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之旅--收养孩子回国记 [2011/08]
- 我要去非洲! [2011/06]
- 日记:五月六日---上海随笔 [2009/05]
- 那本日记 [2011/02]
- 是娘们儿,别硬撑!是爷们儿,别趴下! [2011/01]
- 乡愁 [2011/07]
- 我的美国同事 [2009/03]
- 听来的素质教育 [2009/05]
- 最弄不明白的是人! [2009/03]
- 如此过年 [2011/02]
- 亲情----父亲的“复仇”天使 [2009/02]
- 越南印象 [2011/01]
- 别了!与Alex共舞的日子 [2010/12]
- 偶失与偶得 [2010/12]
- 死囚小黄 [2009/03]
- 挽歌为谁而歌(绝非ZT) [2010/01]
- 陈冲,你实在是高! [2010/02]
- 伊兰泓演奏的《渔舟唱晚》 [2009/05]
本人有一段时间没有进村了,刚一来就碰上村里的这次争吵,删贴现象之多是我注册以来最多的一次。删与不删对编辑来讲只是按一个键而已,但对上贴的网友就有失公允了。网友上贴,一定是有话要讲,否则不会花费时间去写。
仔细读来,其实有些不指名道姓的帖子对村民的伤害更大。为什么这样说呢,指名道姓的帖子发了,矛盾的双方都知道彼此有了不和,意见相左,其他的网友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会不明就理。正如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谁是谁非大家一目了然。编辑可能是为了息事宁人,才去删除这类帖子,这样做的结果反而让双方都感到委曲,会让不明就理的争论双方的好友和支持者不论是非的一轰而上,从两个人的不和成为群体的解斗,这样不旦争不出个谁是谁非来,反而是一通混战。这不但不会提升人气,反而会让村民们心寒。
反观那些不指名道姓的,千万别小看了网友,凡受过小学教育的华人谁看不明白呢?!不论是指桑骂槐还是含沙射影,谁不明白这种文字间的意思呢?让这种不利于村子发展的文章堂而皇之的上首页,上推荐,这样的作法我认为是不妥的。之前我曾因为网友有别字错字的文章上首推向有关人士提过,但我得到的是回复大概是网站不是文学刊物之类,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比起明里暗里阴损其他网友帖子的博主,我现在倒觉得应该向当初那位网友再次真诚道歉了。帖子的错别字不影响博主要表达的内容,没有错别字但内容具有杀伤力的帖子对村友的中伤不是更让人不齿吗?
指名道姓的争吵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指名道姓但大家看一眼就明白的,这类博主他们太明白这个网站的所谓规则,规避网站不能指名道姓的发贴的共识,以这类不指名道姓的骂贴伤害其他网友,甚至拿别人的私生活说事,以为别人是公众人物、政治人物就得承受他们的那些无端挑剔,可见这种帖子的博主心胸不够坦荡,用心值得怀疑,我认为,网管和编辑更应该注意管理这类比指名道姓更有害网站发展的帖子才是。
此外,如果真如传说那样,博主(博主与网友在我看来是有区别的,博主常有博文,而网友可发可不发)做编辑的做法也不太合适,太为难身兼博主与编辑的网友了,自己的文章好了,推上首页是正常的,在其他人看来也就不那么正常了,再说人都有两三个好友,好友的文章来了,为了维持人气,怎么说也得推荐几篇,好了没问题,不好了又会生出矛盾。当然了我的要求可能太完美,但编辑这个位置需要的是理论上的公正人,如果不才被编辑了,换了我就不再在这个网站发自己的文章了,如果这点做不到就干脆别去趟浑水了,真的不值,钱没几个,事倒不少,说到此,我还是要向这位传说身兼二职的网友致敬,毕竟这个工作需要有人做,做好做不好,总是辛苦了。
最后要说的是,能来这个网站的,肯定不是土生土长的非中国籍人士,有的仍是中国公民,既然大家都来自同一个国家,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彼此这样中伤呢?在说别人的时候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这让我想起这些争吵的起源,也就是8964,大家一边在纪念当年争取民主而失去生命人们的同时,能不能以民主的原则和宽大的胸怀面对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呢,起码我认为相互谩骂和删贴不是个民主的作法,与当初64相比,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不让人讲话,一个键盘下去看上去是消除了一个ID的帖子,但却用了手中的权力闭了网友的口。
争吵哪里都有,但对争吵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大家应该考虑的,尤其是网站的管理者。
送大家以下的话共勉: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见于人,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后记:我希望这篇不会被删,当然删了也无所谓,本人有备份,可以再上,只到删的你手发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