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80天内3人登山遇难 深圳国家地质公园发布提醒

京港台:2025-10-25 03:47| 来源:澎湃新闻/读特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80天内3人登山遇难 深圳国家地质公园发布提醒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80天内,3人在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登山遇难,安全问题引起外界关注。

  10月24日下午,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微信公众号发布《【安全警示】安全红线不可逾越!》一文,文章称,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以其独特的山海风光令人心驰神往。然而,我们必须郑重提醒您:这里不是市政公园,而是山高林茂、地形复杂的自然保护地。

  文章透露,“望郎归”等野景点,看似风景壮丽,实则危机四伏。这些区域没有成形道路、没有手机信号、没有应急救援设施,只有崎岖难辨的野路和意想不到的悬崖险滩。管理处已设置大量警示牌,并开展常态化巡查劝阻,但仍有游客冒险前往,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自2023年以来,公园管理处已参与救援行动229起。很多游客因体力不支、缺水、迷路或天黑被困而求助,虽大部分有惊无险,但独自闯入未开放区域的行为,无疑是将自身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绝不能用一次冒险的行程,去赌一个不确定的归期。请广大游客务必珍爱生命,敬畏自然,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文章提醒称,请务必遵守公园管理规定,全程在已开放的游览线路上活动,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请务必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切勿独自冒险登山;请务必做好充分准备,携带足够的饮水、食物和照明设备,并确保手机电量充足。

  此前,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曾发布过相关安全提醒。如2024年5月,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微信公众号发布提示称,“园区内未开放区域山高路险,极易发生危险,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请勿进入未开放区域。”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园区面积46.07平方公里,是深圳市最大的公园,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地质主题公园。公园内自然资源丰富,地质遗迹资源以距今约1.45亿年前形成的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为主体。

  望郎归山峰海拔约434米,作为深圳市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东南方向的山峰,有壮丽的海景以及丰富的海蚀地貌,可以看到绝美的日落海景,因此受到户外爱好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望郎归区域在公园范围内属于未开放区域。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8月10日下午,27岁的贵州毕节男子蔡磊独自前往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公园登山。当日下午4点半左右,蔡磊抵达望郎归山顶,向女友发送风光照片,之后没有音讯。10月18日,蔡磊失联超过两个月后,有人在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公园发现了一具遗体,后经确认其系蔡磊。

  9月6日,58岁中国台湾(专题)男性游客魏某前往深圳大鹏七娘山徒步,随后失联。9月11日,经过多部门联合搜救,找到了该男子遗体,已无生命体征。随后,警方初步排除刑事案件。

  10月16日,32岁的徒步者钟某军独自在“望郎归”徒步时失联。根据其手表轨迹,钟某军最后出现在大鹏半岛西涌到天文台之间,出现的地点是“望郎归”路线上的第三观景平台,随后消失不见。21日下午,徒步者钟某军在“望郎归”望夫石的海边已被找到,但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针对望郎归的徒步安全问题,深圳市大鹏新区山地户外运动(行业)协会会长巩霄翔表示,“望郎归”区域的山路比较野,有很多岔路口,部分路段陡峭、难走,一旦走错路很容易出事。此外,前段时间深圳天气闷热,徒步过程中发生闷热中暑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为减少和避免七娘山“望郎归”区域的徒步风险,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网络信号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封闭野路,增加和规范路牌指引。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常安全宣传已融入各类活动中。“在我们日常的文旅宣传文稿页面里,会嵌入户外活动的安全温馨提醒,做到宣传与警示同步。”此外,相关的官方公众号也会发布安全知识普及和预警信息提示,持续强化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80天内3名驴友失联遇难,深圳“望郎归”为何成徒步“险地”?

  80天内3名徒步者遇难!

  深圳七娘山“望郎归”徒步路线

  近日成为大众焦点

  10月21日下午,消息传来

  徒步者钟某军

  在“望郎归”望夫石的海边已被找到

  但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3名失联遇难驴友均为独自登山

  失联六天后钟某军被找到

  21日下午,徒步者钟某军在“望郎归”望夫石的海边已被找到,但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据悉,钟某军,男,32岁,身高1.82米,身体素质良好,事发当日,其身着黑色上衣,个人独行、没有结伴前去徒步。而据此前媒体爆料,钟某军没有户外软件注册及使用记录。

  根据其手表轨迹,钟某军曾出现在杨梅坑停车场,将车辆停在杨梅坑后,他便开始徒步;最后其出现在大鹏半岛西涌到天文台之间,出现的地点是“望郎归”路线上的第三观景平台,随后消失不见。最后影像中,钟某军向卖水的保安人员买了3瓶水,随后离开。

  

  钟某军的轨迹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望郎归有一条未开发的野路可以下到望夫石海边,也方便回杨梅坑,但该区域属于未开发区域”。

  

  记者搜寻相关地图

  资深登山者魏某独自登山

  失联数日被发现遗体

  9月6日,一名58岁的男性游客魏某前往深圳大鹏七娘山徒步,随后失联。11日,经过多部门联合搜救,找到男子遗体,已无生命体征。

  据警方通报,魏某为资深登山爱好者,9月6日上午独自前往七娘山徒步,原计划当日下午返回民宿。然而,截至傍晚其仍未归返,手机信号中断,家属随即报警。七娘山位于深圳大鹏半岛南部,主峰海拔867.4米,是深圳第二高峰,山体陡峭、植被茂密,且仅白天开放,夜间及阴雨天气封山。尽管如此,魏某仍选择独自登山,未携带专业向导或详细路线规划。

  一名参与救援的队员回忆:“七娘山地形复杂,部分区域垂直岩壁达数十米,加上近期气温较高,给搜救带来极大挑战。”尽管如此,救援队仍坚持每日工作超12小时,最终于9月11日在某溪谷地带发现魏某遗体。经初步勘验,遗体无外伤痕迹,警方已排除他杀可能,具体死因需进一步调查。

  27岁蔡某失踪70余天后确认遇难

  8月10日,在深圳工作的27岁男子蔡某独自驾车前往大鹏攀登七娘山望郎归,登顶拍照打卡后失联。在深圳大鹏半岛“望郎归”徒步路线失踪70余天后,10月18日,蔡某的遗骸被寻获,已不幸遇难。

  据读特新闻此前报道,蔡某今年27岁,来自贵州,户外经验丰富。8月10日下午1点30分,他独自进入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登山,大约下午4点30分到达望郎归山顶,并给女友发送了风景照片和视频,此后失去联系。家属报警后,警察调取的监控显示,在8月10日下午6点15分,一个疑似蔡某的身影出现在公园的海边。他失联时身穿浅色长袖带帽外套、黑色长裤、白色鞋子,并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

  

  监控显示,蔡某于8月10日下午进入大鹏半岛国家公园登山。(采访对象供图)

  蔡某失联期间,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应急管理部门派出多支专业救援队展开搜救工作,不少深圳驴友等民间救援力量也参与其中,但一直未发现蔡某的踪迹。蔡某家人亦持续发布寻人启事,也迟迟未收到有效线索。18日下午,有网友告知其在大鹏的山上发现疑似蔡某的遗体及物品。10月21日,经过警方进行DNA比对,确认10月18日在大鹏山上发现的遗体是蔡某。

  深圳第二峰,为何为“险峰”?

  为何一座位于深圳

  海拔仅400多米的山峰

  会接连发生“走失”意外?

  七娘山位于大鹏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主峰海拔867.4米,为深圳第二高山。而“望郎归”位于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东南侧,海拔大约434米,属于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未开放区域。作为未开放区域,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地形十分复杂。火山岩海岸地貌,峡谷、断崖、碎石、杂草多,部分路段陡峭险峻,极易滑倒。容易走错路,沿着海岸线出口不明显。

  

  

  信号缺失。手机在深山中有部分信号会无,出现异常求救信号都发不出,定位极其困难。

  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台风暴雨频繁。

  缺乏维护。未开发区域无专人维护,无安全设施,无急救设备,也无很全的指示路标。

  10月23日,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工作人员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望郎归区域在公园范围内属于未开放区域。“平时每天都有巡园,包括上下山,登山道关闭的时候,我们会有专门的护林员巡园,检查是否有游客落在山上没有下来。我们在未开放区域都有做一些岗亭设施进行拦截,但游客总是能找到新的线路上去。”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在园区公告里写明景区温馨提示:园区内未开放区域山高路险,极易发生危险,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请勿进入未开放区域。提示内容还附上了景区救援图片。

  “网红打卡”地

  刺激着徒步爱好者前往

  记者曾对话来自深圳的户外博主“有熊”。据“有熊”介绍,望郎归位于七娘山主峰的东南方向,因山顶岩石形似女子伫立眺望得名。其目前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未开放区域,登临后有绝佳的观海视角,攀登路线以鹿嘴山庄为起点形成环线,全程约10公里。

  

  “望郎归”地势陡峭。

  不过由于其近海

  且整体上公园的配套较为齐全

  近年来也成为热门的驴友徒步路线

  从山脚区域前往山顶,大约有三条大众化路线:

  其中一条为政府经常维护的主干道;

  一条为历史遗留小道;

  还有一条则是由驴友长期行走、人工开辟的小道。

  前两条道路都有常规巡护

  同时偶尔会有山上的村民

  在路边摆摊

  在“望郎归”容易迷失方向

  是驴友的普遍反馈

  

  一名徒步爱好者大黄回忆,他和体育生朋友今年9月份爬了一次“望郎归”,因为觉得海拔低,低估了徒步的难度,3人每人只带了3瓶百岁山和1瓶红牛就出发了。最困难的是,他们在反穿悬崖半途水喝完了,“前面又看不见路,回撤的话更难,加上闷热和走错路,我们三人差点心态崩了,这种恐惧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思考。”

  大黄介绍,好在路上发现山泉水,他们把空瓶补满,最终才顺利登顶,在山顶遇见补给点。一名国庆刚徒步完“望郎归”环线的徒步爱好者回忆,他们在下山途中,不断遇到第一次爬山、在山里迷路、几乎没有什么户外装备、没有对比轨迹和卫星定位的徒步者。“这条线全长不算长,在徒步App上不到10公里,却是我走过的路线里距离中等、但耗时最久最危险的一条路,非常不推荐新手。”

  尽管望郎归属于未开发区域

  但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野生”魅力

  吸引了大量户外爱好者

  和摄影爱好者去打卡

  毕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来的都是赞美七娘山风景美丽,点击率高、点赞也多,让人们以为七娘山容易征服。

  

  

  

  “有熊”提醒

  市民们在前往徒步时

  最好先了解攀爬难度指数

  “在驴友圈中,对于山体攀爬难度指数有分为1-3星级,倘若走正常安全路径,整个七娘山的山体攀爬难度系数为1星级。但即便是1星级,我们通常也不会独自徒步,一定会结伴而行。”有熊表示,至于山峰内的未开发区域,他们更不建议个人贸然前往挑战。

  

  

  “另外,七娘山山体上有2/3都是常绿阔叶林,尽管部分路段有树林和密林,但整个山体走起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没有绿荫遮蔽的裸露状态,因此最需要注意的是中暑和暴晒问题。”有熊透露。他强调,尤其是在夏季,如果人经过暴晒后又前往海边,或适逢云雨天气造成衣衫浸湿,早晚的较大温差也会容易造成人晕厥或肌肉痉挛。

  园区多次发布登山提醒

  户外徒步要注意什么问题?

  10月23日,记者从深圳市大鹏新区了解到,由于园区内未开放区域山高路险,极易发生危险,园区时常发布登山提醒,禁止广大群众进入未开放区域。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公众号曾发布消息称,一直以来,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不断提醒、警示公众,为了生态保护需要和游客自身安全,请大家不要进入未开放区域但依然常有游客不听劝阻自发组织进入未开放区域。公园范围广、山势复杂,容易出现迷路、受伤等事故,救援也存在难度大、时间长等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进行救援,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据此前报道,公园管理处公众服务部工作人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公园即协助救援游客300多人次,高峰时一周有三四起求助,最多时一晚上五起。2024年初,2名在“望郎归”受伤被困的游客成功获救,当时游客想走捷径而被困,因道路崎岖复杂,救援人员翻了几个山脊线后才找到他们。

  2025年4月,为了保障游客安全,大鹏新区在七娘山科考线建成了3个应急管理服务站,分别位于海拔400米、630米和850米处,以备紧急之需。

  “对于有明确风险提示的地方,请务必遵守规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最大限度保护好自身安全,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正确态度。”

  那么户外登山徒步爱好者

  若要上山要注意哪些问题?

  蓝天救援队广东队长郭台伟表示,对于户外爱好者爬山,需要使用专业的户外地图,上山前下载能够显示经纬度坐标的地图软件。郭台伟表示,如果被困户外,有坐标(经纬度)报给救援人员,同时也可用相关地图一键求助。

  郭台伟建议

  户外登山务必坚持至少三人结伴同行,一旦有人受伤,可一人留守照看,另一人外出求救,避免二人同行时的艰难抉择。

  动身前,务必在专业户外地图APP上下载完整的离线轨迹,并携带纸质地图作为物理备份,因为山区信号常完全缺失,绝不能依赖在线导航。

  此外,物资方面,需准备超出预期行程分量的高能量食物和饮用水,并明确一部分作为“应急储备”非紧急不动用,以应对可能的迷路或延误。

  最后,必须向家人或朋友提交一份详尽的行程计划,包括具体路线、队员信息、车辆位置和最关键的下山截止时间,并约定若超时未联系即启动求助。

  深圳大鹏警方也再次呼吁,登山爱好者应严格遵守景区开放时间,避免进入未开发区域。出发前需告知亲友行程,携带定位设备、急救包及充足补给,并关注天气变化。若遇险情,应第一时间报警并保持通信畅通,切勿盲目自救。

  生命没有“重启”按钮

  愿每一次户外出行的朋友们

  都能平安归来!              

相关专题:深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5 15: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