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香港现代史上最致命火灾 是如何酿成的

京港台:2025-11-28 23:42|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香港现代史上最致命火灾 是如何酿成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在香港(专题),楼群密密匝匝如同书架上的书本,这座城市的数百万居民就在高楼里睡觉、吃饭、工作,一场滔天大火让住在高楼里的人无处可逃的威胁一直存在。

  据纽约(专题)时报中文网报道,至周四,这场噩梦的惨烈程度逐渐显现。此前一天,始于一栋32层建筑的烈火迅速吞噬老旧屋苑的另外六栋高楼,酿成香港现代史上最致命的火灾惨剧。周五早晨,官方确认至少94人罹难,另有数十人下落不明。

  周三下午爆发的大埔宏福苑火灾持续逾24小时后,仍有三栋建筑存在火情,数百名消防员仍在努力扑救。他们在楼内搜救受困者,不断抬出幸存者与遇难者遗体。

  还有70多人正在医院救治,其中一些人情况危急。在附近一个社区中心外,数十名失踪者家属在警戒线内排队,焦急等待确认已寻获的遗体中有无至亲。

  调查人员开始努力还原火势急速蔓延的轨迹,重点关注包覆待翻新建筑的绿色施工防护网,以及发现安装在窗框上的发泡胶。警方已逮捕涉事建筑工程公司的两名董事及一名顾问,称他们涉嫌误杀和严重疏忽。

  该屋苑的住户(其中许多是老年人)描述了死里逃生的经历,并抱怨事发时完全没有收到任何警示,连警报器都没有响。公众的愤怒情绪不断上升,他们想知道作为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香港的建筑安全体系是否跟得上。

  一些观察人士和当地政界人士开始质疑,这场灾难是否是腐败和缺乏问责的结果。居民们对负责监督此类楼宇维护和修缮的房屋管理委员会与承包商之间相互勾结的现象提出了质疑。

  最新的死亡数字已超过1957年九龙一场造成59人死亡的出租楼大火,也超过了2017年英国伦敦格伦费尔公寓造成72人死亡的火灾。

  “这绝对是骇人听闻的,这不是香港该有的样子,”长期从事民主运动的政治人物、前立法会议员刘慧卿说,她目前在YouTube上主持一档访谈节目。她说,这场悲剧的规模突显了政府的监管不足:“挤破了行为不当的脓疮。”

  面对不断增长的质疑以及来自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专题)要求“全力以赴”应对灾难的压力,香港政府随即采取行动,试图展示其正在迅速应对。

  

  北京支持的香港特首李家超视察了火灾现场,随后向记者表示火势已得到控制。他宣布设立一笔3亿港元的灾民援助基金,特区政府同时启动对全港正在进行翻新的屋邨的排查。香港廉政公署也宣布成立专项工作组,调查该楼群翻新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贪腐问题。

  这场火灾是李家超政府面临的又一场危机。此前,北京已要求其解决香港住房市场问题——香港楼市是全球房价可负担性最低的市场之一——同时还需着力提振经济。

  随着公众疑虑日益加剧,民众纷纷在网上发布视频和照片,担忧其他建筑上使用的建筑材料存在易燃风险,此次火灾可能引发重大政治影响。

  “更大的问题在于:面对这场惨烈的火灾,是否应有高级官员承担全面责任?”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王向伟表示。

  当局初步调查显示,翻新工程中使用的防护网、防水帆布及其他材料可能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并确认翻新工程的注册承建商为宏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香港工程师学会建筑分部前主席谢伟正指出,防护网或许是火势快速蔓延的原因之一。这类防护网通常由纤维和塑料制成,用于防止建筑材料及其他物品从竹棚架上坠落伤人——香港企业翻新建筑外墙时普遍使用这种棚架。

  专家表示,竹棚架也可能助长了火势。香港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已宣布,将逐步淘汰竹棚架,改用安全性更高的钢棚架。上月,香港中环商务区曾发生另一起竹棚架起火事件。谢伟正称,此次重大火灾叠加此前的事故,大概率会加速建筑行业向金属棚架的转型。

  政府调查还指出,发现窗户上安装了泡沫板。

  宏福苑78岁的居民刘余洪(音)表示,他所住楼栋的许多窗户都被一层薄薄的泡沫板覆盖,他听闻此举是为了在立面翻新期间保护玻璃。

  他说,这种材料遮挡了大部分光线,导致居民无法看清窗外情况。万幸的是,他家浴室窗户的泡沫板留有一道小缝隙,正是通过这道缝隙,他才发现邻近楼栋起火,并及时逃生。

  这座屋邨共有约2000个单位,居住着大量退休人士。部分居民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政府资助的居者有其屋计划购入公寓,在此居住已数十年。刘余洪本人也已在此居住了20年。

  屋邨附近,数十名仍在寻找亲人的家属聚集在一处社区中心外,依次进入场内辨认遇难者照片。

  S·F·蒋(音)来到这里,希望能在遇难者名单中找到她失踪的62岁弟弟和24岁侄女,但她并未在警方提供的照片中看到二人的身影。“一想到他们,我就好心痛,”她说。

  

 

相关专题:香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港澳特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9 02: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