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卢浮宫4名大盗被捕,竟然全是业余毛贼?

京港台:2025-11-9 18:54| 来源:海上客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卢浮宫4名大盗被捕,竟然全是业余毛贼?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4名业余盗贼组成的草台班子,意外揭开了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致命伤疤——比盗贼更可怕的,是对安全漏洞的长期漠视。

  

  文 | 冰 姐

  2025年10月19日清晨,巴黎塞纳河畔的卢浮宫还未完全苏醒,4名蒙面歹徒身着黄色工装,乘坐偷来的卡车搭载升降装置,从外墙施工区潜入阿波罗长廊。他们用电锯破开展柜,仅用7分钟就掠走8件拿破仑时期皇家珠宝,造成了无以估量的损失。

  

  卢浮宫盗窃案现场的卡车

  这场惊天大劫案一度引来众多猜测。很多人都觉得敢对卢浮宫下手,这伙盗贼肯定来头不小。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际犯罪团伙“粉红豹”所为,毕竟能在离《蒙娜丽莎》仅250米处得手,看似只有专业团伙才能做到。

  然而半个多月后的抓捕结果却颠覆了所有猜测。

  法国检方11月2日表示,卢浮宫博物馆抢劫案中,目前共4名男女嫌疑人被逮捕并被正式起诉,另外仍有至少1人在逃,不排除仍存在更多同谋的可能。检方表示,这几名嫌疑人都是来自巴黎北部贫困郊区的社会底层犯罪人员,他们并非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成员。

  这,还真就是个名副其实的草台班子!

  4位毛贼落网

  10月25日,案发后一周,34岁的阿尔及利亚裔男子阿耶德G在戴高乐机场被截获,当时他正准备逃往阿尔及利亚。警方比对发现,他的DNA与逃跑摩托车上的痕迹完全吻合——这名曾是垃圾收集员和快递员,目前的无业人员,正是翻窗进入展厅的盗贼之一。

  

  进入阿波罗长廊的盗贼

  同日,39岁的黑车司机阿卜杜拉耶在巴黎北郊家中被捕,他是第二个进入阿波罗长廊的人。他的DNA赫然出现在珠宝柜被砸碎的玻璃上。

  

  犯罪嫌疑人阿卜杜拉耶的社交媒体头像

  10月29日,案发后第10天,负责开车接应的37岁男子斯利曼落网,有11项刑事定罪记录,涉及交通违法、严重盗窃以及企图撬开自动取款机等罪行。

  更荒诞的是,斯利曼的长期女友随后被牵连逮捕,尽管她坚称无辜,但警方在作案工具吊篮上提取到了她的DNA。至此,这个由清洁工、黑车司机、惯偷和其女友组成的“业余盗窃天团”几乎全员落网,所谓“国际大盗”的猜测彻底沦为笑谈。

  破绽百出:充满荒诞感的作案现场

  实际上,这伙歹徒的非专业属性,从作案到逃窜全程暴露无遗。

  案发时,他们身着最常见的黄色反光背心,仅用普通角磨机破开展柜,既未携带专业消音设备,也未提前干扰监控信号——事实上他们根本无需干扰,因为卢浮宫监控系统的密码就是“LOUVRE”(卢浮宫法语拼写),甚至连泰雷兹公司的安全软件密码都是其品牌名“THALES”。

  如此不走心的密码,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他们的供词更是搞笑到极点。

  阿卜杜拉耶说,他当时“没意识到那栋楼是卢浮宫”,他以为卢浮宫“只是那个玻璃金字塔”。

  斯利曼说他以为那天是星期天不营业,以为它应该是“关闭且空无一人的”,发现这么多人赶紧用角磨机把他们吓跑了。

  逃窜过程中,他们更是留下了“教科书级”的犯罪证据:价值最高的欧仁妮皇后冠冕因慌乱遗落在街头,镶嵌的1354颗钻石散落大半;作案用的黄色马甲、头盔、手套随意丢弃在逃亡路线上,作案用的卡车也没有作处理,几乎每件物品都附着清晰的DNA痕迹。法国警方在后续通报中直言:“这伙人甚至没做基本的反侦查准备,仿佛生怕我们找不到线索。”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像电影《惊天魔盗团》那样的天才组织:精密筹划、完美配合、内应协作。

  但随着调查推进,真相越来越像闹剧——

  几个小毛贼一拍脑袋就干,留下了指纹,留下了DNA,甚至还在逃跑时丢掉了欧也妮皇后的皇冠。

  感觉再脑洞大开的编剧,也不敢编这么离谱的剧情……

  安保崩坏:被漠视11年的致命漏洞

  但4名毛贼就这样意外得逞了,卢浮宫的脸真是被打得啪啪作响。

  法国国家资讯系统安全局(ANSSI)2014年的检测报告就已发出预警:专家仅凭简单密码就能入侵网络,控制门禁与监控系统,当时便敦促卢浮宫更换密码、淘汰老旧设备。但这份警告被束之高阁,2017年二次审查时,相同的漏洞依然存在,部分电脑仍在使用早已停止支持的Windows 2000系统。

  人力防线的失守同样触目惊心。过去15年,卢浮宫削减了200个全职岗位,其中大量是安保职位,而2024年游客量已达870万人次,平均每名保安要负责近千平方米展区的安全。案发当天,塞纳河一侧的施工区域竟无专人值守,歹徒得以从容搭建升降装置,全程未被察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卢浮宫失窃是安保体系长期崩坏的必然结果。

  这场荒诞劫案已成为法国难以洗刷的“国耻”。尽管毛贼已经落网,但丢失的珠宝却依然下落不明。

  传闻案发5天后就有匿名者在暗网兜售疑似被盗珠宝,专家推测部分藏品已被拆解,追回希望渺茫。

  

  法国文化部长拉茜达·达蒂被迫承认安保失误

  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扩散,卢浮宫被盗事件发生前后全球有多家博物馆遭到盗窃,安保系统成为博物馆业的阿喀琉斯之踵。尽管各大博物馆开始纷纷自查安保系统,但这些补救措施难以弥补长期的失职。正如法国司法部长达尔马宁所言:“当一座顶级博物馆的安保密码简单到孩童都能猜到,被盗只是时间问题。”

  4名业余盗贼组成的草台班子,意外揭开了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致命伤疤——比盗贼更可怕的,是对安全漏洞的长期漠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17 06: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