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特朗普不想“激怒中国” 强行压下了对华新关税

京港台:2025-11-22 12:27| 来源:凤凰网 | 评论( 24 )  | 我来说几句


特朗普不想“激怒中国” 强行压下了对华新关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特朗普(专题)为了避免“激怒中国”,强行压下了对华新关税。中美釜山会晤前,这位美国总统行事从未如此小心谨慎过。

  路透社不久前援引多位白宫官员的话称,美国可能会推迟征收之前宣布的100%半导体关税,“以避免激怒中国”。

  两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透露,过去几天,白宫官员们已经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了有关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以避免激怒中国,防止贸易战“战火重燃”,确保关键稀土矿物的正常流通。

  今年8月,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半导体产品加征约100%的关税,但豁免在美国设厂生产或承诺在美国生产的企业。过去几个月,白宫官员曾多次放风称,美国政府将会“很快推出”这项关税措施。

  然而在10月底的中美釜山会晤结束后,这一说法也发生了变化。正如消息人士所言:稀土就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美釜山会晤结束后,中美开始进入一段难得的“休战期”,双方之间的一系列关税与管制措施也被暂停,包括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而现在美方不想冒着“休战期”被打破、稀土再次断供的风险,强行加征100%的半导体关税。

  需要指出的是,半导体关税与中国息息相关,因为中国每年都会向美国大量出口半导体产品,其中包括大量成熟制程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逻辑器件等等,这些都是美国汽车、工业设备、家电和通信企业日常离不开的零部件。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美国政府开始高举“制造业回流”的大旗,华盛顿的政客们开始发现:虽然最先进的AI半导体由西方掌控,但大量“普通半导体”仍然依赖中国制造。

  这些半导体乍看“不高端”,但麻烦就在这里:越是不起眼的零部件,替代起来反而越困难。因为谁也不会为了几美元的半导体,去斥巨资重新建立一条昂贵的供应链。

  美国自己也清楚,半导体供应链重构不是“一加关税就能完成”的事情。

  拜登政府花了两年时间搞“芯片法案”,砸了数百亿美元,结果英特尔的工厂还在建、台积电的美国工厂延期、大量设备的进口仍受制于各类瓶颈,美国的“普通芯片”仍然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言归正传。特朗普宣布100%半导体关税的动机,是为了让更多企业将半导体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但这招显然对中国是没有用的,因此,若100%关税真的落地,那么特朗普政府将至少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普通半导体”的价格大幅上升,进而增加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的成本,大到冰箱、空调,小到手机、智能手表,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感恩节、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消费季,美国民众会对商品价格的上涨非常敏感。

  实际上,就在上周,特朗普就宣布取消了对200多种食品的关税——遏制节日消费价格上涨的意图非常明显。

  第二个问题,就是中方的反击。在10月9日中方宣布对稀土产品和技术出口进行全方位出口管制后,特朗普政府意识到,自己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有可能被中方用稀土进行反击。

  虽然中方没有明说,但外界一般认为,10月初中方打出的“稀土牌”,是为了反击9月底美方扩大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以及同月出台的其他近20项对华打压措施。

  然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剧情了,中方打出“稀土牌”后不到1个月,中美就在釜山举行了会晤,双方随后进入“休战期”。

  别看会晤结束后特朗普嘴上强硬,声称“一两年内就能摆脱关键稀土对中国的依赖”,但现实就是,美国现在就是摆脱不了,也找不到可靠、稳定的供应——谁都知道,如果稀土真的大规模断供,美国的国防工业会第一个“掉链子”,其他民用产业也会跟着被“卡脖子”。

  至于一两年后,估计特朗普自己都会忘了如今吹下的牛皮,找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中方10月份果断打出的稀土牌,如今已经达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不论是半导体的100%关税,还是什么其他的潜在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只要美国想正式实施,那么他们就必须先考虑中方可能打出稀土牌的风险。

  可以说,美国现在每一步都得掂量中方的反击空间。稀土牌已经让华盛顿心有余悸,100%关税更不敢贸然落地——至少在短期内,美方只能继续为这场博弈按下暂停键。                               

 

相关专题:川普,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3 05: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