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房东 心态已经崩了 逆市房东 不如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01
逆市房东,不如狗。
最近,一名记者潜入二手房中介圈子里,爆出了猛料。
表面上看,这名记者是前来看房的买家。暗地里,这名记者受雇于中介,成为了中介专门的“砍价员”。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来看记者偷拍到的场景——
场景一:
委屈的小夫妻。
这对小夫妻想出手一套闲置的房产,于是,便被中介给盯上了。
由于这套房子平时都处于空关状态,中介提醒自己的砍价专员(记者):你就说你看过这套房子2次了,你提几个缺点,然后就开始狠狠砍价!
该套房产所在的小区挂牌价在339万,而同户型最新的成交价为285万。
然而,中介却让记者从280万开始报价。
一刀59万。
听罢,夫妻俩就坐不住了,直言:这才过去几个月,就降了这么多。说完,两人便准备打道回府,说是准备私底下再商量商量。
场景二:
泪目的老大爷。
老大爷手中的房子挂牌价538万,同小区同户型市场最新成交价为508万。
中介再次给自己的砍价专员(记者)提出底价:479万。
又一刀砍了59万。
起初,老大爷也不能接受。
但是,在中介以及砍价专员(记者)的一番说辞PUA下:现在是买方市场,不是卖方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
大爷动摇了。
不像前面那对小夫妻一样愤然离席,而是眼含泪花地给出了自己的底价:510万。

看完以上场景,你就能看出最近的二手房中介圈在搞些什么事儿了——
他们,在搞不真实交易谈判。
只要随随便便从大街上拉几个人,就能让他们扮演买房的客户,然后在房东面前秀上一波操作。
打开门迎客的房东一开始只是以为钟意他家房子的买家到了,结果人家只是拿着把带了血的刀一桶乱砍,完事了以后头也不回地潇洒离去。
正如那名被雇用的记者,事了之后,中介给了其200元作为报酬。
他们,在搞不对等的交易。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一群无所顾忌的买房演员,他们不需要知道房子的市场价是多少,也不在意这套房子到底好不好,只需要把中介给他的价格摆到房东面前。
而且,还是一个击穿底线的价格。
在他们面前,房东没有任何博弈的资格,如待宰的羊羔。
只要中介多带几个演员,多报几个击穿底线的价格,房东们都得绝望。
尤其是在这种市场下,中介坦言:按照这种变相压价的套路,每个月能收50套“低价房”,从而,门店老板每个月至少能多赚个50万。
02
消失的二手房成交价。
根据中介的信息,他们每天要雇人完成15组带看指标,通过雇演员变相压价的方式,才能跟房东不断地反馈价格,持续地降低房东的心理预期。
只要买卖过房子,大家都会有一个较深的体会:让房东降价真的很难。
毕竟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让房东降个2万、5万都费劲,更何谈10万、20万。所以,一名中介想让房东把自己的预期降低到能成交价的价格,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跟进过程。
但是,如今的中介们通过雇佣演员,打压PUA的房东,极速地压缩了这个过程。
在演员们拿大刀砍价的过程中,
要么如前文的小夫妻一样,愤然离场,那么说明这套房子短期内不可能卖出去,也就没有了跟进的必须。
直接被筛选掉。
要么如前文的老大爷,无奈,妥协,泪目。
那么,这位大爷的房子,将成为中介们力推的一套“笋盘”,然后被卖出,迅速变成中介到手的佣金。
那么,中介到底如何“骗到”如此之多的房东的?
许多人率先想到,市场在持续下行,这让许多房东的心态有点崩。
还没说到关键点上——
2024年,北京、杭州、武汉、长沙、南京等城市的二手平台隐藏了成交价的公开现实。
2025年,上海二手房历史成交价也被统统隐藏。
二手房市场的锚,消失了。
在这个市场当中,房东、买房人,不再能看到二手房成交历史记录,甚至连房源的历史记录全都看不见了。
迷茫,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为何要隐藏二手成交价?
大概,这是一个出于好心的政策。
会有人天真地以为:只要把成交价隐藏了,就看不到成交价下跌了,就能抚平市场的恐慌。
呃……
实在是让人发笑。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最大的恐慌来源于未知。
房价上涨的时候,你把成交价隐藏了,那么居民们只会天天担惊受怕——
房价是不是又涨了?
再这么下去,我是不是买不起房了?
于是,居民们开始恐慌性买房。
房价下跌的时候,你把成交价隐藏了,居民们心里也没底——
这房价到底跌到哪儿了?
我买这房子,会不会买贵了?
于是,为了不让自己踩坑,居民们要么谈判期间狠狠大刀,要么索性不敢买房。
所以,隐藏二手房成交价只会让市场更恐慌。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最贵的永远是信息差。
为什么二手房买房的中介费那么贵,动辄就是2个点,几万几十万的?
一来,是中介带看的服务费。
这只能算多是辛苦费,还不算是大头。
二来,是平台汇集的天量信息。
正是这些信息的存在,买家才能在万千套房源中挑选出心仪的房子,才能货比三家,才能不吃亏不踩坑。
高昂的中介费,正是信息差带来的价值。
如今,最关键的信息被隐藏了。
这些信息仅被中介掌握在手中,那么中介的话语权自然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于是,才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中介自信满满地雇佣演员,随意地拿捏房东。
03
得利的,只有中介。
从屁股决定脑袋的逻辑出发,二手房平台能够在多个城市积极响应,隐藏二手房成交价,那么对于二手平台来说定然是利大于弊。
别看咱们这几年是下行市场,但看完二手房平台的数据,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日子太滋润了——
2025年一季度,贝壳总交易额8437亿元,同比增加34%;净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加42.4%;净利润为8.55亿元,同比增加98%;

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门店数量增长28.6%至56849家,其中活跃门店增加了12617家。公司经纪人数量增长了24.3%至55万多人,活跃经纪人数量增加9.17万人。
二手房业务中,贝壳一季度的佣金收入从去年同期的46亿元增长20.5%至56亿元。以向加盟商收取的平台服务、加盟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1亿元增长17.6%至13亿元。
越是逆市,二手平台搞钱越有劲。
当然,许多买家并不在意,能把房价打下来对他们来说不是好事吗?
我想说,
砍下来的价格,可不一定是卖给你的价格。
你可曾听闻,ABC单?
A指房东。
B指买房的中间人,他们可能是中介,可能是炒房客。
C指实际的买房人。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第一步,A的房子的价格要远低于市场价。
第二步,B出场,向A购买该套房产,并交定金锁单,稳住A。
第三步,找到C,以接近市场价或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让C接盘,从而赚取利差。
从这三步讲,有两个难点——
1.如何找到A。
市场上行时期,往往是找到笋盘,并拖延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让房价再涨一会,那时候的B对市场有信心。
而现在,我们看到了更狠的办法——
那就是如前文的中介一样,花点小钱雇几个演员,不断地对房东进行PUA,直接进行五十万六十万的大砍价。
2.如何找到C。
对于中介/中介门店来说,手里头有丰富的客户资源。
只要把“超级笋盘”的信息发布出去,去挨个打电话询问客户意愿,总会有感兴趣的客户前来看房。
以上,你便能看出——
中介雇人砍价和ABC单绝对是天衣无缝的组合技能,绝对能把房东和买房人拿捏得死死的。
中介所言“一个月多赚个50万”诚不欺我。
你还能看出——
掌握了关键隐藏信息(二手房成交价)的中介,站在绝对优势上。
在这个套路中,房东血亏,买房人也没占到便宜,大头全被中介吞了下去。
由此,想买房的你可别幸灾乐祸。
当你成为房东时,可能就离下一个受害者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