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太阳发生两次明显耀斑过程,中国为何没受影响?

京港台:2025-11-5 19:47| 来源:空间天气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太阳发生两次明显耀斑过程,中国为何没受影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太阳连续两次爆发耀斑,峰值时间分别出现在01时34分和06时01分,两次爆发强度分别达到X1.8和X1.1级。

  

  耀斑是一种自然现象,大家可以认为它就是发生在太阳表面的一次强烈闪光,跟咱们拍照时候打开的闪光灯类似。只不过它的能量非常强,是整个太阳系最强的闪光。通常我们借助人造卫星来测量耀斑的强度,一是卫星飞行在大气层之外,能够不受阻隔的“接住”太阳耀斑的光线,二来呢,卫星在太空运行,可以24小时连续监测太阳有没有发生耀斑,不用担心测量仪器随着地球自转进入夜间而“看不见”太阳。为了直观表示耀斑的强度大小,人为的从小到大将太阳耀斑划分为A、B、C、M、X五级,每一级之间能量相差十倍,举例说,一个X1级就相当于一万个A1级耀斑的强度。所以说这次出现在太阳上的两个耀斑都是大耀斑。

  

  出现在今天凌晨的X1.8级大耀斑

  那么这次耀斑要不要紧呢?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可以忽略!

  不对吧!你不是刚说完这次是大耀斑,X级是最强的,怎么没影响呢?

  因为当时我国正处在夜间,太阳耀斑完全没有闪到我们。这就跟咱们日常防晒一个道理,太阳最强的时候可以减少出门,只要光线照不到就没有影响。但反过来说,当时正处在太阳直射下的另一半地球,就可能在耀斑照射下出现高空大气结构的变化,影响比如短波无线电相关仪器设备。

  

  凌晨大耀斑发生的同时,我国上空电离层状态平稳

  另一方面,此次耀斑发生之后,还引发了太阳的连锁反应,大量的太阳等离子体物质被喷射而出,形成了日冕物质抛射(CME)过程。这些物质携带着太阳的磁场能,以几百公里每秒的高速飞离太阳,沿着一个近似的球面向外传播,如果地球处在这个抛射面上,就有可能与其相遇,并在两者磁性相反传导进入大气层的情况下,最终引发地球磁场的快速变化, 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地磁暴。

  

  大量太阳物质向外喷发形成CME事件

  此次喷发区域与地球相对位置较偏,可以认为太阳这次不是冲着咱们地球来的。但是,CME所形成的物质冲击范围非常广,尽管地球处在其传输路径的边缘区域,但仍有可能被“捎带脚”的带上一点。

  

  195埃波段下看到的太阳,其中深棕色区域就是冕洞

  同时,很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表面的冕洞区域,就是图中颜色较深的部分,这里是太阳风飞奔的快速路。目前看,这一区域已经对准地球,如果冕洞带来的高速太阳风叠加上前面的CME,那确实有可能制造地磁活动。

  空间天气预报台给出的判断是,6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甚至小地磁暴,而7日甚至可能出现中等地磁暴。

  

  

  极光猎人们可以擦拭好设备,准备“出摊儿”。

  预计未来一周,太阳还有爆发较强活动的可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会密切关注太阳的最新动态,及时为大家做好相关服务。

  中国气象局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6 01: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