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米莱的总统剧本还能“爽”下去吗?

京港台:2025-11-3 19:17| 来源:环时深度观察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米莱的总统剧本还能“爽”下去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特朗普(专题)提供强有力支持后,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再度回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米莱率领的执政党“自由前进党”在阿根廷议会选举中大胜。(阿根廷“iprofesional”网站)

  阿根廷总统米莱像是绑定了“爽文系统”的主角。

  出身草根、毫无政治背景的他,先是以经济界“网红”身份获得民众支持,成为一国总统。

  而后面临腐败丑闻以及经济颓势,米莱硬是靠美国22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回血”,在10月26日的阿根廷议会选举中,率领“自由前进党”以近41%的选票赢得选举。

  如今,米莱就任总统将满2年,任期进入后半段。尽管执政党仍未占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但在总统否决权以及传统右翼政党的支持下,米莱推动其施政纲领的底气大大增加。

  然而,政治风险消散后,阿根廷宏观经济成败将由米莱全权负责。此时,阿根廷社会仍处于危机氛围中:外汇储备处于最低水平,汇率动荡,民众担忧选举后货币大幅贬值。

  今天,博观工作室就从经济、舆论角度,给大家讲一讲米莱“总统剧本”反映出的阿根廷真实国情以及他的剧本还能继续“爽”下去吗?

  博观工作室出品

  文丨环球时报记者 唐亚

  1

  阿根廷经济绑定“循环系统”

  要说米莱拿到“大男主”的总统剧本,和近几十年的阿根廷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循环、持续外汇短缺有关。

  要解释这一切,我们先看看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居民鲁本・斯图皮埃洛的故事。

  1975年,鲁本卖掉了一套房子,将所得比索存入银行,希望能靠钱生钱。

  几个月后,时任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比索贬值超100%。

  惊慌失措的鲁本急忙去银行取钱,但当他取出钱时才发现,原来能买下一套房的比索,如今只能勉强买一辆汽车。

  自此,和鲁本一样的阿根廷人坚信,在该国最好的储蓄方式是持有美元,而非不断贬值的比索。

  不过,将美元存入银行也非万无一失。

  2001年,阿根廷爆发严重经济危机,时任政府出台政策,限制储户从银行提取美元。储户的美元存款被强制兑换为比索,兑换汇率远低于此前水平。

  于是,出于对比索和银行的双重不信任,许多民众选择将比索兑换成美元,藏在家中床垫里,以应对日后可能出现的危机。

  这也是阿根廷“床垫美元”说法的来历。

  

  2023年12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一家商铺的入口处悬挂着一块写有 “我们接受美元” 的招牌。(路透社)

  这种“藏美元”的习惯给阿根廷本土经济带来了巨大困扰。

  根据阿根廷官方统计,约有2460亿美元游离在阿根廷银行体系之外。这一数字远超阿根廷央行约383亿美元的国际外汇储备,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

  阿根廷人将美元藏在家里本质上是将资金撤出了经济循环,这些美元既不用于消费,也不能借给企业投资,处于“闲置状态”。

  这是阿根廷经济的一大症结所在———内需拉不动,央行外汇不足。一方面,没人进口商品、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用于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美元也相应减少。

  长此以往,无论是左翼执政还是右翼执政,阿根廷的经济始终走不出停滞的怪圈。

  2

  “废央行”狂想入局

  到2023年,深谙流量之道的米莱横空出世。

  他在竞选总统时,“废央行、稳汇率”的口号在我们听来疯狂,但在阿根廷民众听来却不亚于及时雨。许多民众本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投票给了米莱,将打破“循环系统”的重任托付给了他。

  阿根廷政治学家拉拉・戈伊布鲁说,该国相当一部分民众认为,与其回到“已知的过去”,不如面对“未知的未来”。

  上任初期,为降低通胀,米莱采取了被经学家称为“通胀锚定”的工具:固定官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通过提高官方美元汇率,每月让比索贬值2%。

  此外,加上大幅削减公共支出和停止印钞的政策,推动阿根廷2024年全年通胀率降至118%,相较于前一年下降44.5个百分点。

  

  米莱上任后采取了“休克疗法”。(美国《新闻周刊》网站)

  上述“休克疗法”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比索贬值速度低于通胀增速,比索实质价值不断走强,官方美元汇率与生活成本之间出现脱节,购买力大幅下降。

  最终,阿根廷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美元通胀。据多位阿根廷经济学家估算,2024 年阿根廷“美元通胀率”超过70%。

  换句话说:一年前用100美元能买到的东西,到了2024年则需要170美元。

  比索增值对阿根廷来说,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积极方面,政府强调民众工资的“美元价值”有所提升。

  据在线招聘平台Bumeran的报告,阿根廷人当前平均月薪为1234美元,高于拉美地区平均水平;而一年前,阿根廷的薪资水平在拉美还处于较低梯队。

  消极方面,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减少,工业等领域受到强烈冲击——无论是面向本土市场还是出口市场,生产成本都有所上升,导致阿根廷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政府为刺激竞争、降低本土商品价格,还扩大了进口开放力度。

  不少人提出预警,阿根廷可能再次面临工业消亡。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比索与美元挂钩(正是当时出台了货币互换政策),大量企业最终倒闭。

  3

  民众“钱袋子”见底

  那么,阿根廷民众如何看待米莱上台后的经济波动?

  66岁的格拉谢拉・马克斯表示,“危机”对她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一切都是一团糟,大多数阿根廷人都过得很艰难”。她表示尽管自己有退休金,但每月都入不敷出。

  格拉谢拉・马克斯的处境,是许多阿根廷人的缩影。

  他们的现状十分矛盾,尽管米莱上任后通胀数据明显好转,但阿根廷的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大部分中产阶级日子过得紧巴巴。

  31岁的大卫・克拉扬贝格表示,当前阿根廷的物价依然过高,但薪资水平却未能跟上,“在超市里能明显感受到这一点,物价在涨,工资却没涨”。他表示,自己最主要的不满与生活成本上升有关,“比如电费,我的用电量和几年前一样,但现在账单金额翻了倍”。

  

  2025年5月,一位阿根廷居民在超市购物完后检查小票。(阿根廷《国民报》)

  大学生昆廷・穆拉伊尔则表示,米莱政府的核心问题是“过于关注宏观经济,却忽视了微观层面,忘了民众的钱袋子”。

  不过,仍有一些人相信,他们在米莱政府任期内的牺牲终将获得回报,同时也认可政府取得的部分成就。55岁的房产中介范妮莎・阿隆索就表示,近期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复苏迹象,“通胀下降带来了稳定感,人们能够做长远规划”。

  谈及自己所在的行业,阿隆索表示:“对改善的预期本身就帮助房地产市场复苏了。” 在她赞赏的政府举措中,“减税、抑制通胀,以及削减官僚机构开支”尤为突出。

  不过,阿隆索也提到“政府的作风过于强硬”。 她呼吁政府少一些对抗性,多一些人文关怀。“他们总在谈论市场,却忘了市场是由人构成的。”

  无论如何,在米莱任期过半的当下,民众观点已出现明显分歧。“仍有人认为米莱是最大的救星,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绝望。”阿隆索无奈说道,“要么全好,要么全坏,阿根廷总是这样。”

  4

  美国“输血”,治标不治本

  如今,即便有美国的“输血”,但上世纪90年代将比索与美元挂钩的政策已经向阿根廷说明,美国政府从来都不是慈善机构,给阿根廷的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以及购买10亿阿根廷比索的举措,只是暂时稳定了比索的汇率。

  阿根廷经济学家福斯托・斯波托尔诺指出了问题症结所在,“从长远来看,提升阿根廷竞争力只有一种方法:推行结构性改革。”

  他表示,单纯通过货币贬值无法提升竞争力,十多年来,就业和薪资都没有增长,阿根廷真正需要的是吸引投资、促进就业增长。

  斯波托尔诺认为,市场不需要一个“自由至上”的阿根廷,市场需要一个“妥善管理公共财政”的阿根廷。因此,对于阿根廷的未来,这位经济学家认为,即便有美国财政部的支持,阿根廷“仍可能发生任何情况”。

  最后,对于阿根廷近两年的经济情况,博观工作室给大家分享几点感受。

  第一,时势造英雄。阿根廷的经济困境是长期政治不稳定、财政失衡与高通胀多年累积的结果。这也反映了拉美目前的政治困境——经济疲软下,传统的政治派别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再,人们认为左右翼上台都不管用,就倾向于选择如米莱一般的“第三种”选择。拉美学术界将此类人物成为“新右翼”,以阿根廷总统米莱、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为代表。可以观察到,拉美其他国家也出现了“新右翼”兴起的趋势。

  第二,出来混,迟早要还。曾经拿着电锯、嚷嚷着终结特权阶级的米莱,经过快两年的政治打磨,越来越趋向于一个手段圆滑的政治家,身边也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未来,他是选择实现长期经济目标,还是获得短期选举利益,值得关注。

  第三,发展的主动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反观中国式现代化,每一个成果都来之不易,都是在克服外部技术封锁、内部转型阵痛中“拼”出来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4 09: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