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养老是国家的义务,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京港台:2025-11-9 00:25| 来源:难得君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养老是国家的义务,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很多人一提起养老,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年轻时得多攒点钱,或者指望儿女有出息、能孝顺。

  很少有人会立刻、直接地把养老这件事,和国家这个大家伙联系起来。好像养老纯粹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与国家无关。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看看养老这件事在现代国家是怎么来的,或许能看得更清楚。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制度,其实历史并不算太长。真正把它当成一个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来系统构建的,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德国。

  那时,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他们离开了土地,也就失去了传统“养儿防老”的根基。在机器旁辛苦一辈子,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生活没有保障,社会就容易动荡。

  

  当时的德国宰相俾斯麦,是个精明又务实的人,他看到了这个问题。为了稳定社会,安抚庞大的工人群体,他在1889年主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不是因为他心地善良,而是他明白,让劳动者在年老力衰时能有一口饭吃,是社会这艘大船能平稳航行下去的压舱石。

  从那时起,一个观念就开始萌芽并逐渐传递世界:公民在年轻时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那么在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有义务为他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不再是君王或者富人的恩赐,而是一种基于社会契约的责任。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

  国家的宪\~法也白纸黑字地写明了:“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这句话很朴实,但分量很重。它确认了,当我们老了,向国家寻求基本的帮助,是我们的权利,就像我们有呼吸空气、饮用清水的权利一样自然。

  这不是在乞求谁的怜悯,也不是在等待谁的施舍。

  养老,是国家对全体公民负担的同等保障义务,是社会公正一块重要的基石。

  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有的螺丝钉在关键部位,闪闪发光;但更多的螺丝钉,散布在机器的各个角落,比如田里耕作的农民,车间里打螺丝的,马路上的清洁工,守卫边疆的士兵……

  不能说,只有那些闪闪发光的螺丝钉才重要。没有农民生产粮食,再聪明的大脑也得饿肚子;没有工人在车间里精益求精,再好的设计也变不成飞上天的火箭;没有军人站岗放哨,再繁华的城市也可能一夜之间沦为废墟。这就像我们的身体,不能说只有大脑和心脏重要,眼耳口鼻、手脚脾肺就无所谓。任何一个器官出了问题,整个人都会生病,大脑和心脏最终也会受到牵连。

  

  既然大家岗位不同,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这部大机器的运转出了力,尽了责,那么,当这些螺丝钉磨损了、旧了,运转不灵的时候,国家这部大机器,难道不应该负责保养、维护,让它们能安度余生吗?这是再朴素不过的道理了。

  然而,现实中的一些情况,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大家能看到,不同岗位的人,在年老后所获得的养老待遇,差距非常大。

  这种差距,如果完全是个人在年轻时因为能力和选择不同,通过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积累的,那谁也说不着什么,那是个人奋斗的结果。

  但问题是,国家的养老保障,其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和社保统筹。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是千千万万的公民,通过劳动,通过纳税,共同创造的国家收入。说白了,是取之于民,理应也用之于民。

  那么,在用之于民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天壤之别的“双轨制”甚至“多轨制”呢?

  一个年轻时在流水线上为国家创造出口产值、缴纳了税费的工人,和一个在机关单位为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职员,同样工作三四十年,同样是国家养老体系覆盖下,为什么退休后拿到手的钱能差上好几倍?

  这难道公平吗?这难道符合“同等保障义务”的精神吗?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很多普通岗位的劳动者,在年轻有劳动能力的时候,收入本就相对微薄,处于社会分配的末端。他们为国家发展默默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可如果到了年老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得到的回报依然是最底层、最微薄的,这岂不是让他们的晚年生活雪上加霜吗?

  

  这难道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愿意看到的吗?生活或许有时会欺压穷苦人,但社会的制度和政策,不应该再推波助澜了。这已经背离了国家应有的公平原则。

  养老权的实质,是个体基于公民身份享有的社会权利的表达。

  它关乎的,不仅仅是每个月能领到多少钱,它更关乎人到了晚年,是否还能保有最基本的尊严。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能只看GDP的数字有多高,城市的高楼大厦有多气派,科技有多先进。更要看它如何对待那些已经不再年轻、不再强壮的国民。看它是否记得他们曾经的付出,是否履行了对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否让他们也能分享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

  一个文明的社会,它的养老服务不应该把公民分成三六九等。那些在不同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的普通人,他们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同样有尊严的国家养老保障。

  所以,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申:养老,是国家的义务,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慈善救助,更不是需要感恩戴德的施舍。它就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自然;就像年轻时我们建设国家,年老时国家回馈我们一样天经地义。

  依法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养老权”,公平公正地履行国家的给付义务,这不仅仅是让老年人能够生存下去,更是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份尊严,不仅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所有人,都正在,或终将走过这条道路。

  写到这里,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想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白发苍苍的那一天。今天我为你发声,明天或许就是你在为我争取。为了让每一个辛勤付出过的老人,都能体面地安享晚年,为了让公平正义的光芒,能照进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岁月。

  这篇文章如果也触动了你,让你觉得有必要为推动这种公平尽一份力,那么你的任何一点支持,无论是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还是力所能及的打赏,都将化为我们继续前行、持续呐喊的微弱烛火。这火光虽小,但汇聚起来,或许就能照亮前路,温暖你我他共同的明天。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3 16: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