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洪晃:中国人的生死意识需要一场现代化的洗礼

京港台:2025-11-18 06:55| 来源:格调界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洪晃:中国人的生死意识需要一场现代化的洗礼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当下,洪晃愈发懂得活在当下的意义,好好享受慢生活。至于工作,除了写专栏、做顾问以外,另外一件事就是担任北京生前预嘱协会理事,从投票决议、出谋划策、联络资源到出席各种线下活动,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她的身影。

  双亲临终前的创痛,让她深切地认识到,“尊严死”有多么重要,而保障尊严的方式之一就是生前预嘱。在她看来,一个人写下生前预嘱,起码意味着不管你的身体怎样,还在控制自己的生命,还有尊严。

  

    ICU里的觉醒之痛

  洪晃永远忘不了父亲洪君彦在ICU最后的时刻。"送到医院时已瘦得脱形,我拉着他的手,他睁眼一瞥——像是魂魄回光返照,很快又闭上。"她声音低沉,"他最后一年毫无生活质量,简直是为喘气而活着。"

  

  更让她震撼的是母亲章含之的离世。这位曾留医嘱"不插管"的外交官,最终在医院被迫同意插管。"医生需要我签字,因为我是唯一直系亲属。"洪晃不解,"为什么家属意见高过本人意愿?"母亲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成为永恒拷问:"妞子,我不想坚持了。"

  这些经历让她写下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包括不给人添麻烦、治疗无效时放弃、最后时刻与亲人在一起、享受美食到最后一刻、笑着走。"她顿了顿,"大象都知道悄悄离开象群死得有尊严,人类难道不懂?"

   生死观的现代化革命

  在喜马拉雅《写信告诉我》栏目中,洪晃与罗点点对话"怎样算体面死亡"。她抛出尖锐问题:"面对父母临终,什么才是孝?是强行插管延长痛苦,还是尊重意愿让ta安然离去?"

  她引用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离世:"癌症晚期后,他带家人游尼罗河,与情人聚会,最后停药独自等待死亡。"又提到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在家人环绕中安详离世,这正是我向往的方式。"

  最让她感慨的是中西方观念差异:"中国大众只知遗嘱处理财产,不知生前预嘱处理生命。'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拔管子就是不孝'。"她提高声调,"我们需要一场生死意识的现代化洗礼!"

    优雅告别与生命终章

  洪晃欣赏作家刘索拉的创意:"组织老年旅游团,周游世界,死到哪儿埋哪儿。"但她笑着质疑,"最后一个人谁收尸?"

  她描述理想中的告别:"躺在家里床上与亲友道别,让大家继续好好生活。每次在影视剧看到这种场面我都哭得一塌糊涂。"对她而言,死亡不可怕,告别才可怕。

  作为北京生前预嘱协会理事,她见证变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是生命最后一件重要事。"她特别呼吁时尚人群加入:"当物质生活丰富,我们更该追求尊严。"

  洪晃已规划好人生终章:"我不求长生不死,但一旦成为别人累赘,我愿在亲人怀抱中少痛苦地离开。这将是我最后的幸福时刻。"她唯一恐惧的是:"我的亲人比我先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18 11: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