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实习生出差中大奖被公司要求“充公”,合法吗?

京港台:2025-11-22 18:29| 来源:央视网 | 评论( 18 )  | 我来说几句


实习生出差中大奖被公司要求“充公”,合法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上海一男子因公出差

  参加英伟达活动

  现场意外抽中3000元显卡

  却被告知“属公司财产”要上交

  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实习生抽中3000元显卡

  被公司约谈

  据扬子晚报报道,小金(化名)是上海某公司的实习生,8月底刚入职。11月14日,他受公司委派前往苏州,参加一场由英伟达(NVIDIA)主办的路演活动。

  现场,主办方开设了一个面向现场观众的集章抽奖活动。活动间隙,小金在去洗手间时顺便完成了盖章,“同行的同事没有去,而是把他的卡给我,让我也帮他集章”。

  当天下午开奖,小金幸运地抽中了一张GeForce RTX 5060显卡,市场价值约3000元。

  据介绍,小金领奖后,同事先是建议他“要不卖了换钱”,但小金表示想留着组装电脑。没想到,当晚该同事给他发来消息并打来电话,称此事公司财务已知晓,“你是代表公司参加活动,出行费用由公司承担,这个显卡理应属于公司财产,下周一你把它带过来”。

  小金表示,虽然奖品价值不是特别高,但是自己中过的第一个大奖,因此非常在意,且令他感到气愤的是,感觉自己被“套路”了。

  小金到公司后,发现所谓的“财务已知情”并不属实。随后几天,公司高层介入后,公司为此事开了两次会商讨,并对他进行了约谈。

  虽然最终没有收走显卡,但公司人事也找他谈话,委婉地表示事情闹得比较僵,建议他“找找别的公司”。小金表示,在听了人事的建议后,11月19日晚,他主动提交了离职申请。

  

  奖品是否需要“上交”?

  律师:归小金个人所有

  针对小金抽中显卡被要求“充公”一事,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唐泰律师分析认为,界定奖品归属的关键,在于判断该奖品的获得是基于个人的“运气所得”,还是履行“职务行为”的成果。

  如果员工参与抽奖是受公司明确指派,或奖品是主办方明确赠予参会企业本身的“商务赠予”,那么该奖品可能构成公司财产。

  但在本次事件中,根据描述,抽奖活动面向的是“现场观众个人”,中奖具有偶然性。员工在工作间隙自愿参与,通常被视为个人行为,而非直接的职务行为。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也表示,小金是在工作间隙自愿参与抽奖,并非受公司明确指派去抽奖,公司也无相关规章制度约定此类奖品需上交,所以该显卡不属于公司财产,应归小金个人所有。

  同时,律师表示,小金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不胜任工作等符合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公司仅因奖品纠纷就暗示其“另谋高就”,属于变相迫使小金离职,即便小金提交了离职申请,若能证明是受公司胁迫或暗示而被迫提交,也可主张离职行为无效,认定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律师建议,小金应留存抽奖规则、中奖凭证,以及和公司关于奖品归属、劝退沟通的微信记录、录音等,同时保留实习协议、参会委派相关记录,证明公司变相劝退的事实。随后,小金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监察部门介入督促公司纠正违法行为并协商补偿事宜。

  

  企业管理需要有法治意识

  “打工人因公出差的中奖归属”问题并不罕见,而奖品到底归谁所有,也不是小金自己或公司单方面说了算,应由法律说了算。

  从法律上说,界定出差途中抽中的奖品的归属,关键在于该奖品的获得是基于个人的“运气所得”,还是履行“职务行为”的成果。

  比如2017年,《新华日报》就曾报道过一起相似的案例。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谢某因事无法参加客户答谢晚宴,委托员工张某代为参加。晚宴上,张某手中的奖券中了一等奖3000元现金。事后公司辞退并起诉张某要求返还奖金,理由是张某是代表公司出席。

  对此,法院最终驳回了公司的诉求。理由是晚宴抽奖是举办方为了活跃气氛与“到场观众”的互动活动,与公司是被邀请方无关。除非公司能举证证明,张某领取奖券、参与抽奖及领取奖金是代表公司,否则奖金应归张某个人所有。

  可见,判断出差途中抽中的奖品归属,主要看中奖行为与职务行为有无关联。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司法原则,除非公司在规章制度中对此类情况有明确约定,或者能证明员工参与抽奖本身就是其被指派的公务职责的一部分,否则公司主张奖品归公的说法得不到法律支持。

  而员工在遇到此类纠纷时,应保留好抽奖规则、中奖凭证等证据。若公司与员工就此产生分歧,应首先依据事实与规则进行理性沟通。若沟通无效且权益受损,员工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等合法途径寻求解决。

  回到本次事件中,小金抽到的显卡到底算不算”公家“的,除了引发对公司行为合法性的讨论外,更多的是令人唏嘘:偌大一个公司,一定要从实习生拿走区区3000元的显卡,难免被围观”吃瓜“。

  一名员工与一张显卡,孰轻孰重,本是“送分题”。然而,该企业的多番作为背后暴露了部分企业法治意识淡薄,以及在管理上重“物”轻“人”的短视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对实习生不尊重、处事不公等处理方式被曝光,不仅会寒了员工的心,还严重损害企业形象、声誉,实在是得不偿失。

  希望此事能为更多企业提个醒:莫因小利失大义,合法合规、待人以宽,人才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3 03: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