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从主持人到“精神病” 李维嘉面相大变 令人唏嘘

京港台:2025-10-3 04:53| 来源:OK抓娱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从主持人到“精神病” 李维嘉面相大变 令人唏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还记得那个在《快乐大本营》舞台上笑得最灿烂的李维嘉吗?

  那个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抛出毒舌金句、让现场观众笑到岔气的主持人,如今却活成了另一个模样。

  48岁的他独自住在豪宅里,凌晨两点还在擦行李箱轮子,朋友来家里做客必须套上双层鞋套,连水杯都要按容量大小排列整齐。

  

  这个曾经站在聚光灯下的快乐制造者,怎么就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他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一个开朗的主持人变成了旁人眼中的"精神病"?

  

  深夜两点的行李箱轮子2023年李维嘉参加《家务优等生》这档综艺,镜头第一次真实记录下他的私人生活状态。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凌晨两点,别人早就进入梦乡,李维嘉却蹲在地上,拿着消毒湿巾一遍遍擦拭行李箱的每一个轮子。

  不是随便擦两下应付了事,而是把轮子拆下来,连缝隙里的灰尘都要清理干净。

  

  这只是他洁癖生活的冰山一角。

  家里的朋友如果要来做客,必须在门口换上鞋套,换完第一层还不够,得再套一层才能进门。

  客人走后,李维嘉会立刻开始大扫除,从客人坐过的沙发到踩过的地板,每个角落都要消毒处理。

  厨房里的水杯按照容量从小到大排列,差一毫米都不行。

  衣柜里的衣服按颜色深浅分类挂放,每件衣服之间的间距都用尺子量过。

  

  看到这些细节,很多网友开始质疑他是不是得了强迫症。

  李维嘉自己倒是大方承认,这些习惯确实有点过分,可就是控制不住。

  每天睡觉前不把家里收拾到一尘不染就睡不着,半夜醒来看到桌上有个杯子没摆正,必须爬起来调整好才能继续入睡。

  

  奶茶店暴雷差点毁掉一切2021年对李维嘉来说是真正的人生滑铁卢。

  他代言的一家奶茶品牌突然暴雷,全国各地的加盟商纷纷跑到长沙维权。

  这些加盟商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开店,结果总部跑路,血本无归。

  他们拉着横幅堵在李维嘉工作的电视台门口,要求他给个说法。

  

  李维嘉懵了。

  他只是按照经纪公司的安排接了个代言,拍了几组宣传照,录了几段视频,根本不知道这个品牌背后有这么多猫腻。

  加盟商不管这些,在他们眼里,李维嘉就是那个站台的明星,就得为这件事负责。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李维嘉的名声一落千丈。

  网上骂声一片,说他收钱不干人事,拿普通人的血汗钱开玩笑。

  

  更要命的是,湖南卫视的领导也找他谈话,暗示他这段时间最好低调点,别给台里添麻烦。

  李维嘉明白这话的意思——他被雪藏了。

  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垮了。

  每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手机不敢开机,生怕看到又有什么负面新闻。

  

  体重掉了十几斤,人瘦得脱相,眼睛里的光彩完全消失了。

  朋友劝他出来散散心,他连门都不肯迈出去。

  

  高二那年的电台奇遇李维嘉的主持生涯其实开始得很偶然。

  1995年他还在长沙读高二,家里条件一般,父亲是建筑师,母亲在家带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有天他路过电台门口,看到墙上贴着招募青少年节目主持人的告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面试的时候负责人让他随便聊聊最近的生活,李维嘉也不紧张,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讲得绘声绘色,把考官都逗乐了。

  就这样,他成了《青苹果乐园》的客串主持人。

  每周六下午录节目,从家里骑自行车到电台要两个小时,来回四个小时,累得腿都快断了。

  节目每期给几百块钱报酬,对当时的李维嘉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在电台认识了何炅和龙丹妮。

  何炅那时候已经小有名气,是电台的王牌主持人,对这个有灵气的高中生很照顾,经常给他传授主持技巧。

  龙丹妮是大学生主持人,跟李维嘉年纪相仿,两个人特别聊得来。

  高三那年李维嘉决定考艺术院校。

  家里人不太支持,觉得这条路太飘忽,不如找个稳定工作。

  

  李维嘉铁了心要试试,白天上课,晚上跑去培训班学播音主持。

  潘峰和单平两位老师看出他的潜力,免费给他加课。

  1997年艺考成绩出来,李维嘉考了湖南省第一名,顺利进入浙江传媒学院。

  

  快乐大本营的十一年黄金时代2001年大学毕业,龙丹妮给李维嘉打电话,说湖南电视台在招人,问他有没有兴趣回长沙发展。

  李维嘉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刚进台里的时候,他只是个普通的节目策划,干的都是打杂的活——联系嘉宾、布置现场、整理道具,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

  

  这一干就是两年。

  2003年何炅推荐他去试试外景主持,李维嘉跟着摄制组到处跑,街头采访、游戏互动,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他发现自己特别擅长临场反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住嘉宾抛出的梗,还能反手抛回一个更好笑的包袱。

  2006年是李维嘉人生的分水岭。

  《快乐大本营》需要增加新的主持人,何炅力荐李维嘉加入。

  

  从那年开始,他正式成为快乐家族的一员,跟何炅、谢娜、吴昕、杜海涛一起主持这档王牌综艺。

  李维嘉在节目中的定位是毒舌梗王。

  他总能在最合适的时机说出最扎心又最好笑的话,把明星嘉宾怼得哑口无言,观众却笑得前仰后合。

  这种风格让他迅速走红,成了快乐家族里不可替代的存在。

  

  那十一年是李维嘉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每周六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快乐大本营》是无数人的习惯,李维嘉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会被网友反复讨论。

  他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各种代言、商演邀约不断,收入早就数不清有多少个零了。

  

  2017年的那场痛哭2017年录制节目的时候,李维嘉突然在镜头前情绪失控。

  当时游戏环节聊到感情话题,他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最后直接哭出声来。

  镜头里的他满脸泪水,哽咽着说分别不代表不爱,说完这句话整个人都快站不稳了。

  节目播出后引发热议。

  大家都在猜李维嘉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不是感情出了问题。

  有人翻出他跟龙丹妮以前的合照,说两个人可能谈过恋爱,现在分手了。

  

  李维嘉从头到尾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些传闻,只是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过,确实经历了一些事情,但不想拿出来消费。

  那段时间李维嘉的状态肉眼可见地变差。

  录节目的时候笑容都是挤出来的,眼神里没有以前那种神采。

  

  体重暴瘦十几斤,脸颊凹陷,整个人看起来憔悴又疲惫。

  粉丝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李维嘉咬着牙坚持工作,从来不在镜头前多说一句。

  

  578天的隐退与孤独2021年底《快乐大本营》官宣停播。

  这档陪伴无数人成长的节目走到了尽头,快乐家族也面临解散。

  对李维嘉来说,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奶茶店的事情还没完全平息,现在连工作的舞台都没了。

  

  李维嘉直接选择了隐退。

  整整578天,他拒绝所有工作邀约,把自己关在家里。

  朋友打电话关心他,他要么不接,要么随便聊两句就挂了。

  家人劝他出去走走,他说哪里都不想去,就想一个人待着。

  这578天里李维嘉都在干什么?

  

  后来他自己透露,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家务。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卫生间,每个角落都要擦得一尘不染。

  擦完了就开始整理东西,衣柜重新整理一遍,书架重新摆放一遍,厨房用具重新分类一遍。

  整理完了又觉得不够干净,再擦一遍。

  这种近乎疯狂的清洁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心理学上叫创伤应激反应,当一个人经历重大打击后,会通过控制生活中的细节来获得安全感。

  李维嘉控制不了事业的走向,控制不了别人的看法,就把所有精力放在控制家里的环境上。

  只有看到每样东西都摆放整齐,他才觉得生活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48岁单身的选择与无奈2023年李维嘉复出后,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还是单身。

  他笑着说没遇到合适的人,这么多年忙着工作,感情的事就一直耽搁了。

  这话听起来云淡风轻,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背后有多少说不出口的苦涩。

  

  48岁的李维嘉住在长沙的一套大房子里,装修得很精致,可就是缺少生活的气息。

  家里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所有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像酒店客房一样冷清。

  他养了只猫,每天跟猫说话的时间比跟人说话的时间还多。

  朋友们也试着给他介绍对象,李维嘉见过几个,都没下文。

  不是对方条件不好,而是他的生活习惯太特殊了。

  哪个女生能忍受进门要套双层鞋套?

  

  哪个女生能接受半夜被叫起来收拾房间?

  他自己也明白,这样下去很难找到愿意跟他过一辈子的人。

  娱乐圈里像李维嘉这样的大龄单身男性不少,可像他这样把自己困在洁癖和控制欲里的真不多见。

  他曾经站在那么高的位置上,享受过万众瞩目的荣光,经历过呼风唤雨的巅峰,最后却发现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都带不来真正的安全感。

  

  钱确实赚了不少,房子车子都不缺,可内心的空洞没法用物质填补。

  快乐大本营的舞台给了他事业,却没能给他一个稳定的未来。

  那些年拼命工作攒下的人气和资源,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李维嘉现在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一种逃避。

  逃避外界的评价,逃避亲密关系,逃避不确定的未来。

  

  他把自己包裹在极度洁净的环境里,用规律到刻板的生活习惯给自己营造一个可控的小世界。

  这个世界很安全,可也很孤独。

  结语李维嘉的故事让人看到,光鲜亮丽的娱乐圈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

  从意气风发的主持新星到如今孤独的洁癖患者,这个转变用了二十多年。

  他曾经给无数观众带去欢笑,却没能守住自己的快乐。

  

  48岁的年纪,本该是人生最成熟稳定的阶段,他却活成了一座孤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娱乐八卦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3 05: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