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空军两种无人战斗机相继完成首飞...

京港台:2025-11-5 10:21| 来源:环球网 | 我来说几句


美国空军两种无人战斗机相继完成首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空军两种无人战斗机近日相继完成首飞,美国媒体宣传它们“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从概念到试飞的转变”,是“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根据五角大楼的规划,未来将由无人战斗机与F-22、F-35和F-47等隐形有人战斗机协同作战,希望“继续维持空中优势”。不过也有美国报告认为,相关项目只能作为辅助,而无法取代有人战机。

  两年内完成“从全新设计到首飞”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3日称,美国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无人战斗机原型机近日已完成首飞。它是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第一阶段(增量1)正在研发的两款无人战斗机之一。另一款CCA是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已于今年8月完成首飞。根据美国空军的设想,它们未来将演化为能够配合有人驾驶战斗机执行各种任务的无人僚机。

  美国《空军和太空军》杂志称,在宣布YFQ-44A首飞的新闻稿中,美国空军并未透露它的具体飞行任务、飞行时长或最终目的地等细节。该新闻稿提到,“这标志着CCA项目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前已有两款新型无人战斗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概念到试飞的转变。此次飞行测试拓展了该项目在飞行性能、自主行为和任务系统集成方面的知识储备。通过并行推进多个设计方案,美国空军正在获得更广泛的见解,并不断完善无人飞机在未来任务环境中与有人驾驶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平台协同作战的能力。”

  安杜里尔公司在其新闻稿中强调,此次飞行是半自主的——这意味着“没有操作员操控飞机”。报道称,“YFQ-44A的设计初衷并非遥控飞行器,我们也绝不会以遥控方式操控它——从首飞至今,始终如此。我们所有的滑行和飞行测试都已并将继续采用半自主模式。这是一个全新的空中力量时代:不再有操作员在幕后操控飞机。我们的飞机正以惊人的技术精度引领这一新范式:它能够自主执行任务计划,独立于人为指令管理飞行控制和油门调整,只需按下按钮即可返航着陆,所有这一切都在操作员的密切关注下完成,但操作员并不直接参与其中。”

  美国《防务新闻》称,安杜里尔公司强调YFQ-44A的半自主首飞方案,与同样参与CCA项目的通用原子公司有所不同。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于8月27日首飞,由地面站操控。通用原子公司表示,他们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地面控制站进行飞行测试,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并尽快开始收集数据。

  从基本性能上看,YFQ-44A长约6米,翼展约5米,最大起飞质量约2268公斤,最大续航能力约1300公里,无论是尺寸、挂载还是续航能力,都远低于常规战斗机。但安杜里尔公司对其代表的未来空战能力寄予厚望,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它的任务不仅是飞行,CCA的设计目标是赢得高端空战,这正是我们为YFQ-44A开发的软件的初衷。它能够以作战所需的速度处理海量数据,自主识别目标并指挥作战,从而提升联合作战团队的杀伤力、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这套软件还能跟踪和管理维护整机的健康状况,简化后勤保障流程,确保其始终处于可飞行状态。简而言之,YFQ-44A的自主性使其不仅是一架飞行器,更是一架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战机。”

  未来无人僚机可能还将进化

  《防务新闻》称,美国空军计划打造一支至少由1000架人工智能驱动的CCA无人战斗机组成的机队,与F-22、F-35和第六代F-47等有人驾驶飞机协同作战。由于飞行员和先进战机的数量有限,美国空军将CCA视为一种高效的“力量倍增器”,并希望它们能够执行包括打击、侦察和电子战在内的各种任务。

  报道称,美国空军于2024年4月选定安杜里尔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负责生产CCA第一阶段的两种原型机,它们均于2025年5月开始进行地面测试。美国空军具体会采购多少架尚不完全清楚。美国空军官员此前曾表示,第一阶段可能会订购100-150架无人机,但究竟是采购YFQ-42A、YFQ-44A中的某一个,还是两者混合采购,也还有待观察。

  “动力”网站“战区”频道透露,在完成初步的基本操控性能测试后,这两款CCA预计将进入作战测试阶段,包括导弹发射测试。尽管美国空军宣称它们将用于配合传统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但有分析认为,相比常规战斗机,已经亮相的这两种无人机在性能上存在很大差距,其尺寸远小于载人战斗机,隐形设计也很粗糙,内部弹舱、续航能力等其他核心指标也远远无法满足空战要求,因此它们可能并非美国空军未来会大批量采购的型号,而只是探索半自主作战无人僚机的技术验证机。美国空军官员此前透露,第一阶段CCA无人机的价格将控制在F-35战斗机的1/4到1/3,即2050万到2750万美元之间。

  报道提到,CCA的第二阶段竞标预计将于2026年启动,除了安杜里尔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之外,其他美国制造商也将参与其中。“预计第二阶段提交的设计方案将与第一阶段的方案有显著不同,其任务能力更丰富,成本也更高。”

  据介绍,今年9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Vectis的新型CCA无人机,很可能会被纳入CCA第二阶段的竞标计划。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副总裁兼臭鼬工厂总经理桑切斯透露,Vectis 是一款生存能力强、杀伤力强、可重复使用的协同作战飞机,“它体现了我们在有人驾驶战斗机、自主系统和无人系统方面的深厚底蕴”。臭鼬工厂发布的Vectis无人机概念图显示,该机在技术先进性方面远超YFQ-42A、YFQ-44A,它采用无尾翼设计,顶部设有进气口,机头呈铲状,并配备各种共形天线和传感器,表明它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隐身性能。桑切斯表示,Vectis并不追求超音速能力,但它可以与F-22隐形战斗机协同作战,具备自主发现和跟踪空中威胁,然后根据人工指令从内部弹舱向目标发射空对空导弹的空战能力。此外,Vectis具备多任务、灵活性高的优势,能够执行空对空、空对地以及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

  此外,美国《航空周刊》最近还披露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子公司“缩尺复合体”的一款新型无人机设计,它在设计上与Vectis有诸多相似之处。

  无人机空战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美国空军将具备空战能力的无人僚机作为未来争夺制空权的主力之一,但并非所有人都对此看好。香港(专题)《亚洲时报》11月3日称,无人僚机可能无法弥补当前美国空军战斗机和飞行员数量不足的困境。报道称,根据《防务新闻》11月1日披露的信息,美空军现有规划需要1558架战斗机,但实际只拥有1271架,缺口近300架。美国空军官员表示,1000架CCA无人僚机可能会缓解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短缺。但2025年4月,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提交的报告显示,当前美国空军设计的CCA为了控制成本,主要是针对快速打击或持续侦察而进行特别优化,它们在这些特定任务之外的行动中表现较差。如果高强度出动CCA,美国空军还会面对巨大的燃料和维护难题。“相关评估认为,除非美国采购数量足够多的CCA或投资研发更具生存能力的型号,否则在大规模冲突中,只要几周时间就会损失500架CCA。因此美国空军的CCA无人机部队依然面临数量和成本之间的艰难权衡。”

  报道还提到,2025年6月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CCA的自主作战能力仍不成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进步是推动CCA发挥强大僚机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些能力包括增强态势感知、对抗敌方以及机载决策能力。虽然美空军的无人僚机在测试中取得了部分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包括人类对无人自主系统的信任、机器幻觉和延迟等问题,以及向以无人机为主导的军事航空作战环境过渡所涉及的伦理风险。因此该报告认为,美空军需要做的是继续在有人驾驶战斗机方面持续投资,CCA只能作为辅助而无法取代有人战机。

相关专题:美国,空军,军事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5 10: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