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重要信号? 习给郑丽文发贺电 关键用词变了

京港台:2025-10-23 22:13| 来源:HK01 | 评论( 26 )  | 我来说几句


重要信号? 习给郑丽文发贺电 关键用词变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0月18日,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10月19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专题)致电祝贺,期望两党“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团结广大台湾(专题)同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守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郑丽文则回复感谢,认同两党“应在既有基础上,强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台海和平稳定,为两岸人民谋取最大福祉,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

  这番互动,引发对于台湾未来的不同猜想。

  习近平在贺电中,先是肯定共产党和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合作“成效积极”,然后话锋一转道:“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期望两党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守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习近平的贺电内容。首先,明言大势,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国际层面“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二是在国家层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国际层面的“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家有目共睹。习近平于2018年首次提出有关论述,很多人以为只是政治口号。但这些年眼见世界风云变幻,处处动荡不安,以中美为中西方世界代表的两股力量剧烈碰撞,加速重构全球格局,相信大家越来越认可这个判断。

  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也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各个领域的崛起而成为“显学”。尤其是不久前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九三阅兵”,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能够捍卫世界和平的军事实力,而且感受到了中国已经具备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政治能力。

  这些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发生的变化,相信台湾人民都看在眼里,并且不少人深有体会。有些人乐见,有些人抗拒。而郑丽文显然属于拥抱这些变化的一群人。习近平在给郑丽文的贺电中,把这些宏观形势判断放在前面——可以说,既有和友党党首推心置腹、交换全球局势看法的坦诚,也释放愿意和台湾同胞共享国家进步、为台湾同胞加油打气的善意。

  其次,期许未来。当中有两句话特别引人关注,一是“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二是“推进国家统一”。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显然是回应郑丽文在党主席竞选期间关于“中国人”身份的系列论述。她“破天荒”地打破国民党长期以来在两岸问题上的模糊态度,明确提出“中国人”的国族认同,并且表示要让每一个国民党人、每一个台湾人,都可以自豪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自李登辉已降,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在台湾,自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以来,经由李登辉和民进党等各路台独政党、政客和媒体多年的“去中国化”宣传,台独意识已在某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主流,而“中国人”的身份认知则成了最大的“政治不正确”,连不少国民党人也视之为“政治毒药”。历来的选举中,不仅国民党候选人对“中国人”三个字避之唯恐不及,民进党等台独政党也开足马力抹红抹黑,把任何与“中国人”身份相关的事宜统统污名化为“亲中卖台”。

  但这一次,郑丽文不仅抨击“台独是死路一条”,还大胆表明“我是中国人”,并且要让所有台湾人都为此感到自豪。结果更加出乎意料,她竟以过半票数当选国民党主席。这打破台湾过去30年的选举逻辑,更戳破台湾长期以来看似“政治正确”的假象。

  习近平在贺电中名言“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既是对郑丽文坚持“中国人”身份认知的肯定,也是给予台湾的“中国人”增加国族认同的信心。

  至于在贺电中提到“推进国家统一”,这不是习近平的第一次。2021年,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习近平的贺电也提到“统一”二字。但此“统一”不同彼“统一”。当时习近平说要“为国家谋统一”,而这次则表明“推进国家统一”——“谋”是还不成熟、还在酝酿、还在构思如何做;而“推进”则是有了明确的路径、目标和方向,开始集中发力。

  可以说,习近平“推动国家完成统一”的进程又踏上一个新阶段,其对国民党的深入合作也有了新期许。事实上,他早就表明,两岸问题“总不能这样一代代拖下去”,“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他把“推进完成国家统一”和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隐含地给出了完成国家统一的时间表。近年随着国际格局的风起云涌和两岸形势的剧烈变化,留给台湾蹉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1 07: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