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初婚人数断崖下跌 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京港台:2025-11-21 05:35| 来源:智谷趋势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初婚人数断崖下跌 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发现没有,我们催婚的力度,已经上升到国家级。

  结婚有奖成为各地常态,29省纷纷延长婚假,国家首次面向普通居民大规模发放现金补贴,就砸向了生娃。

  国家级催婚,直接发钱、放假,力度也越来越卷。

  这种紧迫感似乎也说明,扭转当前的婚育形势,正变得刻不容缓。

  最近,一组数据披露,初婚人数,正迎来近十年来幅度最大的下降。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显示: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56万对,其中初婚人数仅917.23万人,较上年减少277万人,一年就降了23%,相当惊人。

  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的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相比于2013年初婚人口2385.96万的峰值,降幅高达61.5%。

  

  初婚人数,为何“断崖式”下跌?

  这不仅仅是婚姻大事,也是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之大事”。时代的潮水涌动,巨大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了。

  1初婚人数的大幅下降,原因是什么?

  就算考虑到十年前后结婚的主体人群——80后(2.15亿)和90后(1.78亿)之间存在17.2%的人口代际差,初婚人数如此幅度的下跌,也足以说明:

  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合适的年龄选择了不结婚。

  不仅是不结婚的人比例在上升,初婚对数在结婚对数中的占比也在下降,根据统计从2014年的88.8%,一路下滑到如今只有约75%。

  由此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初婚是与生育高度强相关的。

  在今天的中国,多数人初次结婚仍然以生育为目的。再婚虽然未必不会生育,但是由于年龄等因素,生育率会大大降低。

  以2023年的出生人口结构来看,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头胎占比不到50%。我国目前的出生人口,很大程度上还要靠二孩、三孩顶住的。

  初婚率下降,意味着生育的“预备军”减少。

  再加上东亚地区婚育观念影响,中国的非婚生育比例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指望如欧美国家一样通过非婚生子女拉动人口也是不现实的。

  这背后的政策逻辑已很清晰:

  拯救生育率,就必须拯救结婚率,特别是要鼓励适龄的年轻人去结婚。

  2正因如此,各地在“催婚”上的举措,从正在从喊话落实到行动阶段,而且越来越“接地气”了。

  过去几年里,各地民政部门为了催婚,想出了许多让年轻人“防不甚防”的招数。比如,在七夕等传统节日短信催婚,在公园等场所设置婚姻登记点,甚至还专门修建婚育文化街、开设“嫁校”,等等。

  

  这些“煞费苦心”的举措,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多数时候都成为网友们调侃的对象,难以触及痛点。

  最有效的,恐怕还是给真金白银的支持,以及给实打实的婚假。

  在山西的吕梁市,今年有不少当地网友晒出图片,说领到了国家发的“份子钱”。

  

  去年底,吕梁市发布了《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

  2025年1月1日起,在该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由结婚双方在婚姻登记窗口领取。

  直接现场发红包,不搞“消费券”等套路,吕梁发钱奖励结婚的动作还是很有诚意的,效果也很明显:

  极目新闻报道,7月31日,全市共有16058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11373对新人领取到了现金奖励。换算下来,吕梁市今年已经发放1700多万元现金奖励。仅仅今年前七个月的结婚登记数,已经和去年前十个月登记数基本持平了。

  如果发钱结婚有效,接下来我们是否会迎来全民发钱结婚的时代?

  完全有这个可能。

  3婚假的延长,也成为各省的“标配”。

  有媒体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

  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享受30天。河南、黑龙江最长婚假分别可达到28天、25天;新疆婚假为23天。其他省份中,婚假大多为18天、15天、13天或10天。

  港澳台之外,还在严格执行3天法定婚假的,只剩下广东、广西。尤其是某经济大省,仗着“特别能生”的传统,让无数打工人望眼欲穿。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等广东、广西,什么时候出手?

  延长婚假,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提高了结婚的幸福感。

  有网友评论说,这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婚假自由”。

  为啥这么说?

  要知道,婚假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特权”。1980年国家规定了1-3天的婚丧假。今天来看,3天婚假非常紧张。

  一天婚纱照,一天领证,一天办婚礼,3天后,就得顶着疲惫去公司上班。如果是异地婚姻需要在两地办婚姻,就完全不够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人口流动让婚姻不再局限于一省、一市。婚假延长,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婚假延长对于旅游消费也是重大利好。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婚假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10%,云南、新疆、海南成为热门目的地。

  4现在,阻碍年轻人结婚的还有哪些大山?最大的一座,可能是结婚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披露最新的专项调查数据,中国人结婚花费的平均值高达33.04万元,是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的8倍多。

  从这个角度看,指望发个一两千的红包年轻人就会乖乖去结婚,有点杯水车薪。

  各地也纷纷出手,要把结婚成本“打下来”。

  民间怨声载道的“天价彩礼”,猛踩刹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首次被放在“移风易俗”问题的第一位。

  连动辄38万8的“江西老表”们,这两年也纷纷出台辣招围剿,铁了心要把高彩礼给打下来:

  南昌市将彩礼限额、红白事操办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对彩礼进行约束;

  抚州市出台规定,彩礼不得高于本地人均年收入3倍,高彩礼会被写到黑榜,予以警示;赣州市安远县则向实行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发放优先子女就读、享受果园水肥一体化补贴,享受创业补贴等奖励。

  ……

  当地官员表示,仅安远县平均彩礼水平一年内降低了8.4万。

  这套制裁高彩礼的组合拳,如今正在全国各地推广:

  江苏沭阳县,举办沭阳小大姐新时代文明婚恋倡导活动,倡议未婚女青年拒绝高价彩礼。宁夏泾源县,明确彩礼最高金额不超过6万,倡导女婿赡养岳父母;甘肃省定西市,2022年规定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一年后平均彩礼下降了10.9%;

  不管开源还是节流,目的只有一个:给结婚,彻底减负。

  5目前来看,中国拯救生育率的希望,落到了农村和中小城市。

  你知道吗?

  在生育扶持上,湖北省一座财政收入只有30亿元的小城市——天门,凭借着“生育二孩家庭最高可享受综合补贴21.6万元,生育三孩家庭最高可享受综合补贴28.5万元”的补贴政策在全网出圈。

  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增幅比生育大省广东还要高。

  这些鼓励婚育的大动作,也反映出近年来“投资于人”的政策取向。

  许多人没意识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的总和生育率为1.007,其中城市生育率为0.853,镇的生育率为1.034,而乡村的生育率为1.290。

  从国际普遍情况看,越是经济社会发达、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生育率也越低。

  正因如此,婚育鼓励政策以更大力度向中小城市、农村地区倾斜,改善他们的婚育环境,也许是当下的最优解。

  一年几千块的补贴,对于北上广深的中产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于许多县城乃至农村的普通家庭,也许是一年的奶粉钱、纸尿裤,可以解燃眉之急。

  广大中西部小城市,在产业上或许难以与东部沿海同台竞技,但如果锚定“构筑婚育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将自身打造为人口增长的基石、未来人才的储备地,未尝不是一种“差异化赛道”。

  小城生娃+大城发展,共同撑起我们的百年大计。              

相关专题:婚姻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1 10: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