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软银寻求通过融资方案 获得WeWork控制权

京港台:2019-10-15 06:20| 来源:华尔街日报 | 我来说几句


软银寻求通过融资方案 获得WeWork控制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已为WeWork准备了一项融资方案,该方案将缓解后者迫在眉睫的现金危机,而软银将获得这家共享办公空间初创企业的控制权,并将后者创始人Adam Neumann进一步边缘化。

  WeWork正急于寻找增加融资的办法,此前其总部位于纽约(专题)的母公司We Co.取消了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Neumann也已迫于压力辞职。

  

  一个潜在的解决办法就是软银提出的上述方案。据了解WeWork计划的人士称,另一种可能性是,该公司董事会已经委任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为其寻找举借数十亿美元的办法,而摩根大通也正就参与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交易与投资者见面。

  一位公司发言人说,WeWork已经聘请一家主要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安排融资,大约60个融资来源已经签订保密协议,在过去一周已经与该公司管理层及其银行家会面,并且未来一周将继续会面。

  一些知情人士说,已持有WeWork三分之一股权的软银希望投资数十亿美元于该公司的新股权和债券上。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与软银达成协议,Neumann的很大一部分投票权将转给这家日本(专题)企业集团,软银将在扭转We的业务局面方面发挥更大作用。Neumann的投票权已经较高峰时有所减少,但仍然庞大。

  形势仍在发展中,与软银的协议、一项银行债券协议或者两者兼有的安排并非板上钉钉。

  现金流失,加上主流投资者避而远之,一度高歌猛进的WeWork沦为了初创企业过度扩张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让人对硅谷不顾财务损失,采用非正统管理风格来追求未来财富的做法产生了质疑。

  We在今年早些时候软银的一项投资中估值为470亿美元。在其不断膨胀的亏损和与Neumann不寻常的财务关系令投资者却步前,该公司一直在准备公开上市。Neumann是2010年成立的WeWork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的预期估值下挫至200亿美元下方,Neumann迫于压力辞职,上市计划也被取消,这一切都为这家许多城市的最大商业租户的未来蒙上了不确定性。

  知情人士称,软银潜在投资具体规模等方面的细节还不得而知,但软银高管认为We至少需要30亿美元才能撑过明年。这些人士中的一些人称,软银对We股票的出价将远低于其1月投资时的水平,该公司的估值将跌破100亿美元。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软银的部分现金也可能被Neumann用来偿还数亿美元的个人银行贷款。

  与此同时,据一位知情人士称,软银首席执行长孙正义(Masayoshi Son)已委任该公司高管Marcelo Claure与We新任的联席首席执行长Artie Minson和Sebastian Gunningham共同制定一份扭转公司局面的计划。这位知情人士表示,自Neumann离职以来,Claure和另外约20名软银员工一直在分析该公司在全球各地的租约和物业。

  软银已在We的七人董事会中拥有两个席位。在软银于2017年承诺对该公司投资44亿美元后,两名与软银有关的高管加入了董事会。

  部分知情人士称,软银已聘请来自企业律师事务所Weil, Gotshal & Manges LLP的律师帮助理清We的财务并就潜在投资提供建议。该律所拥有知名的财务重组专家。

  知情人士表示,在Neumann于9月24日离职后,We的董事会已委任摩根大通(JPMorgan)制定一项新的债务方案。该方案的条款不要求这家银行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支持这项交易,而只要求该行尽最大努力寻找愿意向We提供融资的客户。

  如果此前We实施了至少筹资30亿美元的IPO,该公司原本能够通过一项债务协议获得最多6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

  “尽力销售”(Best-efforts)交易一般意味着投行不愿自己承担风险。摩根大通与We的关系盘根错节,不但是后者的投资者、IPO计划的主承销商,还是Neumann的个人理财顾问。We IPO计划的另一家主承销商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则缺席了该公司这笔潜在融资交易。

  若筹不到新资金,随着建筑成本和其他支出侵蚀其现有流动性,We将面临严重的现金危机,截至6月30日该公司手头现金为25亿美元。该公司的信用评级为垃圾级。

  了解该公司财务状况的人士称,若无法锁定额外融资,预计该公司现金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耗尽。

  与软银之前尝试收购We多数股权时相比,若此次达成协议,交易对价将低得多。软银旗下Vision Fund去年曾尝试以160亿美元的交易收购We多数股权,但由于该基金主要投资方的阻力,投资规模显著缩水。

  Neumann所持股份的具体规模尚不清楚,但根据提交给交易所的文件,由他控股的、并且也包括其他一些早期投资者的We Holdings LLC持有We约三分之一的股份。Neumann所持股权赋予他相当于正常水平三倍的表决权,从而令他对公司拥有巨大影响力。

  截至6月30日,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数家银行总计向Neumann提供了3.8亿美元、与他在We的持股有关的融资。知情人士称,最近几周Neumann一直在试图重组这些贷款。了解相关讨论的知情人士表示,自从Neumann被迫辞任首席执行长以来,他所拥有的一些商业地产项目的合作伙伴已经开始为这些资产的潜在出售寻找买家。

  了解这些地产的知情人士称,Neumann在纽约和旧金山(专题)湾区都拥有地产,其中包括位于曼哈顿下城的一座出租给We的办公楼,以及加州(专题)圣何塞的几处原本打算用作We园区的地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8 08: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