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在百忙之中的十多天里会晤了近三十位友人,与滨海城市——厦门的“发小”L、天府之国的网友J、胶东半岛圣地——青岛的并肩战友W、大学时上下铺的老同学H都分别通了电话。更为惊喜的是与几十年未见的校友重逢。
朋友是什么?就是不喝酒也能倾吐真言的人,就是有需求就不必讲客气的人,就是敞开家门的人——在欧美这是友人间最高的礼遇。那年,我们在《半亩园》里呼风唤雨的就餐到雨过天晴,今日喝着粥聊了几小时就不足为怪了。与插队的同伴——他是小羊倌儿,我是小牛倌儿,(当然都还有大羊倌儿、大牛倌儿指挥着我们)相隔三十年未见的重逢相聚后就在快餐厅随意边吃边聊。继去岁自早九时叙谈到晚七时,此次东交民巷的小学校友Q在《东兴楼》宴请了我之后,驱车送我回家,来者不拒的顺便取走俄罗斯“伏特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用同窗至友的话说:我们是掏心窝的朋友。而八岁时就相识的西苑小学校友X是那样无拘无束的与自己边吃着家常便饭边聊家常、议时政;作为新华社退休的高级编辑——她思维仍旧敏捷如常,还在清华大学用英语授课。
邂逅于“老莫”与当年步行同登“上方山”、擎举火把共钻“云水洞”—刚巧从悉尼回国的M;在温哥华喜获三位靓丽千金、插队时同在一个公社X的重逢更是难得,我们自灯市口“全国妇联”的办公大楼一别已经近三十年,当初少男少女的我们骑车相互走动也不过十分钟(天安门广场东到王府井),而今却远隔遥遥万里。试想:悉尼、温哥华、莫斯科、北京四个城市的五位校友在昔日“飘派”屡屡光顾的“老莫”饮红酒,聆听着俄罗斯歌手伴随着悠扬的手风琴演唱《山楂树》,当时会是何等心境、场景。说来也是太凑巧,这次面晤还是来自内蒙之行呢!(详情请阅——之三:故土的恋情)
临行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们挥汗如雨填藕塘建新厂、同宿“五七干校”帐篷的伙伴们到湖北风味的“九头鸟”用餐。年纪毕竟不同当初了,“珍珠丸子”、“豆皮儿”的肉食都吃不完,而两盘“凉拌笋丝”却吃得一干二净。席间竟然意外得知老友不但曾并肩战斗,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就是大甜水井的校友。
同样在最后一个周末的下午聆听了“外附”校友合唱团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的音乐会。音乐会上无论是师姐还是学弟、不论当年学英语还是法语都是用俄语演唱苏联歌曲。不禁令己感慨万分,这就是苏联歌曲的魅力所在,因为歌唱和平、歌唱爱情、歌唱幸福生活就能久唱不衰、曲上九霄,动人心弦的歌曲是无国界的。从内心感谢可敬的校友们,因为他们不计报酬的完成了《世界有我们更美丽》—— 外语附校画册(七百多页),让这三千多学子看到历史的风尘、岁月的变迁。
同窗们在席间相约来年夏日抵俄,畅游伏尔加河,否则对自幼就学俄罗斯语言的人来说是太遗憾了。企盼着在莫斯科迎接大家。
2010-8-27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