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他当众吞下铀后又活了23年 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京港台:2025-10-18 22:43| 来源:科普中国 | 我来说几句


他当众吞下铀后又活了23年 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一段至今仍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视频里,一位名叫盖伦·温索尔(Galen Winsor)的男子站在讲台上,从瓶中倒出一撮黄色的粉末。

  他先是用盖革计数器对着粉末,仪器立刻发出密集的“咔哒”声,证明其具有放射性。

  随后,在观众的注视下,他将这撮粉末倒入手心,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吞下。紧接着,他把盖革计数器凑到自己脸上,仪器再次“咔哒”作响 。

  

  这人不仅吞下后没事,还活到了 2008 年。因此,在他进行这次著名的公开演示后,他又活了超过 20 年 。据报道,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巡回演讲中,曾重复这一行为多达 77 次 。关于他去世时的年龄,不同资料的说法略有出入,有的记录为 82 岁,有的则为 86 岁 。

  

  “吞铀”之后还没事?这怎么可能?它直接挑战了我们对“核”与“放射性”的常识性恐惧。

  一场精心策划的“科学秀”

  视频记录的事件真实发生于 1985 年,是温索尔一场名为“核恐慌骗局”的巡回讲座的一部分 。

  

  温索尔并非一些视频里所说的物理学家,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核化学家。他曾在著名的汉福德核设施工作,负责设计和运营钚的提取流程,甚至担任过安全主管。深厚的专业背景,让他看起来像一个敢于说出“行业内幕”的权威专家。

  然而,这场讲座并非纯粹的学术交流。它的赞助方是约翰·伯奇协会(The John Birch Society),一个以极端反政府、反商业监管而闻名的美国保守派组织 。

  温索尔的核心论点与该组织的议程不谋而合:他认为公众对低水平辐射的恐惧是被过度夸大的,其背后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阻碍核技术发展而策划的阴谋 。他甚至宣称,著名的三哩岛核事故是“从未发生过的捏造事件” 。

  

  三哩岛核事故,是 1979 年 3 月 28 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河三哩岛核电站的一次部分堆芯熔毁事故。这是美国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列为五级核能事故。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 20 万人撤出这一地区。

  因此,这场“食铀”表演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探索科学未知,而是一场服务于特定政治议程的表演。温索尔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噱头和技术上的可信度,而他的赞助方则提供了一个放大其声音的平台 。

  他为什么啥事没有?

  温索尔之所以安然无恙,并非因为放射性物质无害,而是因为他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多数人不知道的科学细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区分铀的两种不同危害:化学毒性和放射性毒性。

  对于天然铀(也就是温索尔声称吃下的物质),其主要的健康威胁来自于它作为重金属的化学毒性,这一点与铅类似,主要攻击目标是肾脏 。

  

  相比之下,它的放射性其实相当低。天然铀的主要同位素铀-238 的半衰期长达 44.68 亿年,这意味着它的衰变速度极其缓慢,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辐射非常少 。

  而决定铀进入人体后危害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其溶解度

  温索尔吞下的,是被称为“黄饼”的氧化铀粉末,这是一种不溶性的铀化合物 。当这类物质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时,由于其极难溶解的特性,人体胃肠道的吸收率极低,低于 1% 。

  绝大部分(超过 94%)的物质会在一两天内未经吸收就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这意味着,它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血液循环去毒害肾脏,其在体内造成的辐射暴露时间也极其短暂。

  作为一名资深的核化学家,温索尔对此了如指掌 。他精心选择了危害最小的物质形态(不溶性氧化物)和危害最小的暴露途径(口服摄入),上演了一场看似颠覆常识的“奇迹”。

  他将这种特定条件下极低的急性风险,包装成“所有辐射都无害”的普遍性结论,声称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晒太阳” 。这是一种典型的误导:用一个狭隘的、片面的事实,去支撑一个广泛的、错误的论点。

  真正的科学探索:以身试险的先驱们

  温索尔的行为,与科学史上那些真正“以身试险”的科学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典型的例子是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夫妇。他们对放射性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但当时人们对辐射的危害知之甚少。在一个通风不良的棚屋里,他们年复一年地从数吨沥青铀矿中分离放射性元素 。

  这种长期的、无防的暴露给他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健康后果。夫妇二人都长期遭受辐射病的折磨,玛丽·居里最终在 66 岁时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几乎可以肯定是由职业暴露造成的 。时至今日,他们当年的实验笔记本仍然具有放射性,必须存放在铅盒中 。

  另一个例子是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元凶,在当时主流医学界普遍不认可其理论的情况下,他喝下了一整杯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最终成功在自己身上诱发了胃炎,并用抗生素治愈了自己 。他的目标是产生能够说服科学界的新数据。

  这些真正的自我实验者,冒着巨大的、未知的风险来回答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温索尔,则是冒着一个被充分理解的、极小的风险,向非专业观众“证明”一个早已预设好的政治观点。他利用了科学演示的形式,来推进一种反科学的信息,让大家误以为核辐射无害,这无疑是对科学精神的讽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8 22: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