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层被“抄家” 普京不再“罪不及家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俄罗斯特维尔州的地方法院不久前下令,俄联邦前能源部副部长斯韦特利茨基的妻子——斯韦特利茨卡娅需要上交珠宝、宝石、手表、硬币、贵金属条等财产,作为其丈夫破产清算程序的一部分。

【俄联邦前能源部副部长斯韦特利茨基】
根据判令,法院要求她上交的物品简直是“琳琅满目”。
不仅包括项链、耳环、戒指等贵金属首饰,还有41颗蓝宝石、红宝石;200颗珍珠;219颗切割后的钻石;63颗祖母绿。
另有6055颗黄玉,各类金银纪念章与纪念币、金条银条若干,以及十余块名表。
法院还下令,如果斯韦特利茨卡娅拒不履行命令或拖延交出财物,她将被处以每天1万卢布,约合人民币(专题)800元的罚金,直到她交出以上全部财物为止。

【如果斯韦特利茨卡娅拒不履行命令,她将被处以每天1万卢布的罚金】
实际上,克里姆林宫对于这位前能源部副部长的清算范围极大,对于他妻子的财产追索,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今年9月,特维尔州的地方法院就裁定,斯韦特利茨基曾实际控制的“罗斯托夫水务公司”将收归国家所有,该公司资产估值超过46亿卢布,约合4亿元人民币。
最近几年,被“抄家”的俄罗斯贪官可不少,而且不乏斯韦特利茨基这样的“巨鳄”。前俄国防部副部长伊万诺夫去年4月因涉嫌贪污而被拘捕,今年7月被莫斯科市法院判处13年监禁,其总价值超过25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的财产被查封“充公”。
贪官被“抄家”,俄罗斯国库吃了个饱,但还远远不够——毕竟高昂的军费开支摆在那里。
有第三方统计指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到今年7月,克里姆林宫已经实现了对近4万亿卢布资产的“国有化”,这一数额相当于去年俄罗斯军费的三分之一,约合人民币3508亿元——而处理贪官而没收的财产,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贪官被“抄家”,俄罗斯国库吃了个饱,但还远远不够】
4万亿卢布中的大头,来自对400多家私营公司的“国有化”。
俄罗斯检察机关今年3月曾宣布,仅仅过去一年,俄罗斯收归国有的资产就累计约2.4万亿卢布——其中针对“战略性企业”的国有化金额就超过1.5万亿卢布。
在战争持续,财政吃紧的大环境下,原先凭借资源渠道、政商关系、大规模工程合同取得巨额财富的官员与寡头,开始真正感受到“无保护伞”时代的来临。
曾经拥有背景、拥有稀缺政商资源的他们,过去可以相对从容地运作自己的商业帝国;但如今的战时状态下,俄罗斯的资源控制更集中、审查更严,任何寡头都可能迅速被安全机构、检察机关盯上。传统的政治保护伞不再可靠,接近权力中心也不再是规避“铁拳”的保险。

【传统的政治保护伞不再可靠,接近权力中心也不再是规避“铁拳”的保险】
最开始提到的斯韦特利茨卡娅,她虽然不是政府高层本人,但由于其是被认定破产的前高官的妻子,其所持有的珠宝、名表、贵金属、硬币、宝石等,便直接被法院视为“可用于被清算”的资产。
很显然,俄司法机关不再只盯“官员本人”,而是扩展到其配偶、家庭及信托结构,从而加大震慑力度,扩大资产回收面。“罪不及家人”?不存在的。
之前也提到过,由于战争持续,能源收入下降,导致俄罗斯政府被迫动用了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所剩不多的储备。该基金的可用规模已从年初的约9.99万亿卢布锐减至目前的5.8万亿卢布,创下自2019年初以来的新低。
多家机构警告称,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徘徊在目前60美元左右的低位,俄罗斯的主权财富基金或许只能再支撑一到两年左右,届时莫斯科将不得不收紧财政开支,实施更严苛的紧缩政策。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3年半,而且目前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事实上,自2022年下半年国际能源市场回稳、外部恐慌情绪缓解后,俄罗斯“靠战争赚钱”的红利期已告结束。
普京政府此后一直在寻找新的财政补充渠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就是整顿旧寡头势力,加速推进企业国有化。官方将这一过程称为“为了反腐与市场再平衡而进行的资产再分配”。
据俄罗斯媒体统计,仅在2024年一年内,就有至少67家俄罗斯企业被收归国有,主要理由包括涉及腐败交易、涉嫌90年代的非法私有化(翻旧账),或被控与“极端主义活动”有关。
从斯韦特利茨卡娅的珠宝,到数千亿卢布的企业控股,可以说,这场“资产再分配”已经不仅是财政上的调节手段,更是一种制度化的权力重构。
哪怕俄乌冲突能在短时间内结束,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格局都将朝着更“集中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