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采购量破纪录 推动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创新高

京港台:2025-11-6 22:59| 来源:南方都市报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采购量破纪录 推动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创新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拒绝加拿大(专题)油菜籽后,中国正加快供应多元化的步伐,加大从澳大利亚、印度(专题)等国采购油菜籽。英国路透社11月5日报道称,中国破纪录的购买,再加上充足降雨量带来的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将创下历史新高。

  据报道,印度农民通常在10月至11月播种油菜籽。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17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去年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为893万公顷,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790万公顷。

  “农民去年种油菜籽赚了大钱,今年自然种得更多。”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头部交易商阿尼尔·查塔尔(Anil Chatar)预计,今年油菜籽及其近缘作物芥菜的总播种面积将增长7%至8%。

  植物油行业组织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SEAI)执行董事梅塔(B.V. Mehta)表示,今年印度国内对菜籽油的需求旺盛,同时中国对油菜籽粕的进口需求也十分强劲。

  该协会数据显示,在4月1日开始的本财年前6个月,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吨,而上一个财年整年只有6万吨。

  查塔尔指出,国内外对油菜籽粕和菜籽油的强劲需求,使得油菜籽价格持续高于印度政府去年为作物设定的每100公斤5950卢比(约合478元人民币(专题))的最低收购价。印度政府今年已将新季油菜籽的最低收购价上调4.2%至6200卢比。

  “油菜籽的含油量远高于大豆。如果产量与播种面积同步增长,将有助于放缓印度食用油进口的增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球贸易公司交易员说。中国对菜籽粕的需求致使印度菜籽压榨量增加,这也改善了印度国产菜籽油的供应。

  

  印度农民收割油菜籽秸秆。 路透社

  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加拿大此前几乎垄断了中国进口市场。在2024年,中国进口的639万吨油菜籽几乎全部来自加拿大。

  但去年,加拿大政府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中国依据《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自今年3月20日起,对包括菜子油、油渣饼在内的加拿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8月,中国接着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

  美国彭博社5月时就注意到,在与加拿大的贸易争端升级后,中国买家已转向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澳大利亚洽购货源,同时也加大了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的力度。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印度试运货物5月就抵达了中国。

  印度曾向中国出口大量菜籽粕,直至2011年。由于中国检测出印度菜籽粕被孔雀石绿污染,出口暂停。后来,中国再次允许进口印度菜籽粕,但条件严格。

  “我们希望中国放宽进口标准,让更多印度货物进入中国市场。”梅塔表示,这样印度对中国的油菜籽粕出口每年可增至约50万吨,而目前数量仍相对有限。

  报道称,目前只有3家印度公司可以向中国出口油菜籽粕,但扩大出口潜力很大。根据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的数据,欧盟作为另一主要供应方,其油菜籽粕在汉堡港的出口价格为每吨332美元,而印度坎德拉港的出口价仅为每吨202美元。

  美国农业部9月在报告中指出,在中国3月对加拿大菜籽粕加征关税后,印度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菜籽粕供应国。

  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表示,他们正敦促印度商务部与中方谈判,争取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以扩大出口。

  印度《经济时报》称,印度是世界第三大菜籽生产国,出口量超过200万吨,但此前对中国的出口占比不到1%,韩国、孟加拉国、泰国和越南是印度菜籽的主要买家。但消息人士称,若按当前的势头发展,中国有望成为印度菜籽的最大买家之一。

  而另一边,失去中国市场的加拿大农民哀嚎一片。加拿大广播公司10月31日报道称,随着萨斯喀彻温省油菜籽收获季接近尾声,当地农户在丰收中也难掩焦虑。

  该省代表油菜籽农民的非营利组织“Sask Oilseeds”执行主任特雷西·布劳顿(Tracy Broughton)表示,农民们对今年的收成“情绪复杂”,今年的产量相当不错,但许多生产者每次卸下油菜籽时都感到紧张,因为他们担心无法以最初预期的价格售出。

  布劳顿强调,中国是萨斯喀彻温省油菜籽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该省有高达67%的油菜籽销往中国,“我认为联邦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解决这些贸易问题”。

相关专题:印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7 04: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