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白发不是老了?日本最新研究揭“白发是防癌机制”

京港台:2025-10-24 05:04| 来源:联合新闻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白发不是老了?日本最新研究揭“白发是防癌机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

  人们常把头发变白视为年老或压力的象征,但日本(专题)东京大学最新研究指出,白发的生成或许并非单纯的老化现象,而是一种“身体自我防御癌症”的自然反应。

  东大研究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发表成果,揭示头发色素干细胞(melanocyte stem cells, McSCs)在DNA受损时,会面临两种命运抉择:一是停止分裂并分化,导致毛囊失去色素、头发变灰;二是持续增生,最终可能形成恶性黑色素瘤。这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命运决策角度,揭开了“白发”与“癌症风险”间的潜在关联。

  该研究团队由东京大学教授西村荣美与助理教授毛利康明领导,透过长期追踪小鼠体内的色素干细胞活动,观察这些细胞在不同DNA损伤情境下的反应。结果发现,当干细胞遭受“基因毒性压力”(如辐射或化学损伤)时,会启动一种称为“老化性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机制。此时,细胞透过“p53–p21路径”转为无法再分裂的状态,并退出干细胞库,最终导致头发失去色素而变白。换言之,“白发”是身体主动淘汰受损细胞、避免潜在癌化的重要防御反应。

  然而,研究也指出,并非所有DNA受损都会引发这种“保护性白发反应”。若色素干细胞暴露于特定致癌物,例如紫外线B(UVB),细胞可能逃避老化分化程序,并持续自我更新、形成“克隆扩张”,这些细胞能抑制老化机制,进而增加肿瘤化风险。研究团队形容,这就像细胞在两条路之间做选择:要么牺牲自身保护整体,要么持续增殖、最终走向癌化。

  西村教授指出,这项研究重新定义了白发与黑色素瘤的关系,不应被视为毫无关联的两种现象,而是源自同一类干细胞在不同压力下的对立命运。他进一步解释,白发并非代表健康恶化,反而可能象征身体启动了防癌机制,若这套“自毁性保护”路径失灵,受损干细胞持续存在,就可能成为癌症的种子。

  研究团队强调,了解这些分子机制,有助于未来发展防癌策略,并为老化与癌症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新视角,“换句话说,白发不只是岁月的痕迹,更可能是人体为维持长期组织健康而付出的代价”。

 

相关专题:日本,癌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4 10: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