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田野,菲律宾人艰难应对震后余波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菲律宾宿雾6.9级地震造成6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约8万人流离失所。城市中心变成了鬼城,多数居民暂住帐篷避余震。https://t.co/6EswDBbxSq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3, 2025
菲律宾中部发生芮氏6.9级地震后的第二天,阿古尔‧艾丝塔莉卡斯 (Arguel Estalicas)说她每次站起来仍感到头晕目眩。 这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加上一连串的余震,使这位35岁的观光官员和许多幸存者不敢回家,只能暂时住在帐篷里。
地震于9月30日夜间震撼了菲律宾人口稠密的宿雾岛北岸,惊醒了无数熟睡中的居民。 地震造成至少68人死亡、逾500人受伤,房屋、建筑物和教堂倒塌,道路也出现裂缝。 艾丝塔莉卡斯女士向BBC表示:“我至今仍无法理解我们经历了什么。过去两天的经历让我感到难以承受。”
她住在震央附近的梅地利镇。灾难应变官员指出,这场地震使宿雾及周边省份近8万人流离失所。宿雾是菲律宾中部的重要贸易与交通枢纽。 她说地震发生时,她尖叫着从床上跳起,与家人一起跑到户外。
他们在露天睡觉,但当细雨落下时,艾丝塔莉卡斯和家人只好用塑胶袋包裹自己,因为他们没有雨衣。 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他们蜷缩在塑胶椅上,身上裹着因呼吸而起雾的塑胶袋。

图像来源,ARGUEL ESTALICAS,在地震当晚,居民聚集在露天之下,当开始下雨时,他们用塑胶袋作为遮蔽。
距离震央约10公里(6.2英里)外的圣雷米吉奥(San Remigio)市镇,罗伦泽‧帕雷哈 (Lourenze Pareja)当晚也在户外度过地震之夜。 “在夜空下,我们自由地坐着——满怀信念——靠着微弱的灯光,紧握仅有的资源。”帕雷哈在Facebook上写道:“请大家为我们祈祷。”
当地面开始震动时,帕雷哈说他抓起手机冲到街上,直播现场混乱——邻居穿着睡衣带着孩子和宠物逃出家门。
“主啊……”这位25岁的社区记者在直播中呼唤上帝,似乎无法再多说什么。
他表示自己前往邻近的博戈镇(Bogo)查看情况,看到太阳能灯在满是巨石的街道上投下微弱光芒。 “曾经充满活力的城市,如今变成了鬼城。”他说。
急需食物、水和燃料
菲律宾易受天灾影响,因其位于地质不稳定的“环太平洋火环”上——此区因频繁发生地震与火山爆发而得名。
本周二宿雾发生的地震是近年来最强烈、最致命的之一。2013年,邻近的薄荷岛 (Bohol)岛曾发生芮氏7.2级地震,造成逾200人死亡,并摧毁了多座历史悠久的教堂。
周四,救援人员在瓦砾中搜寻,当局则努力提供食物、恢复电力与通讯线路,并清理道路上的碎石。 菲律宾军方已派遣部队协助救灾期间的秩序维持。
然而,对许多人而言,日常生活用品仍是迫切的问题。 摄影师杜兹‧德马佩 (Doods Demape) 于周四决定从麦德林(Medellin)驾车四小时前往省会采购物资,因为当地超市尚未营业。
德马佩先生表示,他很难找到没有大排长龙的加油站。 他告诉BBC:“现在大多数道路已可通行,物资开始从城市运进来。但像水和食物这类立即需要的物资,尤其是给孩子的,仍然无法取得。”
在震央薄荷岛市,当地媒体报导指出,临时医院外的街道上排满了尸袋,伤者正在接受治疗。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地震造成至少68人死亡
这周的地震发生在猛烈台风季节的中段。两场接连而至的风暴在一周前淹没了全国大片地区。
这些风暴以及先前的季风降雨所引发的广泛洪灾激起了公众的愤怒,并引发了街头抗议。
宿雾特别容易受到台风侵袭。它位于太平洋上形成的风暴的一般路径上。
该岛北部地区是周二地震的震央,曾在2013年遭受超级台风“海燕”的重创。那场风暴在整个中部地区造成超过6,000人死亡。
周二地震损毁的众多建筑物中,包括一处为台风“海燕”幸存者设立的安置点。
尽管眼前困境重重,宿雾当地居民如艾丝塔莉卡斯女士和帕雷哈先生仍然抱持希望,相信他们能像在台风“海燕”及之前灾难中一样挺过这次地震。
他们表示,幸存者彼此互助,正如菲律宾人所称的“社区互助精神”(bayanihan)。
帕雷哈说:“我唯一的祈祷是援助不会延迟——而且邻近的市镇也能被纳入并涵盖在这些救援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