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美国,我没有赡养父母义务,不行你们可以去告我 [2017/08]
- 更钦佩刘晓波的前妻 [2017/07]
- 何日君再来是一首什麽样的歌??? [2013/03]
- 青菜菠菜黄豆芽笋干 苏州人年夜饭饭都有寓意 [2014/02]
- 沈崇案,真相并非遥不可及 [2013/02]
- 苏州最美的16大湖泊,你去过几个? [2016/12]
- 被特朗普当众甩手,美国第一夫人将会成为摆设? [2017/02]
- “文革”中江青将“最好的朋友”整死 [2013/03]
- 苏州的桥 [2013/05]
- 枫桥夜泊及日本人对寒山寺的情结 [2011/08]
- 苏州博物馆貝聿銘先生視為【最心愛的小女兒】 [2013/05]
- 世界各国在美国获得博士头衔的数量 [2017/05]
- 什么是殖民地 [2017/10]
- 苏州的老照片 回忆那段历史和旧事,认识这个过去的年代 [2013/08]
- 你听过完整的流亡三部曲吗》 [2013/03]
- 国内还未开荒的7个小众美景地,太美了! [2016/12]
- 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電視劇《勇士們》 [2017/04]
- 中国的城市化 [2014/05]
- 想当年也是一条好汉 [2013/08]
- 民国纪事 [2013/02]
- 为什麽习近平在喜峰口接受日首相来信 [2013/07]
- 红歌的故事 [2013/05]
- 忆抗战胜利后的几个电影 [2013/03]
- 沦陷区里的童年 [2009/05]
本视频包括了《松花江上》 《離家》(又名《流亡曲》)《上前線》(又名《复仇曲》)三首歌。第二第三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第一首松花江上一样流行,劉雪庵因《何日君再來》一曲蒙冤數十年,57年成为右派。《流亡三部曲》便一直"殘缺"了三分之二。松花江上并在人大会堂大型歌舞剧东方红中演出,而另外两首已被历史所遗忘。我想请大家回首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鼓舞着一代青年的不屈战歌。从悲切到战斗。三首歌全部听完,需时间9.54分。如想挑着听,文末附有单支歌的链接。
該曲是《流亡三部曲》之一。歌曲開頭"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曾風靡中華大地,激發人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滿腔怒火。
《離家》《上前線》由江陵作詞,劉雪庵作曲。是作者1937年11月底從上海到香港的流亡途中所作。劉雪庵(1905-1985年)重慶人。1929年秋考入重慶私立中華藝術大學,次年秋轉入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習作曲。1934年起,先後在中央航空學校、重慶音樂藝文社《音樂雜誌》、重慶新夜報《音樂週刊》任教或做編輯工作。抗戰期間,創辦抗戰音樂刊物《戰歌》,並先後在重慶擔任中國電影製片廠音樂顧問、中央訓練團教員、青木關國立音樂學院副教授、璧山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教授、《音樂週刊》主編。抗戰時期還創作了《長城謠》、《民族至上》、《自由神》、《憶南京》等歌曲,並創作了電影歌曲《中華兒女》、《孤島天堂》、《保家鄉》等,同時為軍隊創作了《海軍軍歌》、《空軍軍歌》。"九•一八"事變也驚破了劉雪庵悠悠揚揚的抒情樂曲,他不再歌吟風月,代之而起的是鐵與血的呐喊。他先後創作的《出發》《前進》《前線去》等歌曲,向千千萬萬的同胞發出的抗戰號召。空軍歌、海軍歌、我是軍人等歌曲,成為激勵軍人英勇抗戰,奮勇殺敵的戰歌。但在抗戰歌曲中,最為激動人心的,還是他的《流亡三部曲》之二《離家》、之三《上前。線》,以及《長城謠》,這三部歌曲可稱當時的扛鼎之作。著名音樂家劉雪庵因《何日君再來》一曲蒙冤數十年,《流亡三部曲》便一直"殘缺"了三分之二
《離家》、《上前線》是繼《淞花江上》"整天价在關內流浪"之後,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責問,進而喊出"跑上戰場,誓死抵抗"的誓言。這兩部歌曲情感熾熱,旋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中影響極大。當時,凡是有愛國心的人們,無不為他那高亢奮進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為國獻身的戰鬥要求,許多熱血男兒,高唱著它,扛槍奔赴前線。 這三首歌現已上傳,有興趣的朋友可到
松花江上http://163.29.207.51/voh/song/song/84...
離家 http://163.29.207.51/voh/song/song/17...
上前線 http://163.29.207.51/voh/song/song/04...

朋友, 你唱過《流亡三部曲》嗎? 你聽過《流亡三部曲》嗎? 你還記得《流亡三部曲》嗎? 如果你已經忘記, 那麼, 請你聽吧!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 東北青年學生流浪逃亡, 苦難、彷徨、奮爭的故事吧! 因為, 這是一個民族的傷痛, 這是一個民族的歷程, 這是一個民族的反思, 這是一個民族的旗幟! 抗戰時期膾炙人口的"流亡三部曲" ,流傳祖國城鄉,對動員全民走向抗日戰場產生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松花江上 張寒暉詞曲。作於1936年11月。是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佈滿西安的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頭都鬱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傍惶的慘景,耳鼓充滿嗟歎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曲,以含著熱淚的器泣似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松花江上》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訴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伸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唱出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二中學生唱歌,後來傳到東北軍的學生隊裡,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城裡已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且迅速傳遍全國。但在很長時間裡,人們不知道這首歌曲的作者是誰,當劉雪庵把它編入《流亡三部曲》時,也只得署以"佚名"。埋頭苦幹的革命音樂家張寒暉,就是這樣代表人民傾吐呼號,為我們留下了這首不朽的戰鬥性的悲歌。
松花江上 張寒暉詞曲。作於1936年11月。是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佈滿西安的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頭都鬱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傍惶的慘景,耳鼓充滿嗟歎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曲,以含著熱淚的器泣似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松花江上》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訴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伸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唱出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二中學生唱歌,後來傳到東北軍的學生隊裡,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城裡已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且迅速傳遍全國。但在很長時間裡,人們不知道這首歌曲的作者是誰,當劉雪庵把它編入《流亡三部曲》時,也只得署以"佚名"。埋頭苦幹的革命音樂家張寒暉,就是這樣代表人民傾吐呼號,為我們留下了這首不朽的戰鬥性的悲歌。
該曲是《流亡三部曲》之一。歌曲開頭"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曾風靡中華大地,激發人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滿腔怒火。
《離家》《上前線》由江陵作詞,劉雪庵作曲。是作者1937年11月底從上海到香港的流亡途中所作。劉雪庵(1905-1985年)重慶人。1929年秋考入重慶私立中華藝術大學,次年秋轉入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習作曲。1934年起,先後在中央航空學校、重慶音樂藝文社《音樂雜誌》、重慶新夜報《音樂週刊》任教或做編輯工作。抗戰期間,創辦抗戰音樂刊物《戰歌》,並先後在重慶擔任中國電影製片廠音樂顧問、中央訓練團教員、青木關國立音樂學院副教授、璧山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教授、《音樂週刊》主編。抗戰時期還創作了《長城謠》、《民族至上》、《自由神》、《憶南京》等歌曲,並創作了電影歌曲《中華兒女》、《孤島天堂》、《保家鄉》等,同時為軍隊創作了《海軍軍歌》、《空軍軍歌》。"九•一八"事變也驚破了劉雪庵悠悠揚揚的抒情樂曲,他不再歌吟風月,代之而起的是鐵與血的呐喊。他先後創作的《出發》《前進》《前線去》等歌曲,向千千萬萬的同胞發出的抗戰號召。空軍歌、海軍歌、我是軍人等歌曲,成為激勵軍人英勇抗戰,奮勇殺敵的戰歌。但在抗戰歌曲中,最為激動人心的,還是他的《流亡三部曲》之二《離家》、之三《上前。線》,以及《長城謠》,這三部歌曲可稱當時的扛鼎之作。著名音樂家劉雪庵因《何日君再來》一曲蒙冤數十年,《流亡三部曲》便一直"殘缺"了三分之二
《離家》、《上前線》是繼《淞花江上》"整天价在關內流浪"之後,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責問,進而喊出"跑上戰場,誓死抵抗"的誓言。這兩部歌曲情感熾熱,旋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中影響極大。當時,凡是有愛國心的人們,無不為他那高亢奮進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為國獻身的戰鬥要求,許多熱血男兒,高唱著它,扛槍奔赴前線。 這三首歌現已上傳,有興趣的朋友可到
松花江上http://163.29.207.51/voh/song/song/84...
離家 http://163.29.207.51/voh/song/song/17...
上前線 http://163.29.207.51/voh/song/song/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