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子邮件不注意这些、会引发大麻烦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作为科研工作者,无论愿意与否,每天都要面对电子邮件。
它是一种高效灵活的交流方式,既可以向同事发送消息约见面,也可以发送修订稿件,还可以协助之前素未谋面的科研人员开启并进行合作。
然而电子邮件也经常会引起科研工作者们的抱怨,而且理由充分。
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高度的专注力,没完没了的邮件很影响研究者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很多人收到邮件之后,都会想第一时间回复,这就使其侵蚀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并成为持续不断的焦虑之源。
电子邮件的另一个缺点是,由于仅包含文本、图片、文件等书面交流内容,因此可能无法传达预期的语义及情感。
而我们面对面交流中常用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则无法传达,而这些都是我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方法。当人们阅读邮件时,倾向于通过得出负面结论来填补情感信息的缺失,例如,人们会倾向于假设其他人对我们感到不满或沮丧。
比如,如果收到领到的电子邮件,上面写着:“我们可以谈谈吗”或“给我打电话”,大部分人都会感到深深的不安,觉得发件人对其有不满的地方。邮件交流中感情传递的缺失,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压力,并且导致误会。
考虑到电子邮件这些缺陷,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应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
Science杂志职业专栏专门就这个问题分享一些电子邮件的基本礼仪,并提供一些技巧,以便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邮件。
原题目:Letters to Yong Scientists: Ascientist’s guide to email etiquette
作者:JuneGruber, Leah H. Somerville, Jay J. Van Bavel
编译:David Fan
审校:Mark博士
1. 保持专业
Stay professional
与工作相关的邮件,应使用单位邮件地址收发,尤其是与不熟识的人沟通的时候。
在邮件最后附上官方签名、头衔以及工作单位等。
工作邮件中,要避免使用“嘿”“哟”“兄弟”等随意的称呼,这会让别人觉得您非常不专业。应该用对方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称呼对方,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中规中矩的用“XX教授”,“XX医生”。避免使用“XX小姐”“XX太太”称呼女性,因为有可能会引起性别歧视的怀疑。
保持专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当相互熟了之后,对方会告诉您非正式的称呼。
发送邮件之前,一定检查拼写,尤其是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法打字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拼写错误,闹笑甚至引起误解。
如果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可以考虑发送之前读给同事朋友听,争取一下意见。就像Olivia Nuzzi说的那样“跳舞吧,想象着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认真撰写邮件吧,想象着它有可能某天被公开大声朗读出来”。
2. 简洁礼貌
Be concise and courteous.
电子邮件不是学位论文,尽量不要发送花费超过1或2分钟才能读完的长邮件。
可能的话尽量选择封闭式问题提问,以便对方可以用“是”或“否”简单回答。研究表明,人们对简短的邮件响应速度要快得多。如果要添加上下文,请链接到相关邮件或者干脆发起会面。
除非必须,邮件尽量不要“抄送”他人,避免“答复全部”。
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收到成堆邮件时候的感受。
3. 敏感话题线下交流
Take sensitive conversationsoffline
电子邮件通常是最方便的沟通方式,因此很多人默认选择使用邮件交流。但是,如果某个议题需要双方深入对话,仔细讨论,或者包含潜在的敏感话题,还是选择传统的线下交流吧。
4. 设立界限
Create boundaries
当进行一项需要完全专注力的工作的时候,可以关闭手机和电脑上的新邮件提醒。为周末和非工作时间设立个界限吧。我的同事为他的实验团队制定了收发邮件的规定,晚上和周末尽量不要发邮件,如果非工作时间写的,可以使用“定时发送”功能。
不一定每个人都这样,大家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但了解同事朋友的习惯,设立一种健康的工作生活界限来收发邮件,可以使交流更顺畅。
5. 管理收件箱
Organize your email
可以用自动分类,或者过滤器功能,把非紧急的邮件自动保存到特定的收件夹,以减少邮件提醒的次数。
我的同事Jay和June就用过滤器把所有包含“列表服务”内容的邮件自动分类到“非紧急”的收件夹。 June还把学生们发来的邮件自动分类到“教学”收件夹中,以免错过。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您管理邮件,使它们各自归位,突出最紧急重要的,放缓放缓非紧急重要的。
6. 尝试非邮件沟通
Try email alternatives
有时,电子邮件并不是交流的最佳方式。有可能就某个项目,实验室成员会给您发来铺天盖地的邮件,而自己很难决定先回复谁,先解决哪个问题。这时候可以干脆用其他通讯软件或者电话,面谈等方式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尽管完全弃用电子邮件可能是不可能的,但其他的沟通方式完全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