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京港台:2025-9-28 00:12| 来源:大西洋月刊 蓝橡树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看似高效,实则适得其反。我说的就是AI。

  程序员们用AI生成代码,人们吹嘘AI如何将开发效率提升数倍。所有人都相信,AI取代程序员,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智库METR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一批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分成两组,一组用AI工具编程,另一组则不用。

  结果令人震惊:使用AI的那组,完成任务的速度,反而比不用AI的组慢了整整20%。

  预测提速40%,实际却慢了20%

  实验前,专家们预测AI能让效率提升40%。参与者们用完,主观感觉也快了20%。

  但数据不会说谎。

  “我们甚至没把‘变慢’当作一种可能性来考虑。”论文作者之一Nate Rush坦言,“看到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问题出在一个概念——“能力-可靠性缺口”。

  什么意思?现在的AI系统,确实能完成许多复杂且困难的任务,但它们极度不稳定,难以达到业务所需的精确度。

  在这项编程任务中,AI生成的代码常常充满小错误或细微的偏差,人类开发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仔细检查和重写。

  一位参与者的吐槽:“这感觉就像在数字世界里,盯着一位过度自信的初级程序员写代码。”

  你不仅没省时间,反而成了他的“保姆”。

  

  七巨头狂烧5600亿,AI收入却不足零头

  编程已经是AI表现最好的领域了,如果连这里都无法带来生产率提升,那其他行业呢?

  与实验结果形成鲜明对比,是一场席卷全球的AI投资狂潮。

  自2023年以来,美国股市的繁荣几乎完全由“七巨头”(Alphabet、Amazon、Apple、Meta、Microsoft、Nvidia、Tesla)推动,而它们的估值完全建立在“AI将带来巨大生产率红利”的信仰之上。

  据估算,到今年底,仅Meta、Amazon等五大巨头在AI上的资本开支就将高达5600亿美元。但,AI相关收入仅350亿美元。

  投资者在赌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烧的钱,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破纪录的利润。今年上半年,企业对AI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全体居民的消费。

  麻省理工跟踪了300个公开的AI项目,发现95% 的项目对利润没有提升。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超过80% 的公司表示,AI对收益没有“可感知的影响”。

  咨询公司Gartner因此宣称,AI已进入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 “幻灭低谷期” 。

  当然,这可能是暂时的。

  就像电力从发明到彻底改造工厂生产线,花了数十年时间。AI的这个过程可能会快很多,但绝非一蹴而就。

  这次泡沫破裂,会比2000年更痛

  当下的AI狂欢,像极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当时,投资人把钱砸向每一个带“.com”名字的公司,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一切。结果呢?泡沫破裂后,标普500指数暴跌近50%。

  历史告诉我们,技术最终确实改变了世界,但这并不能阻止大量投资者在泡沫破裂时被“收割”。

  这次情况可能更糟。AI相关投资占经济的比重,已超过当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电信行业的水平。 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承受诸多冲击而未衰退,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AI投资这个“巨大的私营部门刺激计划”。

  一旦泡沫破裂,带来的将不仅是硅谷的哀嚎,可能是更少的投资、更少的就业、更慢的增长,甚至一场全面的衰退。

  经济学家Noah Smith警告:如果为这场狂欢提供资金的“私募信贷” 集中爆雷,引发金融危机也非不可能。

  在泡沫与幻灭之间,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AI教育?

  这场潜在的危机,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放下“AI即将取代所有工作”的过度焦虑

  一个反直觉的真相是:经济学家发现,目前AI暴露度最低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健身教练),其失业率的上涨速度,反而是AI暴露度最高人群(如程序员、电话销售)的3倍。

  AI离替代人类,还差得很远。

  真正的风险,不在于被AI取代,而在于盲目地使用和依赖AI,从而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策略需要根本性调整:从“会用”到“会验”,培养孩子的AI“质检”能力。

  未来最稀缺的不是会敲提示词的人,而是能为AI输出进行“质检”的人。要永远保持批判性思维,追问来源、检验逻辑、测试反例。AI只是一个有时会犯错的“实习生”,他自己才是最终负责的“老板”。

  放弃“风口思维”,夯实数学、逻辑等“慢变量”

  技术的风口会变,但底层的基础能力永不过时。

  数学直觉、逻辑表达、项目管理,这些才是无论AI如何迭代都无法剥夺的硬实力。在AI的“幻灭期”,这些“慢变量”才是孩子最可靠的反脆弱资产。

  在“人机协作”中,让孩子学会当“指挥官”

  让孩子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制学习(比如用AI分析环境数据并撰写报告,或生成故事大纲再自己创作)。

  考核他如何定义问题、分解任务、验收结果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他是否使用了酷炫的AI工具。让他习惯去驾驭技术,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技术的泡沫总会起起落落,但拥有这些能力的孩子,才能在任何一个时代站稳脚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8 19: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