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传杰出人才绿卡迎大改革 难度或增倍

京港台:2025-10-14 08:55| 来源:大洛杉矶LA | 我来说几句


传杰出人才绿卡迎大改革 难度或增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移民、绿卡相关新闻汇总!

  川普政府正在调整职业移民(专题)的相关政策,包括H-1B工作签证,另外一方面还将对O-1A杰出人才签证也进行限制。

  据《福布斯》报道,目前的O-1A签证规则,只需要满足10项标准中的3项即可;调整后的O-1A签证,将要满足10项标准中的至少5项。

  如此以来,想要通过O-1A签证以及希望藉此拿到EB-1绿卡的申请人,难度将直线上升。

  知多D

  H-1B和O-1A签证有什么异同

  两个都是美国的工作签证,有效期均为三年,都是职业移民方式中的一环,都可以藉此申请绿卡。

  H-1B签证美国最常见的工作签证之一,门槛较低,有限额,适用于“专业职业”(specialty occupation),通常需要至少学士学位或等同经验。职业移民类型为EB-2和EB-3。

  O-1A签证也被称为杰出人才签证,门槛较高,没有限额,适用于在科学、教育、商业或体育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外国人(不包括艺术、影视行业,那是 O-1B)。职业移民类型为EB-1A和EB-2 NIW(国家利益豁免)

  拜登放水

  O-1签证增加近30%

  O-1签证尤其门槛较高,申请的人数比较少,但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数据显示,自拜登上任以来,O-1A 签证申请数量大幅上升:从2021年的7710 份增至2023 财年的 10010 份。NIW(国家利益豁免)申请量从 2021年的14610份,增长至2023年的 39810 份,增幅超过170%。

  业内普遍认为,这与拜登政府 2022 年发布的新指引有关,该指引明确鼓励更多雇主为杰出人才申请 O-1 签证,并扩展了评估“杰出才能”的适用范围。

  在此背景下,O-1签证的通过率非常高。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年,O-1签证的通过率高达90%以上。

  调整

  至少满足5项才能通过

  然而,这种“好事”恐怕要结束了,国土安全部正在调整相关政策,以提升O-1A的资格审查。

  国土安全部(DHS)在新议程中表示,将“更新有关杰出能力和杰出教授及研究人员的过时规定,明确 O-1 与 EB-1 类别的证据要求”。

  曾担任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 (USCIS) 的监管政策分析师的埃弗伦·埃尔南德斯 (Efren Hernandez) 表示,USCIS对O-1签证和EB-1杰出人才绿卡的调整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目前 O-1 申请人需满足移民局列出的10项标准中的至少3项(如获得奖项、发表文章、担任评审等)。新规可能提高至满足5项标准,另外对奖项类别设定更高要求。

  对“合理替代证据”的解释收紧,减少申请人通过学术贡献或行业认可获得批准的空间。

  毫无疑问,这将显著增加科研人员、创新型企业家、科技从业者申请 O-1 的难度。对于一些条件并不满足,而是找中介提升背景的申请人来说,更是毁灭性的打击。10项中满足3项,尚可通过提升背景的方式来实现,如果提高到5项,则基本难以实现。

  附:O-1A签证或者EB-1A移民的 10 项标准(USCIS 官方标准)

  获得国家或国际认可的重大奖项

  例如:奥斯卡奖、诺贝尔奖、奥运奖牌、图灵奖、普利策奖,或所在领域的顶尖奖项。

  加入要求杰出成就才能成为会员的协会或学会

  例如:IEEE Fellow、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会员等。必须能证明该协会入会标准非常高。

  在专业或主要行业出版物或主流媒体上发表过关于申请人的文章或报道

  注意:是报道申请人本人,而不是申请人自己写的学术论文。

  曾担任他人作品的评委或评审

  如:审稿人、会议评审、比赛裁判、科研基金评审。

  对所在领域有重大原创性贡献

  可以是理论、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发明、艺术创新等,并且被业内认可。

  在专业期刊或主要行业媒体上发表过学术文章

  例如:在《Nature》《Science》或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

  作品被展示于重要展览或展示会

  适用于艺术类,但科学、工程领域也可通过国际会议报告、成果展示等体现。

  在知名机构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如:实验室主任、公司创始人、核心技术负责人、教授。

  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薪或报酬

  必须有工资单、合同、行业对比证明。

  在表演艺术或商业活动中取得商业成功

  适用于艺术和商业,但科研领域也可通过专利转化收益、创业公司融资体现。

相关专题:移民,绿卡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4 08: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