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金价崩了!7小时就跌240多美元 网友:我今天刚买啊

京港台:2025-10-22 06: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我来说几句


金价崩了!7小时就跌240多美元 网友:我今天刚买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黄金、白银崩了。

  截至发稿,现货黄金一度大跌6.3%,跌破4100美元/盎司关口,北京时间下午15点左右,伦敦金还在4342美元一线交易,短短7个小时,就跌去240多美元。截至发稿,现报4112.37美元/盎司,大跌5.58%;COMEX期货黄金报4145美元/盎司,大跌4.92%。

  

  

  

  与此同时,白银市场同时“崩盘”。截至发稿,伦敦银现报48.18美元/盎司,跌8.02%。

  

  

  

  COMEX白银期货日内跌幅达7.69%,报47.44美元/盎司。

  

  

  

  社交媒体上,不少买入黄金的网友懵了:我今天才买的。

  

  

  

  分析:回调因投资者获利了结据证券时报报道,昨日,因市场预期美联储将进一步降息,且避险需求强劲,黄金价格创下新高。市场分析认为,今日的回调主要由于投资者获利了结。

  据CNBC报道,KCM交易公司首席市场分析师Tim Waterer表示:“获利了结操作与避险资金流减弱共同作用,导致今日金价小幅承压。但只要美联储维持当前的降息路径,黄金价格的任何回调都将被视为买入机会。”他认为,只要本周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未出现意外上涨,当前的黄金涨势就仍有上行空间。

  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表示,上周贵金属价格一度出现快速冲高,不仅黄金,银铂钯也出现较大上涨的表现,从盘面来看存在过热现象,因此随着地缘政治出现缓和消息,特朗普(专题)在贸易态度上的软化,贵金属市场也出现快速调整和获利了结情绪。

  据澎湃新闻报道,WisdomTree商品策略师Nitesh Shah也表示:“金价涨势过快,因此每当创下新高时,都会出现阶段性回调。”

  “过去几个交易日中,交易员日益警惕,因市场对修正与盘整的担忧升温,”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Ole Hansen称,“修正期往往能显现市场的真正实力,此次也不例外,潜在买盘应能限制回调幅度。”

  华安基金指出,黄金短期或交易过热,存在波动风险。根据沪金主力平值IV指标,本轮黄金交易的波动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历史上与2024年4月18日、2024年10月30日、2025年4月类似,数值均超过20。指标的含义是黄金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可以作为交易拥挤度的参考,指标值较高提示短期交易过热风险。前期黄金上涨的逻辑,包括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美国政府停摆、关税扰动等,目前在资产价格中已经有较为充分的体现。

  

  

  黄金未来走势如何?

  那么,黄金未来走势如何?

  桥水类货币资产负责人哈德森·阿塔(Hudson Attar)则认为,黄金市场未来走势并不清晰,走低的可能性大于进一步上涨。

  他在近日接受内部访谈时指出,黄金市场的关键问题是西方个人高净值投资者大幅增持黄金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果西方投资者像9月那样继续大量配置黄金,那么这轮上涨或许还有空间。虽然难言绝对,但上述情况确有可能发生。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可能提高市场尾部风险(例如美国通胀失控)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推动投资者转变观念。

  “但是,如果个人投资者缩减其配置,例如,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有关高市早苗和日本(专题)政府的不确定性逐渐明朗,或英国财政部长公布了年度预算方案,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下降,对于黄金的投资需求暂缓,黄金市场或将难以支撑当前价格水平。央行持有黄金的需求或足以支撑3000~3500美元/盎司相对乐观的价格水平。但在4000美元/盎司的水平上,如果缺少个人高净值投资者的大量参与,很难相信市场上有足够需求来支撑这一价格。” 哈德森·阿塔表示。

  汇丰银行近期在一份大宗商品展望报告中表示,黄金的上涨动能有望持续至2026年,其背后动力包括各国央行的强劲购金、美国持续的财政担忧以及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目标价为5000美元。报告强调,美国财政赤字问题是推动黄金需求的重要因素。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黄金视为对冲债务可持续性风险和美元潜在走弱的工具。

  汇丰银行还预计,央行购金需求将保持在高位,尤其是新兴市场央行的持续买入构成关键支撑。不过,汇丰银行也警告称,如果美联储降息次数少于市场预期,黄金的上涨轨迹可能面临阻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9 07: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