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AI盛行会带来更好的广告,还是铺天盖地的"垃圾"?

京港台:2025-11-19 23:23| 来源:BBC中文网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AI盛行会带来更好的广告,还是铺天盖地的"垃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想像某天晚上,你在手机上滑社交媒体,推送的广告开始变得异常熟悉。它们用了你最喜欢的颜色、播放你最喜欢的音乐,而字句听起来像是你经常使用的语气。

  欢迎来到广告的未来——因为有了人工智能(人工智慧,AI),它其实已经到来。

  社交媒体上的传统广告主会根据用户被划入的群体进行投放——例如,你是否是爱丁堡的学生,或是一位喜欢瑜伽的35岁女性。广告也会根据你搜寻过的内容“跟着”你在网路上出现。

  但利用AI从海量数据中撷取资讯的能力,像“第一企划”(Cheil UK)这类公司可以针对不同性格与个人情境量身订制,创造出成千上万个广告。目标是向数百万人展示无数不同的广告,每个人看到的版本都独一无二,从语气、措辞到音乐、色彩都因人而异。

  为了做到这点,第一企划与新创公司Spotlight合作开发一个AI平台。为了获得更深层的资讯,他们向大型语言模型(LLMs)——例如ChatGPT——提出大量关于特定品牌的问题,以了解网路上人们对它的看法。

  

  图像来源,CHEIL,卡马乔表示,AI广告会试图寻找并利用你的情绪状态。

  透过这些答案,他们便能创造出不只适合一位喜欢瑜伽的35岁女性的广告,也能针对她刚度完假或即将结婚的情境加以微调。

  “转变在于,我们正从以往根据性别、年龄及容易取得的资讯所蒐集到的资料,走向更深层的情绪和心理层面。”“第一企划”的卡马乔(Camacho)说。

  “那是远比以前更深的一层,当你开始建构这些元素时,就能勾勒出理解个体的图像。”

  对广告主而言,另一个额外的好处是,他们可能甚至不需要专门的AI系统就能做出个人化内容。

  美国的研究人员对消费者的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对象被展示苹果手机上的广告,文字内容则由ChatGPT根据个人在四项人格特质上的高低分数量身撰写。

  研究发现,比起没有个人化的广告,个人化文字更具说服力——而人们并不介意它是由AI撰写的。

  “现在,AI在精准触达方面确实表现突出。而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的是个人化的部分——也就是品牌创作的内容文字能对应你心理轮廓的某些元素。”领导这项AI研究的美国西北大学凯洛管理学院市场行销助理教授雅各·蒂尼(Jacob Teeny)解释。

  

  图像来源,ALEX CALDER,亚历克斯·卡尔德(Alex Calder)是AI创新顾问公司“锯齿边缘”(Jagged Edge)的首席顾问

  “这方面还需要一点发展,但所有迹象都显示,这将成为未来(数位广告的运作方式)。”他补充说。

  个人化AI广告也可能解决数位广告“浪费”的问题——也就是品牌在数位广告上的投入有15%完全未被看到或注意到,因此对业务毫无价值。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个人化是正确方向。

  “恭喜——你的AI花了一大笔钱做出了一则只有一个人会看到的广告,而且他已经忘记了。”英国布莱顿的亚历克斯·卡尔德(Alex Calder)说。他是AI创新顾问公司“锯齿边缘”(Jagged Edge)的首席顾问,该公司隶属于数位行销公司“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

  “真正的机会在于通过使用AI加深那些强大创意(和受众)的相关性,而不是分裂成那些一对一的小广告,没有人会记得的。炫耀自己知道你私密细节的诡异垃圾内容,终归还是垃圾。”

  品牌咨询公司“爱姆伍德”(Elmwood)的伊凡·马托(Ivan Mato)同意这一点。他也质疑人们是否会接受、监管机构是否会允许,以及品牌是否应该这样做。

  “还有监控的问题。这一切都依赖于一种让许多消费者愈来愈不安的数据经济。”伦敦的马托说。

  “AI开启了新的创意可能性,但真正的策略问题不是品牌能不能把一切个人化——而是品牌是否应该这样做,以及若这么做会失去什么。”

  

  图像来源,ELMWOOD,品牌咨询公司“爱姆伍德”(Elmwood)的伊凡·马托(Ivan Mato)

  “第一企划”的卡马乔承认,AI个人化广告也可能走向阴暗的一面。

  “总会有一群人能以良好、道德的方式使 AI,也会有些人用它来说服、影响、引导人们走向某些路径。”

  “这就是我个人觉得相当可怕的部分。尤其当你想到选举、政治拉票活动,以及AI如何影响投票决策和下一任领导人人选。”

  但卡马乔仍致力于站在道德的一边。

  “我们并不需要用AI让广告变得诡异,或影响个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努力保持在较友善的一面。我们试图增进品牌与个人之间的连结——这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0 00: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