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自信诚可贵 黄金价更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October 17, 2025
中美贸易战卷土重来。接下来,双方将如何博弈?德国《焦点》杂志文章认为,面对特朗普,中国人表现出自信,并改变了策略。《新苏黎世报》文章认为,中国新的自信不仅体现在稀土上,还体现于借助囤积黄金,挑战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北京上周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限制,特朗普继而威胁从下月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0%的关税。世界这两大经济体之间今后还会发生些什么?
德国《焦点》杂志文章认为,中国人现在选择了不同的策略:他们在拖延时间。文章写道:“他们(中方)会不时地向'交易撮合者'特朗普做出一些让步,然后略微升级,并始终确保保留足够的谈判筹码...... 重要的是定期给他一些小成就,好让他在自己的人民面前将其兜售为重大突破。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美国选出下一任总统。到那时,特朗普给中国带来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文章认为,中国敢“以强制强”的自信来自与欧洲人相比在特朗普面前拥有的多项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稀土的垄断。稀土对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至关重要。此外,“中国政府官员在谈判准备和后续行动方面堪称世界冠军......而华盛顿的代表有时却完全没有准备就参加会议,甚至常常连笔记都不做。”
不过,文章也指出,中国人有高估自身地位的危险。文章写道:“首先,华盛顿可以通过把中国公司排除华尔街之外来应对稀土出口限制。如果这些公司无法在美国股市赚钱,这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此外,特朗普还拥有美元这一最有力的地缘政治武器:“如果他对中国的所有美元交易实施制裁,那不仅对北京领导层,而且对整个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都将是灾难性的。”
中国囤积黄金
《新苏黎世报》题为“中国囤积黄金而非美元”的文章认为,中国新的自信不仅体现在稀土上,还体现于努力挑战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并借助黄金来实现这一目标。专家认为,黄金储备不仅可以抵御美元贬值的风险。也是中国自身货币主权的象征,“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合法性和影响力正在增强。”
文章指出,中国几年前开始大规模建立黄金储备。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的海外外汇储备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文章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年产量高达380吨。此外,开采的贵金属受到严格的出口管制,只有极一小部分流出中国。”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黄金进口。文章写道:“中国央行目前的黄金储备为2300吨。然而,许多专家认为实际储备已经超过5000吨。(Syz银行首席投资官)蒙肖(Charles-Henry Monchau)认为,这些估计是合理的。有迹象表明,中国央行购买的黄金数量是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数量的五倍:' 这种不透明是故意的——通过悄悄地将储备从美元转向黄金,中国避免扰乱市场,并可以逐步扩大其影响力。'专家们已经在猜测,中国的黄金储备有朝一日可能超过美国,后者的黄金储备总量高达8000吨。”
中国央行已经从购买黄金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仅在今年,以美元计算的黄金价格就上涨了近60%。文章援引蒙肖的话指出,“北京更倾向于逐步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 这种累积策略旨在持续对美元施加下行压力——尤其是在其他国家也开始将其美元盈余兑换成黄金的情况下。因此,贸易战对北京来说是一个利好。”
文章最后写道:“对中国政府而言,黄金远不止是一种商品或投资。最重要的是,它是与美国较量的一种工具:谁拥有最多的黄金,谁就更能令人信服地宣称自己是全球领导者。在这一点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特朗普的观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