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有人调侃 特朗普干一辈子 对中国科研是大好事"

京港台:2025-11-9 06:46| 来源:观察者网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有人调侃 特朗普干一辈子 对中国科研是大好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今年6月,35岁的美国纽约(专题)人斯蒂芬·弗格森走进深圳的一间会议室时,惊讶地发现来自中国顶尖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的50名代表正迫切想听他分享在此工作的经历。这些代表希望打造一流的科研环境,想从弗格森那里获取有用的建议。

  弗格森此前只来过中国一次,但在2023年被招募为生物学研究员来华工作。

  弗格森认为,代表们愿意倾听“一个来自美国的普通人”的意见,意义重大。他说:“我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环境,这里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他们让说‘愿意’变得很容易。”事实也是如此,弗格森并非唯一接受邀请的美国科学家。

  “为什么特朗普(专题)削减科研经费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大胜?”11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削减资金、限制移民(专题),美国学者纷纷出走;与此同时,中国正吸引在美人才,尤其是在STEM(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

  有美国学者提到,他在华访问工作时,曾听到有人调侃称:“我们希望特朗普永远当美国总统,因为这对中国科学是最好的事情。”

  

  离美华裔(专题)学者的科研领域分布,STEM占主要比例 《华盛顿邮报》制图

  文章提及,过去十年,许多学者,尤其是有中国家庭背景的学者,纷纷跨越太平洋,从美国出走至中国。特朗普重返白宫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他削减数十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取消一些美国顶尖大学的资助,撤销国际学生签证,并大幅提高了高技能H-1B签证的费用。

  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统计数据,仅今年上半年,就有约50名华裔终身教职或准终身教职学者返回中国,而2011年至今,已有超过850名学者离开美国。

  数据还显示,超过70%的离美学者从事STEM领域工作,工程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流失最为显著。

  两国科学家一致认为,这种科学人才迁移将对全球科研生态和中美科技竞争产生重大影响,削弱美国的竞争优势,下一代疫苗或人工智能模型更可能出自中国。加州(专题)大学学者吉米·古德里奇表示:“美国对科学的怀疑态度日益加剧……而在中国,科学被视为推动国家未来的关键解决方案。”

  文章称,美国科研经费的削减以及对华裔科学家的严格审查,助推了中国吸引顶尖人才、巩固全球科学中心地位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永升指出:“谁掌控了人才,最终就掌控了世界的未来。”

  《华盛顿邮报》介绍道,尽管美国作为长期的全球科研中心仍具吸引力,但中国正迅速迎头赶上。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数据,20年前,美国的研发支出几乎是中国的四倍;但到2023年,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研发总支出为9560亿美元,仅略高于中国的9170亿美元。

  

  在科研支出上,中国正迎头赶上 《华盛顿邮报》制图

  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激励举措,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吸引着华裔科学家纷纷回国。

  但与此同时,一些人感觉美国政府似乎在主动驱逐科学家。2018年,特朗普在首个任期推出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数年过去后,在美华裔学者仍深感担忧,如履薄冰。

  哈佛医学院免疫学家乔纳森·卡根回忆道,今年5月他在苏州参会时,听到有人甚至调侃:“我们希望特朗普永远当美国总统,因为这对中国科学是最好的事情。”

  

  查尔斯·利伯(左二)今年4月正式入职清华 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

  美国驱逐,中国吸引。一推一拉下,被影响的不仅具有中国家庭背景的科学家。

  例如,哈佛纳米科学家、国际纳米科技领军人物之一查尔斯·利伯曾因“中国行动计划”遭受美国政府迫害,于今年4月加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的全职教员。

  文章称,深圳是中国科学雄心的核心。从渔村变身科技大都市的深圳,以先进的研究设施和不断扩展的大学校园,以及靠近华为(专题)等创新企业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全球研究人员。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欧阳证曾表示,深圳是教育与尖端产业的“交汇点”和“新产业引擎”。该学院旨在为这一引擎提供动力,继续吸引许多有海外经验的学者。据介绍,约80%的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员拥有海外教学或研究的经验。

  

 

相关专题:川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4 17: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