处方药。
调查范围还包含进口医疗设备,包括轮椅和病床,及心律调节器、胰岛素帮浦、人工心脏瓣膜等器材。
这些调查可能成为针对特定产业加徵关税的依据,目标是促使攸关国安的重要物资生产回流美国。
商务部正徵询企业意见,包括提出对这些产品未来需求的预测、国内生产能否满足需求,以及外国供应链扮演的角色。企业也受邀说明外国补贴与政府所称「掠夺性贸易行为」对产业的冲击。
美国总统川普政府(Donald Trump)先前已援引232条款,对汽车及汽车零组件、铜、钢铝等进口货物加徵关税。针对药品、半导体及晶片零组件,如硅晶圆、晶片製造设备等进口商品的调查也持续进行,反映美方对过度依赖海外供应链的疑虑。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资料,美国在机械产品方面对墨西哥和中国依赖甚高,2023年对这2国的进口各占美国机械总採购量的逾18%和17%。
国际机器人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资料显示,汽车产业可能成为最新潜在关税冲击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该产业去年安装1万3747台工业机器人,数量居各产业之冠。该组织表示,大多数机器人皆仰赖进口,仅有少数製造商在美国本地生产。
专家警告,若医疗器材与防护用品遭加徵关税,无论对医院或者病患,成本都会攀升,进而影响关键设备与医疗服务的可取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