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关于诺奖,你可能闻所未闻的七件事

京港台:2025-10-7 03:42| 来源:德国之声 | 我来说几句


关于诺奖,你可能闻所未闻的七件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拍卖行里的诺贝尔奖牌、被埋没的天才女科学家以及后来沦为笑料的获奖理由:关于诺奖,你闻所未闻的那些事。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同相对论完全没有关系。诺贝尔奖牌曾以数百万的高价被拍卖易手。有些获奖的重大发现,后来却被证实“纯属谬误”。以下七个关于诺贝尔奖的事实,想必你一定闻所未闻。

  1.居里家族的诺奖传统

  诺奖得主圈里,玛丽·居里的地位迄今为止仍独一无二: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位在两个自然科学领域里都曾获奖的科学家。为了表彰居里夫人在放射性和发现新元素方面的突出贡献,她先后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她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也显然得到了母亲的真传:1935年,因同丈夫弗雷德里克共同发现人工放射性,即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放射性同位素,她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2. 诺贝尔奖金权当分手费

  1919年,爱因斯坦在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奇(Mileva Maric)签署离婚协议时承诺,未来一旦获得诺贝尔奖,奖金会悉数交给前妻。但问题在于,当时爱因斯坦并没有获颁诺贝尔奖。1921年,爱因斯坦终于愿望成真,而他也信守诺言,将全部奖金转给了前妻米列娃,她和子女们也从此有了生活保障。

  

  爱因斯坦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图像来源: CPA Media Co. Ltd./UIG/IMAGO

  3. “相对”正确的诺贝尔奖

  在相对长的时期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直无法得到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的认同。专家们认为,相对论纯属理论推测,他们则更看重能够试验验证的结果。

  在国际学术界的强劲压力下,诺贝尔委员会终于在1921年宣布爱因斯坦获奖,但获奖理由中开宗明义,是为了表彰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官方的颁奖理由中,相对论甚至只字未提,因为评委会内部对此仍有争议。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但获奖理由中并未提及相对论。图像来源: UIG/IMAGO

  4. 数学与醋意

  坊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宣称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妻子曾同一位数学家偷情,惹得诺贝尔醋意大发,所以就没有设立数学奖。事实上,诺贝尔从未结过婚,所谓妻子同数学家偷情一说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设立数学奖,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诺贝尔认为,数学不能直接“造福于人类”。

  5.男人的世界

  丽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在发现核裂变现象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1944年,诺贝尔奖最终却被化学家奥托·哈恩(Otto Hahn)一人所得。迈特纳一生中总共被提名了48次之多,但最终却无缘于诺贝尔奖。

  女科学家乔斯琳·贝尔·伯奈尔(Jocelyn Bell Burnell)是脉冲星的主要发现者,但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却授予了她的导师安东尼·休伊什( Antony Hewish)。这两位女性科学家的遭遇是科学领域妇女遭受结构性歧视的典型案例。

  6. 拍卖场上的诺贝尔奖牌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s )去世后,他的家人为了偿还拖欠税务局的款项,就把克里克的诺贝尔奖牌送去拍卖,最终以200万美元成交。克里克是因为发现DNA结构而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项的。

  而克里克当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事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也在2014年公开拍卖了自己的奖牌,成交价高达480万美元。不过,买家最终还是将奖牌物归原主。

  这两起拍卖案例说明,时隔几十年之后,诺贝尔奖牌还是会被视为珍宝,所谓“科学无价”由此可见一斑。

  7.诺贝尔奖 – 并不总是荣耀的光环

  即便获奖成果后来被证明纯属谬误,正式撤回诺贝尔奖的事情还从未有过先例。例如,丹麦医生约翰内斯·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1926 年获得诺贝尔奖,以表彰他发现的“寄生虫致癌论”。后来证明,这一理论完全是错误的。

  1949年,安东尼奥·莫尼兹(António Egas Moniz)因发明“脑叶切除术”治疗精神病患而获医学奖。而从今天的角度而言,这种疗法不但无效,而且还是对病患的伤害。

  近年来,曾发生过多起诺奖得主研究论文被撤回的事件。比如,2019年医学奖得主雷格·森梅扎(Gregg Semenza)的论文就因数据谬误以及涉嫌伪造而被撤销,不过,他的核心科研成果则继续得到认可。

  还有一些诺奖得主则因后来发表荒唐言论而受到关注。例如,1954 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得主莱纳斯·鲍林(Pauling )晚年一直坚信大剂量服用维生素 C ,可以包治百病。1993年的化学奖得主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热衷于传播关于艾滋病的阴谋论,并对UFO的存在深信不疑。1956年的物理奖得主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更因宣扬种族主义和优生学而引起广泛争议。

 

相关专题:诺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7 22: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