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遇海归 [2008/12]
- 我乳房小我怕谁 [2008/11]
- 纽约妓女与国内妓女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2011/07]
- 我流氓还是你流氓 [2008/11]
- 芳邻刘亦菲 [2008/09]
- 谁支撑着中国 [2008/12]
- 梅西的马琳 [2008/10]
- 年年都是坎 [2008/12]
- 哭泣的老母亲 [2008/12]
- 离婚大队 [2008/10]
- 撩开美国高官腐败的面纱 [2008/12]
- 回国散记: 海外华人基本算乡下人 [2009/05]
- 女人的第三只眼 [2008/11]
- 你能不能不显呗? [2008/11]
- 唱歌能治更年期综合症 [2008/11]
- 回国散记: 中文万岁,中国式英语万岁 [2009/04]
- 回国散记: 生孩子还是越早越好 [2009/03]
- 相声不止在官家 [2008/12]
- 回国散记:中国咖啡的贵族主义 [2011/07]
- 旅英华裔灭门案:当西方法制撞上东方伦理 [2011/06]
- 如今爱国可真难 [2009/05]
- 高铁必须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2011/07]
- 夏教导员 [2011/06]
- 回国散记:不了不了不了情 [2009/01]
- 回国散记: 生孩子还是越早越好 [2009/06]
- 改了国籍当然可以称自己是中国人! [2009/08]
- 我那些消遁的朋友 [2011/05]
中国咖啡的贵族主义
--回国散记四十七
陈九
这事儿令我不解,一杯咖啡,其实不到一杯,那么小的杯子像喂鸟,就要人民币三十多元,为什么?凭什么?里面百分之九十九是水,骗谁啊。美国的星巴克也跟着起哄,你在纽约买多少钱一杯,你说,不就三美金吗,三七二十一,这还给你多算了,归了包堆也就二十块钱,怎么一到北京就变三十多了。趁火打劫拦路抢劫,美国资本家坏透了,净蒙中国人钱。
说实在的,咖啡在美国就是大碗茶。街头巷尾是个店就卖,五毛一杯,现在改一块了,因为油价上涨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美国人的习惯是,上班路上买杯咖啡来个面包,坐地铁里或通勤火车上吃,就算早餐。当然也有类似中国‘真锅’‘半岛’这样的咖啡店,但它不叫咖啡店,叫面包房‘Bakery’,以买点心为主兼有咖啡,里面也有几张桌子,可以坐下来。即便这样的店,咖啡价格也没那么邪乎,两三块钱,就这样了。当然你说有没有贵的店,有。曼哈顿西村有些面包房卖的咖啡有十几美元一杯的,可人家的咖啡不像‘半岛’‘真锅’这些连锁店的大路货,它们的咖啡往往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咖啡的制作有其独特配方,就靠与众不同的味感生存。比如阿拉伯咖啡,土耳其咖啡,阿拉伯人弄咖啡有传统,别看人家不大出产这玩艺,架不住在加工上下功夫。
中国的咖啡店大都是连锁。连锁什么意思?就是普及化。你都走普及路线了还卖那么贵干嘛,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还编出各式各样的名字唬人,什么真锅,废话,不真锅还假锅,纸糊的,能煮咖啡吗?还什么蓝山,哪儿是蓝山呀,在什么地方,哪国哪省,你倒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再说这名儿起得也不沾边,蓝本身是冷色,冷地方光出北极熊,能出咖啡吗?你又玩儿连锁又贵得惊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经营策略。我觉得这些店应该把咖啡价格降下来,而且量也应该加倍,让他们喝,喝多了喝上瘾了,你的市场就巩固了扩大了。除此外,还要把点心蛋糕这块经营好,这里的学问不比咖啡少,赚钱空间不比咖啡小,别把眼光只放在港台模式,港台都是咱中国的,那算什么国际接轨,学学其他国家如何经营咖啡店的。没有好点心,锅再真山再蓝也白搭。我这次回国去过京津两地好几家咖啡店,只见装修陈旧,楼上角落里打牌的,哄孩子的,干什么的都有,没几个真正喝咖啡的。这就是下坡路征兆。咖啡卖不动,效益不彰,打工的也无可奈何。
咖啡的贵族主义应属于张爱玲笔下的十里洋场。那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有钱消费咖啡的人极少,市场小价格贵是没办法,不宰他们宰谁呀。可现在中国的情况大变,人人喝得起咖啡。这种市场形势下再搞咖啡贵族化是作茧自缚,透着犯傻。你把价格降下来,量升上去,让消费者觉得实惠,咱看有没有人来。
真的哎,我来开这么一家咖啡店怎样,有跟我合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