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民歌到北伐军歌

作者:新鲜人  于 2013-11-11 05: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博你一笑|已有21评论

  

  《雅克弟兄》的旋律與法文歌詞

  Frère Jacques

  Frère Jacques,
  Frère Jacques,
  Dormez-vous?
  Dormez-vous?
  Sonnez les matines!
  Sonnez les matines!
  Ding, daing, dong.
  Ding, daing, dong.

  (中文翻譯)
  雅克弟兄,
  雅克弟兄,
  你在睡覺嗎?
  你在睡覺嗎?
  早晨的鈴在響!
  早晨的鈴在響!
  叮,叮,鐺。
  叮,叮,鐺。

北伐军歌

国民党将其填词为北伐军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軍閥!除軍閥!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共产党又将其改为土地革命歌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民间又将其填词为儿歌,两只老虎。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沒有眼睛(或「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近日哈佛包弼德和柯伟林两位洋教授教授又将其填词为中国朝代歌:
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元明清,新中国,新中国

当然朗朗上口是其优点。但中国小学里的朝代歌,好似更为精确: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 

其实都是一个调调。所以好的歌曲调被旧瓶装新酒,十分常见。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在洛杉矶奥运会的入场进行曲撞车,也很正常。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1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1 回复 总裁判 2013-11-11 06:24
据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子来自某国,最初为北洋军队所用。《东方红》作者不是李有源。
2 回复 翰山 2013-11-11 06:29
总裁判: 据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子来自某国,最初为北洋军队所用。《东方红》作者不是李有源。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又有人反诘,发现所有证据都处于同一个视频,还不知道真假!倒是希望看到确切的证据!
1 回复 总裁判 2013-11-11 06:56
翰山: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又有人反诘,发现所有证据都处于同一个视频,还不知道真假!倒是希望看到确切的证据! ...
正是。
2 回复 病枕轭 2013-11-11 07:05
那两位教授改的歌词最后三个字是:毛泽东,毛泽东......
2 回复 风天 2013-11-11 08:16
还是兩隻老虎,
最好听啦。
2 回复 新鲜人 2013-11-11 09:24
翰山: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又有人反诘,发现所有证据都处于同一个视频,还不知道真假!倒是希望看到确切的证据! ...
这应该没有疑问,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已正式承认了的,现将此文第一页转贴于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调借用普鲁士军歌
吴珏  刘菲
2010年04月29日13:4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百年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当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场时,场内响起了雄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旋律,而到了中华台北代表团入场时,伴奏的乐曲还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场的观众都十分惊诧,以为组委会搞错了。因为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海外,每当人们听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时,总会把这首歌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系起来。作为“红色经典第一歌”,半个世纪以来,这首歌曲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战斗历程,几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音乐形象。

  殊不知,组委会不仅没有搞错,还有深意寓于其中!

  原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虽然是大陆民众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之一,但它的旋律却诞生很早。早在国民革命时期,以它填词的不同版本的歌曲就广为传唱。奥运会入场式上,海峡两岸运动员入场时,东道主均用此曲伴奏,乃是希望以此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

  曲调传承:中西合璧,与普鲁士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有不解之缘

  军歌是凝聚军心、激发斗志的军旅共同语言。军歌,如进军的战鼓,似冲锋的号角,酣畅淋漓地表达一支军队的阳刚之气和坚定信念。一支战斗部队唱一次军歌,就等于上一堂政治课;唱一次军歌,也等于磨砺一次钢刀,激励一番情怀。但战争年代,由于曲创作人员极少,因此许多军歌的曲调就直接来源于现有的民歌、老军歌或者外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也是如此,它来自鄂豫皖苏区的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但该民歌也借鉴了其他曲调,那就是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

  冯玉祥曾是一名基督徒,对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十分熟悉,深知通俗音乐对统一思想、纪律,激励责任与斗志的重要作用,因此带兵后特别重视通过习唱军歌达到“练兵”的目的。他不仅在所带部队中大力提倡唱军歌,而且亲自动手编写了相当数量的军歌。唱得最多的是《练兵歌》,歌词原文是:“民族立宪五族共和了,方知今日练兵最为高。庚子兵变,人人都知晓,若不当兵,国家无人保。请看外国军械多灵巧,重整武备坚甲利兵高。同胞练兵,个个如虎豹,若不操练,国仇不能报。陆军营内步马辎工炮,各营各连学术比低高……”由于经常在部队传唱,歌词容易领会,曲调也很简单,很快就在后来的鄂豫皖苏区流传开来了。

  但是《练兵歌》的曲调并非冯玉祥原创,而是来自张作霖奉军的《大帅练兵歌》。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开头是这样的:“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好,方知今日练兵最为高,大帅练兵人人都知晓,若不当兵国家不能保。请看外国军械多灵巧,重整武备坚甲历兵高,共同练兵个个如虎豹,保住国家太平乐逍遥……”

  而张作霖奉军的《大帅练兵歌》同样是根据已有曲调重新填词的。看看张之洞曾编的军歌就知道。1904年,在湖北组建和训练新军期间,张之洞提出,要在军队训练时唱军歌,并亲自撰写歌词。《军歌》的第二段题为《大帅练兵歌》:“朝廷欲将太平大局保,大帅统领遵旨练新操。第一立志要把君恩报,第二功课要靠官长教。第三行军莫把民骚扰,我等饷银皆是民脂膏。第四品行名誉要爱好,第五同军切莫相争吵……”

  这就是曲子的源头吗?显然不是。曲调可以上溯到袁世凯新军的《大帅练兵歌》。

  1895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练兵,创建近代中国第一支新式陆军。袁世凯招募的新兵采用德军和日军的建制,聘请了10多位德国教官。

  但那些农民出身的士兵大多不识字,根本记不住部队的条令、规章。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翰林徐世昌编写了包括《大帅练兵歌》在内的一系列军歌,以帮助士兵记住条令和军纪。徐世昌选择了一首普鲁士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的曲调来为《大帅练兵歌》填词。

  这样,曲调传承的脉络就很清楚了。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是19世纪清政府编练新军时,借用普鲁士军歌曲调填词作为队列歌曲的。进入近现代以来,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队、国民革命军、鄂豫皖的工农红军,都曾用此曲填入新词成为军歌,成为数代中国人熟悉的旋律。

  歌词变迁:不断完善,是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的直观表白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1487672.html

全文网页,2,3页主要是讲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的意义,它的来龙去脉,第一页交代得很清楚。但就是缺乏疯老的原歌。
1 回复 新鲜人 2013-11-11 09:30
风天: 还是兩隻老虎,
最好听啦。
原来就是一首儿歌。
2 回复 新鲜人 2013-11-11 09:37
总裁判: 据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子来自某国,最初为北洋军队所用。《东方红》作者不是李有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已证实来自普鲁士军歌。当然话说得比较委婉:全文见答汗衫帖子,和德皇威廉练兵曲关系,原文为 曲调传承:中西合璧,与普鲁士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有不解之缘。
1 回复 寒冬开梅 2013-11-11 10:20
为好曲填新词,使符合中国人的人文习惯和口味,这没有啥错误。但不应该写x x x 作曲。在许多人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提出疑问后,人民网的共产党新闻专栏被授权刊出文章,讲清楚来龙去脉,承认并非原创,值得鼓励。
1 回复 风天 2013-11-11 10:49
新鲜人: 原来就是一首儿歌。
天下太平。
希望不用,
再把这首曲子,
当战歌唱啦。
1 回复 eztomcat 2013-11-11 17:15
长知识了。
学习很快乐啊,呵呵
1 回复 老法师 2013-11-11 17:56
也是历史知识,多了解多学习。
1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11-12 03:22
新鲜人: 这应该没有疑问,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已正式承认了的,现将此文第一页转贴于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调借用普鲁士军歌
吴珏  刘菲
2010年04月29日13:48  ...
谢谢新版,中国共产党新闻应是代表共产党的权威发言。应该排除了质疑。
鄙帖“紅歌的故事”当无疑问了。http://big5.backchina.com/blog/231124/article-179193.html
2 回复 新鲜人 2013-11-12 03:32
风天: 天下太平。
希望不用,
再把这首曲子,
当战歌唱啦。
这也是我的希望。另外推荐你看看疯疯颠颠前辈的红歌的故事。有原歌。疯疯颠颠的跟贴中附有该日志链接。
2 回复 没有放屁 2013-11-12 06:42
很正常,不稀奇!!   倒是疯老那篇很有意思。
2 回复 风天 2013-11-12 10:36
新鲜人: 这也是我的希望。另外推荐你看看疯疯颠颠前辈的红歌的故事。有原歌。疯疯颠颠的跟贴中附有该日志链接。
几句歌词也为一个时代,
保留一点记忆。
过多几年,
可能连动物园里,
也没老虎看啦。
1 回复 laodai 2013-11-12 12:38
旧曲填新词,古今中外习以为常。同样,旧词谱新曲就更多了。
2 回复 新鲜人 2013-11-13 01:26
风天: 几句歌词也为一个时代,
保留一点记忆。
过多几年,
可能连动物园里,
也没老虎看啦。
是的,的确代表了几个不同的时代。
1 回复 新鲜人 2013-11-13 01:29
laodai: 旧曲填新词,古今中外习以为常。同样,旧词谱新曲就更多了。
是的,所以叫填词。但不能称新曲。
2 回复 风天 2013-11-13 08:00
新鲜人: 是的,的确代表了几个不同的时代。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23: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