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低估的80后?金正恩从"笑柄"逆袭到"搅局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金正恩,朝鲜半岛最新动态!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朝鲜(专题)多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而这一切都与金正恩采取的大胆政治举动密不可分。这位年轻的朝鲜领导人,如何筹谋他的“小国大棋局”,又如何从被嘲讽发型和体重的“金三胖”,一路逆袭成为不少如今网友口中的“地表最强80后”?
2011年12月17日,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当时只有二十七八岁的金正恩迅速被推上了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他没有像父亲那样在继位之前接受长期历练,不仅在国际上默默无闻,哪怕在朝鲜国内也没有多少声望,很多人猜测他不会成功,他无法积累足够的权力来延续金氏王朝的第三代统治。
在世界充满怀疑的审视目光中,年轻的金正恩迅速清除异己,巩固了权力,还把自己的姑父张成泽送上了断头台。一开始他也想过要尝试效仿中国模式,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改革来改变朝鲜积贫积弱的经济现状,包括在企业管理、农业发展和银行体系等方面的调整,鼓励引进外资和旅游业发展。他在文化政策上也有一定松动,比如允许西方音乐、迪士尼动画等在公开场合播放。但是这些改革很快遇到瓶颈。
韩国国民大学教授安德烈·兰科夫(Andrei Lankov)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分析道:“他可能发现,所有这些自由主义实验都在他的臣民心中制造怀疑、不确定性和一些危险的想法,而他不想要这些。”于是他回归高压体制,强化对社会和思想的控制,确保家族统治的安全。
与此同时,他将发展核武器作为对内巩固权力、对外增加谈判筹码的主要手段。而核项目就是他的“宝剑”。夏威夷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的朝鲜问题专家Jean Lee认为,金正恩不仅利用核计划作为自己掌权的正当理由,也以此来告诉他的人民,“他能够保卫他们,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让朝鲜变得不可触碰”。
逆势突围——从被抛弃到被看见
2018年,金正恩自信地走上国际外交舞台,他认为自己具备了通过谈判争取解除部分国际制裁的筹码,而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也对这位年轻的朝鲜领导人颇有兴趣,因此就有了2018年史无前例的美朝领导人会晤。然而2019年,两国之间的谈判破裂,金正恩也发现仅凭手上现有的筹码还不足以换取理想的协议,因此他选择再次退回孤立状态,专注于核武发展。
朝鲜问题专家Robert Carlin认为,与特朗普的“第一回合较量”失败,令金正恩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不再认为与美国接触是对于朝鲜来说最好的选择,转而认为必须防止大国以及邻国控制自己。他想到最好的办法是加入强大邻国的行列。因为在他看来,美国正处于收缩之势,作为全球大国,美国正在失去影响力。”
而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金正恩看到了让自己被强大邻国看到的机会。2024年6月,他在平壤接待了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两国签署了一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同年秋天,朝鲜开始派遣士兵前往俄乌战争前线。朝鲜过去几十年“先军政策”之下积攒的大量武器弹药库存,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在战场上解了燃眉之急。而作为交换,朝鲜得到了什么呢?
韩裔美国记者、朝鲜问题专家Jean Lee指出,朝鲜应该是得到了一些他们所急需的燃料和经济资助,可能还有一些能够有助于武器研发的技术。“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技术,又能在技术上对其核项目提供多少推进作用,是地区内很多国家所担心的。”
根据猜测,至今应该有一万多名朝鲜人民军士兵参战,伤亡人数在400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高的伤亡比例,但金正恩却借此获得了与普京平等对话的机会,也让朝鲜在中俄之间拥有了更多议价空间。他不再满足于被视为“小弟”,而是希望被当作平等的战略伙伴。
中俄朝三角关系:“专制联盟”还是各取所需?
2025年9月3日,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在北京阅兵仪式上并肩站立的画面,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传递了重要信号,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称其为“专制联盟”形成的标志,但是专家认为,三人“同框”的象征意义其实大于实际意义,朝鲜与中俄的关系本质上是“各取所需”。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中国需要朝鲜作为缓冲区,俄罗斯需要朝鲜的军事资源。金正恩则巧妙利用与中俄的互动,既能在国内宣扬自己的外交胜利,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平等伙伴”的形象。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的朝鲜问题专家Jenny Town对德国之声分析指出,在地缘政治层面,朝鲜一直都是一张难以预测的未知之牌。但是朝鲜确实也符合中国所强调的安全叙事理念。在美中竞争的背景下,北京方面一直对美国、韩国和日本(专题)之间的深度联盟合作有不少怨言。对于平壤来说,美日韩联盟是中朝“共同的敌人”。
但是金正恩可能不会满足于在习近平(专题)所宣扬的世界新格局下仅仅充当一个边缘化的小伙伴,而且朝鲜成为拥核国家也不是北京所希望看到的。尽管中国理论上有制衡能力,但实际上无法有效阻止朝鲜推进核武器发展。
出生于俄罗斯的朝鲜问题专家兰科夫认为:“已经有迹象显示,朝鲜在试图利用俄罗斯来提升自己与中国打交道时的筹码,反之亦然。不过我并不认为他们会成功。”
简言之,在中俄朝三角关系中,中国是核心,朝鲜对中国的依赖最大。中朝之间存在不信任和互相厌恶,但彼此需要。虽然在中俄之间“左右逢源”能为金正恩捞取不少政治红利,但他能否长期维持这种平衡,就很难说了。
会有2.0版本的“特金会”吗?
今年9月,金正恩表示愿意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会晤,但前提条件是:他不会讨论放弃朝鲜的核武器。美国朝鲜问题专家Robert Carlin分析认为,即使特朗普和金正恩未来再次会晤,局面也是今非昔比了。
他回忆道:“当年谈判失败之后,他(金正恩)派了两名高级外交官出席新闻发布会,他们说:你们再也不会见到这样的机会了。你们再也不会见到朝鲜愿意拿核项目来作为取消制裁的交换条件了。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强硬。我认为这就是金正恩这次讲话中传达的意思。他会期待美国在安全领域做出巨大的让步。而他的谋算应该是,特朗普可能会是那个愿意做出让步的美国总统。”
如果特朗普真的做出了重大让步,这可能会给美韩同盟关系造成重大打击。而假如金正恩不能从美国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他就可以向国人宣称,跟美国人无论怎样都无法做交易,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和他们死磕到底。
半岛未来与金家第四代接班人——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虽然金正恩自己也正值壮年,但过去一直有不少关于他健康状况不佳的传闻,再加上最近他频繁带女儿公开亮相,引发外界猜测——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女孩儿未来会成为下一任朝鲜最高领导人吗?
朝鲜问题专家Robert Carlin指出,很显然金主爱是在接受培训。“她跟随父亲参加了不少军事活动。你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小孩子能被带去观看导弹试射,但是她去了。为什么?很显然,这是她接受培训的一部分。这是为了告诉国内民众,未来当这位年轻女子要接手处理一些生死攸关的问题时,她将完全有能力应对。”
Jenny Town则认为,显然金正恩已经赋予了女儿一定的公众角色和政治角色,但这不一定代表她就是指定的继任者,也许会是类似伊万卡·特朗普那样的角色。在Jean Lee看来,不管金主爱是不是金家王朝内定的第四代继承人,但金正恩带着女儿出入公众场合也是在与人民分享自己的家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展示作为正常家庭的形象”。
金家王朝的统治已经传承了三代,与世隔绝和高压统治成为其政权维系的坚硬盾牌。尽管这个国家似乎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只要中朝关系稳定,拥有核武器这个王牌的金正恩政权在短期内难以动摇。兰科夫教授总结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是永远的,但是朝鲜的统治、朝鲜的体系很可能还会维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