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对美强势反制奏效 前白宫官员预测川习攻防结果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在第一任期期间,美国总统川普经常以威胁与友好交杂的方式,让北京感到挫折。然而如今,中国领导人似乎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破解之道。专家也透露,本次的川习会将如何达成谈判目标。
《华尔街日报》报导,据接近北京决策人士的人士表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专题)已抛弃中国传统的外交剧本,重新量身打造一套专门针对川普的策略,并展现出更加自信与强势的态度。消息人士指出,这套新策略的核心,是迎合川普自认「交易高手」的自我形象,在川普特别关注、媒体关注度高的议题上向美方释出让步,例如热门影音平台TikTok的命运。
但当川普政府打击北京时,中方则决定以更强硬手段反击,藉此在谈判中掌握槓杆,并展现力量与难以预测性——他认为这些正是川普所欣赏的特质。美中两位领导人预计下週四在南韩会面。
熟悉北京思路的人士说,习近平的战略转变,正是取材自川普的「极限施压」手法:以压倒性经济制裁威胁敌友、迫使对方就范。过去中国对美方贸易攻势多採取对等反制,但如今的报复性措施设计得更严厉,意在提高代价、强化威慑。
消息人士指出,中方的新理念是:美国必须接受中国大陆实力已然崛起的现实。在稀土问题上,北京深信中国大陆握有无可争议的王牌,足以迫使美国做出重大让步。
然而,中方的策略也存在反效果风险。这种手段让华府的对中强硬派找到更多理由,推动美国摆脱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欧洲与亚洲盟友同样感到不安,因为它们的工业同样高度依赖稀土,这种强硬施压加深外界对中国大陆成为全球舞台上不可预测行为者的担忧。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的这套新战略正逐渐在华府奏效,如今内阁官员在向川普提供建议时,都会更加「精挑细选」,决定哪些内容要呈报、哪些暂时按下不表。
川普週三表示,他计画在下週于南韩的会面中,与习近平讨论中国大陆购买俄国石油的问题。对此,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学者韦德宁(Dennis Wilder)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举办的线上座谈指出,这次川习会双方可能不会有突破性协议,但将在具体问题上採取「战术性决定」,例如川普可能暂缓对中国大陆商品加徵100%关税,而中方则可能放宽对稀土出口的严格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