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洲不能让美中主导科技创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刚刚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警告,欧洲必须在科技创新领域迎头赶上,不能让美国和中国长期主导全球技术发展。与阿吉翁共同获得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史学者乔尔·莫基尔和彼得·霍威特则对美国的政策环境表达担忧。
巴黎高等师范商学院(INSEAD)与法兰西学院教授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周一(10月13日)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拐点,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与绿色能源将决定未来增长格局,但欧洲在创新与产业政策上的保守立场,已使其在与美中竞争中明显落后。
他表示:“去全球化与关税壁垒正在成为增长的障碍。市场越大,思想、技术与竞争交流的机会就越多。任何限制开放的政策,都是对增长的阻碍。”
他表示,“欧洲需要向美国和中国学习,在美中两国努力平衡竞争与产业政策的同时,欧洲却以‘竞争政策’的名义过度排斥任何形式的产业扶持。”
法国经济学家阿吉翁认为,欧洲应当在国防、气候、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关键战略领域重新制定产业政策,以促进创新生态的形成:“我们需要找到产业政策与公平竞争并行的方式,否则将长期被动。”
莫基尔与霍威特批评特朗普政策 警告创新受限
与阿吉翁共同获得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史学者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和布朗大学教授彼得·霍威特(Peter Howitt)则分别对美国的政策环境表达担忧。
莫基尔表示,特朗普政府对科研与高等教育的干预“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大的自我伤害”,甚至“堪比中国明朝自我封闭时期禁止科学探索”。他说,“这种政策完全被政治所驱动,是自毁性的。”
霍威特则批评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和制造业回流政策,认为这只会削弱市场规模与创新动力。
阿吉翁的发言在欧洲引起广泛关注。分析认为,他的警告直指欧盟内部长期存在的制度性困境——在严格竞争政策约束下,缺乏系统性的产业支持机制。
多位经济学家指出,在美国以科技巨头为核心推动AI投资、中国集中力量发展芯片与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欧洲如不调整政策方向,可能失去未来技术主导权。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奖声明中强调,三位学者的研究揭示了“创新与开放是长期繁荣的根本动力”,同时警告经济停滞“才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这项奖金价值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20万美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三位学者在阐明创新与‘创造性破坏’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开创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