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99条(42):禅是领悟人生的心灵瑜伽

作者:kylelong  于 2009-3-2 11:3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哲学哲理|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3评论

关键词:

“禅(Zen)”,佛教中“禅那”的简称,巴利语 Jhāna 的音译,梵语是 Dhyāna。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即静息念虑的意思,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在中国佛教,禅法被通称的有两种:即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者,如经论所说的四禅八定是,祖师禅者,经论之外,历代祖师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禅法。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四禅八定是指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四禅定加无色界的四无色定(四空定)。

 

人注定要用智能面对现实,用创意解决问题,用清醒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因为容易陷入执着,所以经常生活在成见、偏见和刻板观念之中。相对的,我们却生活在不断变动的现实,生活是不确定的、变动的。尤其是现代人,生活在变迁快速的社会里,如果执着于过去的情绪、态度和观念,就会发生适应上的困难。而禅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心的训练课程,让每一个人更清醒、更有效能地面对人生。透过禅的训练,心的效能就会提升。我们是历经心识的不断提升,才有成功的人生、喜悦的生活,从而找到生命的归宿。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力。

 

禅是心的效能训练,包括:禅心,清醒觉察的心力,禅就是内在学习;禅行,笃实力行的智能;禅灯,光明宽阔的胸襟,心灯是无形的智能,是活泼的响应能力,是能克服烦恼、使人自在的积极心志,而不是迷信者在家里点的一盏灯;禅机,通情达理的生活,禅法中所谓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现人生。这是说先放下虚妄或不合理的抱负水准,洗涤野心和成见,然后好好去成长,去实现,去过自己的丰富生活;禅喜,体验生活的悦乐,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容易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禅的训练是从未调的自己出发,逐步训练,但最后却放下这些训练,让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地生活;禅悟,领悟人生的究竟,心的训练是禅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训练之后,必须放下它,用自性的智能生活,请注意!这是回归到用自性般若来生活,而不是回归到贪执五蕴或禅的训练中过生活;禅坐,调和身心的关键,坐禅的目的,是要透过静态身心训练,学习放下种种紧张、不安、焦虑和妄会,让身心得到清净和安宁,最后把这种效能,用在生活之中,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发挥禅的真正效能。

 

应该如何解释什么是禅呢?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借言语来说明。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这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类生活意志的萎靡。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地说,它超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

 

因此,禅是通过“沉思冥想”的体验,她不是任何宗教的专利,佛教、基督教等都与“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此要提醒大家仔细思考的是,做这样的功课,其动机与目的何在?或许有人一开始真是为内心因于“未知”的驱动,也或有人是因看到世界的无常、苦恼与虚空,而亟需寻求出路,更或有人直接就是要探究“永生”。但人类毕竟是软弱的,他们常常就败在中途上:在禅修的过程,孤单的自我,最容易掉入小小轻安的陷阱或初步的幻境里:因为这大符合人类“自以为是”的个性,同时也转换了人在现实世界里“求不得的苦”。

 

或许有人能自我要求“时时放下、步步提升”,然而也不过是落入一个更让人不愿离开的“无止尽游戏”中。但“禅修”却是希望我们能更善用发挥这样的本能,唤醒我们努力不懈地“追求真理”。的确,“水往低处流、人住高处走”,这话对人是有相当的鼓舞作用,但人却要谨慎不让自己成为“好高骛远”。有史以来,人类探索“未识的”,的确帮助人开拓高度的智能,但正如宗教所言:“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

 

佛法的《百法明门论》说人有“六大根本烦恼”,贪、瞠、痴、慢、疑、不正见;“八大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二中随烦恼”,无惭、无愧。“十小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思想的人要依靠自我修行来出离我的深重罪恶,这会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负担,也可能会徒劳无功。

 

所以,人想要向更高的境界去参究,在人自己的领悟里是有限的。而唯一“心”能所“悟”的,是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所有的博爱。你的心要以知识为美,智能必入你心,谋略必护卫你,聪明必保守你。除了醒悟与博爱之外,我们真是再也别无所求了。

5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2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3-2 11:57
龙老师要成佛了:-)好文章!
2 回复 qin-sheng 2009-3-2 12:08
borninheaven: 龙老师要成佛了:-)好文章!
真是好学生,这么难的课也听得懂,是个可渡的好苗子。龙老师,您渡不渡他啊?
2 回复 kylelong 2009-3-2 12:24
borninheaven: 龙老师要成佛了:-)好文章!
谢谢阅读。不过,我不是佛教弟子。
2 回复 kylelong 2009-3-2 12:24
qin-sheng: 真是好学生,这么难的课也听得懂,是个可渡的好苗子。龙老师,您渡不渡他啊?
你觉得难懂吗?
2 回复 qin-sheng 2009-3-2 12:27
kylelong: 你觉得难懂吗?
您看咱这五大三粗的样子,像是听得懂的吗?
2 回复 kylelong 2009-3-2 12:29
qin-sheng: 您看咱这五大三粗的样子,像是听得懂的吗?
你又换头像了。只看懂最后一段,就可以了。
2 回复 qin-sheng 2009-3-2 12:44
kylelong: 你又换头像了。只看懂最后一段,就可以了。
嘿嘿,这段短些,好几个字都认得:人,一心,仁义,公平,正直,一切,别无所求。说得好!
2 回复 kylelong 2009-3-2 12:45
qin-sheng: 嘿嘿,这段短些,好几个字都认得:人,一心,仁义,公平,正直,一切,别无所求。说得好!
不错,你已经参禅了。努力!
2 回复 qin-sheng 2009-3-2 12:54
kylelong: 不错,你已经参禅了。努力!
这就参禅了?这么容易啊?那我可不能只让自己明白,我还得让别人也明白了,我这就继续努力,开班授徒去!
2 回复 kylelong 2009-3-2 12:59
qin-sheng: 这就参禅了?这么容易啊?那我可不能只让自己明白,我还得让别人也明白了,我这就继续努力,开班授徒去!
心悟就行了。
2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3-2 13:00
qin-sheng: 真是好学生,这么难的课也听得懂,是个可渡的好苗子。龙老师,您渡不渡他啊?
我那是瞎掰,跟着龙老师叫好没措!一直很佩服龙老师的文彩和修行!
1 回复 qin-sheng 2009-3-2 13:19
kylelong: 心悟就行了。
那俺这班还开不开了?
2 回复 qin-sheng 2009-3-2 13:28
borninheaven: 我那是瞎掰,跟着龙老师叫好没措!一直很佩服龙老师的文彩和修行!
还以为你是得意门生呢,敢情和咱一样!
2 回复 YRose 2009-3-2 20:54
可不可以转贴到其它地方. 真是好文章.
1 回复 YRose 2009-3-2 20:57
佛法的《百法明门论》说人有“六大根本烦恼”,贪、瞠、...

我不懂这个"瞠"字, 能解释一下吗?  谢谢!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乘物以游心 中的物字, 我好像总是理解不透, 能顺便请教一下吗?
1 回复 SirCat 2009-3-2 22:47
原创?
2 回复 kylelong 2009-3-3 06:51
borninheaven: 我那是瞎掰,跟着龙老师叫好没措!一直很佩服龙老师的文彩和修行!
谢谢阅读与支持。不过,我也是学习中,难免出错。
2 回复 kylelong 2009-3-3 06:53
qin-sheng: 那俺这班还开不开了?
只要你自己心悟了,当然可以传授给别人。领悟人生,人人需要。
1 回复 kylelong 2009-3-3 06:54
YRose: 可不可以转贴到其它地方. 真是好文章.
可以转载,谢谢!
2 回复 kylelong 2009-3-3 07:02
YRose: 佛法的《百法明门论》说人有“六大根本烦恼”,贪、瞠、...

我不懂这个"瞠"字, 能解释一下吗?  谢谢!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乘物以游心 中的物字,
瞠,原意为瞪着眼睛。佛教中是“气忿的言行举动”的意思。“乘物以游心”中的“物”字,是指“外界俗物”、“人间纤尘”的意思。“乘物游心”出于《庄子》,“乘物”与“游心”是两个词,“乘物”指万物皆平等,此为“老庄”核心思想之一,“游心”指如若能达到“乘物”境界,即可以悠然忘我、神游物外。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01: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