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才发现,刚注册48小时不能评论,48小时后我拍忘了,如果有人看到你能否把下面评论给放到石路的“尹胜和十路对孝的观念分歧”的评论里?谢谢。
你把中国传统的“孝”狭义地解释成对父母的赡养和尊重,这是片面的。中国传统的“孝”的本质是父权君权,体现了中国整体的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和道德观对落后的农业社会和统治者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中国的“孝”的哲学基础是把“人”当成properties,孩子出生后是属于父母的,所有人都是属于“君”的,所以子从父令,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权思想又产生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这种属性,赡养父母成为天经地义。赡养父母只是“孝”的一部分,不是本质;你是用赡养父母来煽情,诠释“孝”的正当性,是本末倒置的。
现代西方哲学观点是: “人”不是properties,所以没有从属关系。孩子出生后,不从属任何人,不是任何人的财产,包括父母。所以人人生来平等,所以没有“孝”的概念。尊重是双向的,父母和孩子,人与人。人老了没有生活能力,不再单单是孩子的责任而是社会的责任,设想一下如果社会不承担这个责任,如果没有后代的老人怎么办?老人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家庭问题。
孩子对老人的照顾是个人的伦理问题,,许多没有“孝道”观念的美国人对父母照顾的比许多老中还好。“孝”的概念和照顾赡养老人没有必然联系。
我认为“孝是不平等,是单向的,是非正义的,也是无法调整的”是说得通的。“孝”的哲学本质是从属关系。当统治者的权威受到挑战质疑,提倡“孝道”,把孔子老子等儒家道家的糟粕拿出来糊弄愚弄民众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因为是人都会对父母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是血缘无力抗拒。
×××××××××××××××××××××××××××××
谢谢笑脸书生网友的代转和金币。没有权限回复你,就在这儿谢过
现在还没有访客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3-2013 Back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