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胡锡进:老胡大胆预测 特朗普100%关税就是瞎嚷嚷

京港台:2025-10-13 08:44| 来源:胡锡进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胡锡进:老胡大胆预测 特朗普100%关税就是瞎嚷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尽管特朗普(专题)美国时间周五突然变脸,威胁11月1日起对中国加征100%关税,但老胡个人预测,特朗普兑现这一威胁,将中美重新拉回到4、5月份高关税贸易战的可能性不高,中美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的可能性更大。

  老胡注意到,特朗普在当地时间周五针对中国宣布稀土出口新规发了两个情绪冲动的帖子之后,到老胡发这篇稿子的大约40个小时里,他没有进一步发帖威胁中国,其团队的其他人也没有很突出地讲这件事。另外,特朗普本人还就原计划的两国在韩国APEC期间举行会晤一事,朝着一开始他希望会晤的方向重新对记者做了表达。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最重要的是,中美之前互加100%以上的关税,已经折腾一轮了,美方当时的施压对中国根本没起作用,反而让它自己跟着蒙受了损失。后来是特朗普团队后退了,走向了与中方的平等谈判,实现了休战。

  现在,什么情况都没有改变,美方未增加一个能够压制中国的新工具,再把关税加到100%以上,等于回到4、5月份,当时击退了美方的中国这边只会士气更旺,特朗普拿什么收场呢?他用什么对美国舆论做交代呢?

  特朗普最需要向美国选民不断展现自己“胜利了”,只要能够达成协议,他的赢学就能充分发挥。如果对抗,他需要能够明显压倒对方的充分证据。如果他真在11月1日给中国加100%关税,肯定最多隔一天,中国给美国加100%关税的拳头就将打回来。美国股市肯定暴跌。

  周五,他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威胁一发出,美股已经大跌了一波,标准普尔500指数跌了2.7%。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跟中国升级贸易战,只能表明特朗普拿中国没招了,他不得已只好把对华已经不起作用的关税重新搬出来,给自己遮羞。那将惹得各界怨声载道,这对他来说肯定不是上策。

  中国商务部周日就特朗普关税新威胁和中方发布稀土出口管制新规等答记者问,其中有3点特朗普团队肯定注意到了。

  一是,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短短20多天时间,美方持续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通过穿透性规则任意扩大受管制企业范围,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无视中方关切和善意,执意落地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潜含的意思是,这轮中美紧张完全是美国挑起的,中方被迫反制。

  二是,中国商务部强调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可以获得批准,相关企业无须担心。答记者问还说,中方将依法依规开展许可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许可,同时,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多种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合规贸易。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三是,中国商务部表示,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老胡总结的这3点里,第一点是说明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缘由,后两点则属于“胡萝卜加大棒”,在当前局势下很有可能对美方产生应有的影响力。

  中美之间的实力格局已经改变,通过今年以来的反复交手,相信特朗普团队已经有所感悟。特朗普这次威胁对中国征收100%关税,把日期放到了11月1日,也就是韩国APEC会议和预期的中美会晤之后,就是给事情转机预留了空间。

  APEC会议之前的这段时间是中美各自亮筹码、掰手腕的阶段。大家或许还记得,今年5月日内瓦会晤之前,中美双方说的话都很重,都毫无让步的意思。会谈刚开始时,甚至传出双方疑似谈崩了的猜测,但是结果却是双方达成了共识,两边都降115%的关税,并且发表了联合声明。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更加主动,底气更足。特朗普虽然叫喊得厉害,但他手里的确没有新牌,所以他的威胁更像是施压中国的策略。他本人仍然非常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避免中美经贸冲突严重升级。

  美国要想建立起像中国这样的稀土全产业链,老胡看到有西方的分析说,大约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中美今后的长期态势应该是又谈又打的相互交织,但在这当中,中国的主动权会不断增加,而且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双方冲突完全失控的可能性我认为不大。

 

相关专题:川普,胡锡进,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3 11: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