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AI恐冲击职场 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呼吁亟需规范

京港台:2025-10-15 04:06| 来源:联合新闻 | 我来说几句


AI恐冲击职场 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呼吁亟需规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专题)学者郝伊特(Peter Howitt)今天警告,人工智能(AI)虽带来惊人的契机,但也可能摧毁大量工作机会,亟需加以规范。

  法新社报导,现为美国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荣誉教授的郝伊特,今天之所以发出这番警语,是因为有愈来愈多人日益关切AI将如何冲击社会与劳动市场。

  加州(专题)州长纽松(Gavin Newsom)今天即不顾白宫主张AI应自由发展的立场,把一起规范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的法案签署成州法,创下全美先河。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3位学者共享殊荣,除了郝伊特,另外两位分别是美、以双重国籍学者莫基尔(Joel Mokyr)和法国学者阿吉翁(PhilippeAghion)。

  郝伊特在记者会上表示,谁会成为AI领导者还有待观察,“我们还不知道创新性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说:“AI无疑是一项潜力无穷的技术,但它同样可能摧毁其他工作,甚至取代高度专业人力。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也因此必须受到规范。”

  “在毫无规范的市场里,私部门的奖励机制其实不会以对社会最有利的方式化解这种矛盾,我们也无法预测后续会发生什么。”

  79岁的郝伊特说,这是“人类史上重大时刻”,并将其比作过去技术革新的时期,例如1990年代电信业兴起,以及电力与蒸汽动力问世的年代。

  他指出,这些创新全都可以说明科技是可以如何加强人力,而非单纯取代人力,“这一次我们会怎么做?我真希望我有明确的答案,可惜我没有”。

  与郝伊特共享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莫基尔(Joel Mokyr),则对AI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持较乐观看法。

  79岁的莫基尔在芝加哥(专题)郊区西北大(专题)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透过视讯表示:“机器不会取代我们,而是让我们有机会从事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他说:“科技进步不只会取代人力,也会创造新的职务。”

  他表示,自己对未来劳动市场的主要关切不在于“科技失业”,而是随着人口老化、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减少,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相关专题:诺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5 04: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