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荷兰没想到 中国芯片取得重大突破

京港台:2025-10-19 13:29| 来源:胥言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荷兰没想到 中国芯片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世界变得快,连芯片圈的风云都能在五天内翻天覆地。

  2025年9月底,荷兰突然出手,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来了个“冻结套餐”,一纸行政令把这家稳稳当当运营六年的企业一网打住。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反应比想象中更快、更硬、更有力。

  就在第五天,清华大学重磅宣布: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成功问世,直接在核心技术上甩出一记重拳。

  荷兰这边刚刚“动刀”,中方那边就亮出“家伙”,这场芯片对垒,还真是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

  安世被劫,荷兰打的什么算盘?

  安世半导体这家企业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它曾是飞利浦旗下的半导体部门,后来被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330亿元给买了下来,从2018年到现在,一直是中国在海外芯片布局中的关键棋子。

  然而,2025年9月30日,荷兰突然下令,安世全球业务一年内“不许动”,资产冻结、高管管控、董事会直接换血。这不是“谈合作”,这就是“明抢”。

  要说这事背后的动因,还得瞄一眼华盛顿。美国刚刚推出“50%规则”,只要中企在境外公司持股超过一半,这家公司就可能被拖入制裁名单。

  而闻泰科技恰好中招。荷兰这次操作,虽然打着“法律与国家安全”的旗号,但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帮美国“跑腿”。

  更离谱的是,荷兰法院配合得也相当默契。

  10月初,安世三位“外籍高管”迅速向法院申请“紧急干预”,荷兰法庭不审就判,直接让中方董事张学政“靠边站”,还安排了个外籍独董来“临时管理”。

  这场戏演得太快,根本不给中方缓口气的时间。

  问题是,安世可不是个烂摊子。

  2025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给闻泰科技带来了超过78亿元的营收和12亿元的净利润;在荷兰本地,更是“零负债运营”,每年纳税上亿欧元。

  现在荷兰一边吃着中国企业的钱,一边动手“接管”,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这一操作,不仅暴露了所谓“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纸糊本质,也让人看清了西方向来标榜的“自由贸易”底色——只要你强大了,它就变规则换你上钩。

  中国反击,不靠嘴炮靠实力

  面对安世事件,中方没有光喊口号,而是直接上了“组合拳”。

  

  第一个动作,就是稀土出口新规:扩大管制品种、加强审批流程,尤其是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加工品也不放过。这一招,直戳荷兰软肋。

  别看荷兰地理不大,科技企业不少,尤其是ASML,靠光刻机吃饭,年年业绩亮眼。但他们的命门就在稀土。

  拿氟石来说,这玩意在芯片蚀刻工艺上不可替代,中国一家就占了全球八成产量。

  2024年,荷兰进口的120万吨氟石,有92%来自中国。你说他们能离得开中国吗?

  不仅氟石,像铋这种稀有金属,中国也是全球主产地,荷兰芯片封装业高度依赖。

  现在中方把审批权握手里,不是断供,而是“逐案审批”,这像是在告诉对方: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让你慢慢体会。

  不过,更让荷兰“吃惊”的,还不是这些“硬条件”,而是中国自主芯片的一声惊雷。

  10月15日,距离安世事件仅5天,中国清华大学方璐教授团队公布了“玉衡”芯片的成果。

  这不是一块普通芯片,而是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

  亚埃米是什么概念?一埃米是十亿分之一米,亚埃米就是更小的单位。

  这款芯片可以一次性捕捉全光谱和高精度的空间图像,像素级别过千万,分辨率达到小于0.1纳米。这技术一出,直接把芯片成像能力拉高两个台阶。

  

  而这一技术核心,恰好不是传统光刻路线,而是光子调控加计算重建。这代表中国已经不再死磕西方把持的那套“光刻机逻辑”,而是另起炉灶,开辟了新赛道。

  荷兰还在围绕传统芯片架构做文章,中国已经在用全新的物理机制“换道超车”。这就像对方还在建铁路,我们已经发射卫星了。

  博弈未停,芯片世界正在“改剧本”

  安世事件不是个孤例,它是全球芯片格局重塑的一个缩影。

  荷兰这次出手,看似是保护“国家安全”,实则是被美国绑架。

  一边ASML对中国市场依赖极深,2024年40%的订单来自中企;另一边,荷兰却配合欧盟搞所谓“去风险化”,试图在《芯片法案》中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这种左右互搏的政策,一定会伤到自己。

  中国这边则在快速建立“安全护栏”。除了稀土、氟石、铋之外,中国还掌握了光刻胶中间体的核心资源,比如邻苯二甲酸酐。

  全球65%的产能集中在中国,而信越化学在荷兰的工厂,2024年采购中有七成来自浙江恒逸。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卡脖子”资源。

  更别说,中国市场本身就是荷兰芯片企业的金矿。2024年,荷兰对华半导体出口达到186亿欧元,其中光是汽车芯片就占了四成。

  如果中国车企开始“换供应链”,优先使用日韩产品,荷兰每年可能会蒸发掉78亿欧元的订单。

  而与此同时,中国芯片产业也在全面升级。华为(专题)麒麟9020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国产化,已经能在性能上与苹果A16掰手腕。

  昇腾910在AI训练芯片领域紧追英伟达A100,形成了技术、平台和应用的完整生态。

  更关键的是,中国正在从“补短板”变成“拉长板”,在光子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计算等领域架起了新的战线。

  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只是追赶者,而是变成了赛道的重塑者。

  

  芯片世界,正在变天

  荷兰抢走安世,中方亮出玉衡。这一来一回,不只是企业间的纠纷,而是全球芯片版图的一次重构。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记提醒——海外收购不是万能保险,唯有技术自主才是根本底牌。

  而对荷兰而言,配合美国的短期战略,可能换来的是长期市场的流失与信任的崩塌。

  芯片,不再只是技术竞争,它已成为国家意志的延伸。

  

  未来的博弈,不只是“谁造得出”,更是“谁掌握规则”。而现在,中国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写剧本。

  世界芯片舞台的灯光还没熄,但主角正在悄然换位。

  

 

相关专题:中兴被封杀,芯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9 19: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