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解放军开始“去中央化”?兰德:颠覆性举措

京港台:2025-11-1 04:27| 来源:上报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解放军开始“去中央化”?兰德:颠覆性举措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虽然中国正加速军事现代化,但美国仍长期认为“中国的兵力虽多但指挥僵化、战术笨拙”。然而,兰德报告警告,中国解放军正小规模地试验并推动西方的“任务指挥”概念,赋予下级更多自主决策的空间,可能提升作战的灵活性和韧性,降低美军针对指挥控制(C2)中心的战术效果。报告指出,若中国全面采用任务指挥,不仅可能迫使美国调整战略,也会增加战争风险。

  军闻网站《防务新闻》(Defense News)报道,虽然中国正展开大规模的军事建设,美国仍自我安慰地认为如同冷战时期的苏联,中国作为共产国家的兵力虽多,但僵化的指挥和笨拙的战术,会被更灵活的美军所克制。

  不过,如果中国采用更灵活的西方“任务指挥”(mission command)概念呢?

  华府智库兰德(Rand)公司最新报告指出,1支完全采用“任务指挥”的中国军队,可能会提升作战表现,加快决策、提高适应能力,并在C4ISR受损时展现更强的韧性。这份发布于22日的报告警告说,中国军方改革者已开始推动解放军采用任务指挥概念,更灵活、分散的体系将更能抵抗美国针对指挥和控制中心的攻击,进而迫使美国修正战略。

  任务指挥的概念核心在于指挥官传达任务的整体意图,而由下级部队“自行判断”如何执行。这种方式在二战德军还有现今的以色列(专题)国防军中运作良好,能激发下级的主动性并加快决策,而对手则须等待上级命令。理论上,美军现在也采用任务指挥,但仍存在指挥官过度干预下属的疑虑。

  解放军“试验性”采用任务指挥

  中国领导层一直担忧,僵化、过度集中指挥、训练不切实际和广泛腐败,会削弱解放军的战力。2023年美国五角大楼报告指出,中国领导层对解放军的备战能力以及联合作战能力“存在真实忧虑”。习近平(专题)已多次清洗军方高官,最近有9名上将及官员被开除党籍和军籍。

  

  解放军正小规模试验并推动西方的“任务指挥”概念,以提升作战灵活性及韧性。(美联社)

  目前,中国改革者正小心试水,部分单位如特种部队和远洋舰艇已开始试验任务指挥。兰德报告作者博尚普-穆斯塔法加(Nathan Beauchamp-Mustafaga)向《防务新闻》表示:“有充分证据显示,中国军事策略家正在倡导解放军制度化地采用任务指挥,部分单位也在部分演习中进行试验,但目前还不清楚整个解放军采用的范围。”

  对任何专制政权而言,控制军队都是两难。军队既是政权的支柱,也可能是推翻政权的力量。纳粹德国的例子显示,武装部队必须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而非德国本身。

  同理,解放军不是中国的国家武装力量,而是中国共产党(CCP)的武装翼。从军队总部到巡航潜舰,政治委员与普通军官共享指挥权,让“党”能掌握军队。兰德指出,对解放军而言,“首要责任是确保党政权的延续,并忠实执行党领导层的命令”。

  “完全”采用任务指挥对美最危险

  这份报告提出3种可能的情况,对美国及其盟友而言,最危险的是中国军方“完全”采用任务指挥。报告指出,美军历来的作战方式集中于削弱敌方的“指挥与控制”(C2),如果解放军采用任务指挥,将更具韧性,可能迫使美国调整或开发新策略。

  报告建议,美国可借由避免举行联合军演,来限制解放军采用任务指挥。美国在规划双边或多边演习时,盟国和伙伴应将解放军可能接触并学习外国指挥经验的风险纳入评估。

  部分采用恐导致攻击性及自利行为

  中国另1个选项是“部分”采用任务指挥,例如特种部队和舰艇可享有一定的自主权,核武、太空及网络部队则可能保持严格控制,但如果“执行不充分且组织运作不佳”,可能造成集中和任务指挥的混合不当,导致解放军的作战表现不一致。

  报告指出,这也可能提高战争风险,如果下级获得更多的指挥权,但指挥能力和纪律未改善,可能导致更具攻击性及自利行为,而没有中央指挥的引导。

  对“政治控制”需求超过作战表现

  最后,中国领导层也可能选择保持现有的“紧密指挥体制”,包括更多“跳级命令”,由高层直接下达低级部队。报告指出,这显示党对“政治控制”的需求超过对“作战表现”的考量,让解放军指挥缓慢、脆弱。

  虽然如此,解放军内部仍有人呼吁改革。博尚普-穆斯塔法加表示,党几乎肯定会继续优先维护党控制,正如近期对高层的清洗所示。不过,任务指挥的支持者认为,北京完全可以两者兼顾:在关键时刻保持高度党控制的同时,分散执行指令。

 

相关专题:解放军,军事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中国政坛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3 03: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