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帮你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奖能指导你买股票吗?

京港台:2025-10-11 23:02| 来源:编译精选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帮你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奖能指导你买股票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编者按: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于10月13日公布。该奖项既是经济学研究的风向标,也是对当前全球重大前沿经济议题的回应。今年有哪些热门领域和热门学者,获奖理论又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腾讯财经组织系列内容,为你“解经”诺奖

  

  注:本文转发自微信号琥说九道,获权转发,原标题为《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文希望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和大家聊聊近10年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那就从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聊起。

  为表彰对“资产价格的经验主义分析”做出贡献的学者,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奖项颁发给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Eugene F. Fama)、拉尔斯.汉森(Lars Peter Hansen)以及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至于这个奖项迷惑的原因,确实还挺迷惑的(?)

  主要是由于三位获奖者——法马&汉森与席勒对”资产价格”的观点几乎截然不同,两派的争论时至今日也没有落下帷幕,法马和席勒堪比金融学界的凯恩斯与哈耶克。

  所以同时将诺贝尔奖颁发给这三位,就好像把研究“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最佳奖项同时颁发给了支持“先有蛋”和“先有鸡”的两大派别。

  但它在经济学界就是能存在且合理的,这也是为何传统自然科学家经常质疑社会类/经济学科的科学正当性——社会类学科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所追寻的“真理”二字。

  但这个话题就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归奖项本身,从研究的源头说起。

  01

  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理论

  资产定价 Asset Price,泛指所有股票、债券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的价格,这个价格是否能够被准确预测,直到十年后的现在仍是颇有争议的问题。

  如果有人推荐“这支股票过去一年都在上涨,未来3个月也肯定上涨”,大概会有一半的人根据经验主义选择相信这一结论,自然也有另一半的人怀疑:

  真的吗?它真的不会明天出什么负面消息,突然下跌吗?

  市场的未来是由如今参与者的预期所决定的,而人性复杂的本质导致与人打交道的学科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复杂性,预测一支股票能不能上涨几乎是金融及金融学界的世纪难题。

  不过自股票交易成立后的几百年来,仍有不少学者立志钻研这由一群行为和心态难以捉摸的玩家组成的“市场”,为“了解市场、预测价格”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

  而2013年的三位经济学家便是这一问题研究的集大成者。

  其实我们可以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区别这两大学派——

  今日最新消息:A公司宣布将于下月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完成私有化。请问你是否会选择在今日买入A公司股票?

  不买:当这个消息放出时,肯定已经有很多人早已了解到该信息并购入A公司股票。我不觉得我能成为占据先机的人。

  买:消息虽然放出,但市场应该还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我应该还能趁机赚一笔。

  这两种选择其实对应着两大学派对市场有效性的假说差别。

  不买:你其实默认市场是有效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会即刻反映出所有公开信息对应的真实价格。

  买:你觉得市场是相对无效的。资产在市场上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滞后和错位,就算是公开信息,你也可以利用它实现一些收益。

  不买 - 有效市场学派

  “不买派”的理念和假设对应着以法马为代表的芝加哥(专题)学派。

  作为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的奠基人和支持者,他们相信在一个法律健全、透明度高的股票市场中,一切合法、有价值的公开信息其实都被反映在了股票价格走势中。

  像上述A公司股票的有利消息,几乎会在第一时间反映在A公司的股票价格中,任何套利行为都会瞬间被有利消息带来的需求上涨而淹没。

  在这样的“有效市场”中,几乎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产的市场价格都是真实的。

  所有所谓基本面的分析预测来帮助投资者寻找“低估值资产”和“α投资”都是无效的,因为目前的市场价格就已经囊括了所有信息与事实。

  资产的未来收益只与”风险“一个因素相关。如果投资者想要追求更高的收益,那就只能承受更高的风险。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如今的金融市场真的都是有效的,那股票分析师应该全都失业……毕竟股票的未来价格是不可能被预测的。

  有效市场理论最大的一个假设,即是市场玩家皆为理性且足够聪明的投资者,他们均能第一时间抓住最有效的市场信息来进行交易,即这世界都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这是现代经济学开端中最重要的假设,当然也是最值得玩味的一个。

  如果个体/企业是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则意味着他完全依照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行动和决策,如消费者完全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

  其实如果人都这样做事,这个世界会简单很多……毕竟你可以完全按照对方的收益来判断对方的行动。

  可事实可能却远没有这么简单,至于为什么没有那么简单,就是另一派系想要回答的问题了。

  买 - 行为金融学派

  “买派”则对应以罗伯特.席勒为代表的“行为金融学派”,与“不买派”的明显差别在于,他们默认市场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市场常常无效。

  在A公司的Case中,他们认为市场其实不会充分吸收这个消息,市场有可能无动于衷,也可能情绪突然过热而把A公司的股票价格抬得异常高,而在第一时间加仓的你,完全有获取收益的可能性。

  行为金融学派的学术根基,基本是在和经济学鼻祖级别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在作对。古典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地、追逐利益最大化地、有斟酌地在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的,但行为金融学派则是: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

  人类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出非理性行为,甚至在投资决策上也常常表现出非理性的那一面。

  席勒最为人熟知的贡献之一,就是揭示了这种“非理性”在现实中的巨大能量。

  他的著作《非理性繁荣》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证明股票的长期价格波动远远无法仅由公司分红、利率等基本面因素来解释,而是由大量非理性的市场情绪、行为、甚至击鼓传花的期望来推动的。

  咱们就别说为爱放弃全部家产的纯爱战神了,就说广义的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到最近的房地产危机,都足以说明人类对投机行为的热爱和对财富的狂热,怎么能够支持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假说?

  远的不说,就说当前美股 S&P 500 高达22x的 2025E P/E,意味着投资者愿意为标普500公司当前的盈利水平支付22倍的价格。

  这背后押注的正是AI能带来未来盈利的爆发式增长。如果这份期盼落空,当前的高估值就失去了支撑,无疑会成为另一轮“互联网泡沫”。

  但当下其实市场连Super AI APP都没能跑出来(ChatGPT就商业变现而言仍处早期),某种意义也说明了市场的情绪化交易。

  02

  如何预测资产价格

  一个延伸话题,学术界关注解释“为什么”,即什么影响资产价格,但其实现实环境中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如何预测资产价格”。

  说人话:哪只股票/债券/衍生品未来能涨。但以下话题单纯以股票市场为例。

  而这个问题其实只在行为金融学派的假设下能成立,即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在有效市场假说的纯粹世界中,所有信息会瞬间反映在资产价格中,不存在任何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投资人只能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取收益。

  但在非有效市场中,投资人是情绪化的、非完全理性的、甚至会犯系统性错误的,因此会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从而存在被低估(Undervalued)或被高估(Overvalued)的股票。

  这个时候,资产价格就并非简单地与运营风险挂钩,而是一定程度上能够“被预测”的,这也是大多数商科生最向往的职业之一——“股票分析师(Equity Analyst)”的价值所在。

  他们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竞对的基本面及表现、行业的表现、整个国家甚至地区的表现,来判断这个股票的合理价格,以寻找那些可能“被低估的股票”,从而帮助投资人获利。

  这也是目前二级市场运营的基本逻辑,不管是买方的投资经理还是卖方分析师,都在坚信“其分析及智慧能够找到合理的‘资产价格’,从而为其客户获利”。

  但这个更多是学科上的解释,我们多说一句。

  人们真的可以预测一支股票的未来价格吗?

  华尔街顶级投行分析师呕心沥血写了几百页基本面分析报告选出的股票,就一定比一群猴子随意往黑板上扔飞镖选出的股票更好吗?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现在的实验证明是:这两者选出的股票表现没什么太大差异。

 

相关专题:诺奖,股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2 12: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