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发生了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据新华社10月18日消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7日晚发布报告,将法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这是标普近一年半内第二次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标普原定11月底公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报告,但近期法国政局变化,该机构决定提前发布报告。报告指出,尽管法国政府本周已向议会提交2026年预算草案,但法国“公共财政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这可能抑制投资和私人消费,影响经济增长,进而拖累整体经济表现。
报告认为,2025年法国公共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预计将达到政府设定的5.4%目标。但如果不额外采取有力措施削减赤字,法国财政整顿的进展将慢于预期。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罗兰·莱斯屈尔18日在接受法国新闻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对清醒和责任的呼吁”。他强调,为增强市场和评级机构信心,政府与议会必须共同努力通过预算案并保持财政稳定。
今年9月,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以政治动荡持续、预算案久拖未决、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为由,将法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穆迪公司预计本月24日发布对法国的最新评级决定。
据总台环球资讯广播,标普这次“计划外”的调整,也意味着,法国已被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两家下调评级至A+。
对此,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罗兰·莱斯屈尔表示,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对清醒和责任的呼吁”,法国政府“重申其实现2025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降至5.4%目标的决心”。
法国政府的频繁更换,对法国有什么影响?与其财政问题又有怎样的相互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彭姝祎:
法国政府频繁倒台同其财政问题息息相关。2024年,法国财政赤字率为5.8%,远超欧元区划定的3%的红线,预计其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将在2025年底达116%左右,而欧元区的红线是60%。作为欧元区大国以及核心领导成员,法国不遵守财政纪律,会使其公信力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法国的赤字率和公共债务与GDP之比突破欧元区红线,也表明其债务负担比较重,也没能力把债务减下来。
政府频频倒台也是因为在减债的具体措施上,议会内各党派达不成一致。比如通过压缩福利来降低赤字,像法国社会党就表示,虽然认可赤字率较高,但不应通过削减老百姓福利的方式加以应对。各政党达不成一致的话赤字率是很难削减下来的。此外,法国债务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下子减下去也不太现实。
法国政府频繁更换,对其在欧盟内部的领导力和公信力而言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冲击。比如欧盟其他国家就有观点认为,法国财长几个月一换,刚同一位财长谈好一件事情,过几个月就换个新人,需要重新熟悉流程、重新建立人际关系、重新搞清楚欧盟的规章制度……导致其他26国财长无法同法国合作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