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川普关税桉在最高法院若败诉 恐加剧贸易不确定性

京港台:2025-11-7 05:21|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川普关税桉在最高法院若败诉 恐加剧贸易不确定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美国最高法院对川普总统全球关税政策提出严厉质询,使得外界预期该政策可能遭到推翻,但也为未来贸易局势带来更多变数,因川普若败诉,预料将会转向採取其他贸易手段应对。

  路透社报导,在昨天的口头辩论中,最高法院多位大法官对川普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施加关税的权限提出质疑。该法条未明列关税措施,而仅规范总统在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期间有权调整进口政策。

  会计和专业服务公司BDO USA关务及贸易服务负责人派克(Damon Pike)表示:「根据大法官们的提问,这项依据IEEPA实施的关税似乎正岌岌可危。」他补充,除阿利托(Samuel Alito)与汤玛斯(Clarence Thomas)外,其他大法官似乎都对IEEPA是否授权川普可以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无限制徵收关税持怀疑态度。

  不过,派克也说,若川普政府败诉,仅会转以其他贸易法规作为依据。这一观点获得贸易律师、川普政府高阶官员、进口企业以及分析师普遍认同。

  这些业者原本刚逐渐适应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主要受惠于美中一年期暂停贸易战协议,以及美国与东南亚多国新签署协议,使IEEPA关税负担降至较可控水准。

  企业对于能否获得明确且可预期的关税政策极为关切,以利各项投资规划,但经济评议会(Conference Board)政策主管杨恩(David Young)坦言,短期内看不到曙光。

  他表示:「我们仍未获得明确指引——各大企业执行长面对未来展望仍陷于不安。」

  杨恩于最高法院辩论后向约40位执行长简报,他补充:「就算裁定对IEEPA不利,贸易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杨恩指出,最早也得等到2026年初判决才有可能出炉,目前企业仍完全无法预料,万一川普败诉,先前缴纳超过1000亿美元的IEEPA关税是否有望退还。

  最高法院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于庭审中曾提出,若法院判定关税违法,针对美国进口商的退款裁决,将可能令司法程序「一团乱」。

  代表5家挑战关税政策的小型企业律师卡提亚(Neal Katyal)表示,若最高法院裁定川普政府败诉,这些企业会自动获得退款,但其他公司则需自行提出行政申诉,才能取回税金。他强调:「这是一个极为繁複的程序,可能旷日废时。」

  卡提亚也说,最高法院可选择仅限于未来停止徵收关税,将裁决侷限于「前瞻性救济」。

  纽约(专题)关税律师史帕拉根(Joseph Spraragen)表示,假如裁决不包含退款机制,将促使缴税企业提起新一轮重大诉讼。他指出:「若这些关税今天违法,那2025年2月或4月对等关税启动时也同样违法。」

  史帕拉根认为,最高法院最可能将桉件发回下级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指令川普政府废除关税并办理退款。他补充,最快的做法,是透过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的自动化报关系统来执行,但仍可能需时一年。

  史帕拉根提醒:「请记住,政府不会轻易配合退款。」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分析师霍奇(Christopher Hodge)则分析,关于退款的「行政複杂性」只是川普政府若于最高法院败诉后众多不确定性之一。

  他强调,这一败诉仅为川普贸易政策「暂时性挫折」,届时川普政府将改用明确授权徵税的其他贸易法规,例如1962年贸易扩张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第232条:这项条款允许总统可基于国家安全理由,对进口商品加徵关税,税率和期限均不设上限。

  或是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为处理「重大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可课徵关税,无需调查程序,关税最高15%、最长150天,可经国会批准后延长。

  霍奇本週稍早指出:「话虽如此,实际落实新政策的流程可能冗长,导致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他表示,2026年有可能再进行一轮贸易谈判,让贸易前景增添更多变数。

  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米兰(Stephen Miran)昨天表示,若法院裁定对川普不利,可能对货币政策造成影响,并「加深对关税前景的不确定性」。

  米兰先前曾主张大幅降息,他接受Yahoo Finance访问时表示,贸易不确定性升高可能会拖累经济成长。不过,他亦指出,视联准会双重目标价格稳定与最大就业执行情形,未来利率政策有机会「适度宽鬆」,可望抵销部份冲击。

 

相关专题:川普,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7 07: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