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美国,我没有赡养父母义务,不行你们可以去告我 [2017/08]
- 更钦佩刘晓波的前妻 [2017/07]
- 何日君再来是一首什麽样的歌??? [2013/03]
- 青菜菠菜黄豆芽笋干 苏州人年夜饭饭都有寓意 [2014/02]
- 沈崇案,真相并非遥不可及 [2013/02]
- 苏州最美的16大湖泊,你去过几个? [2016/12]
- 被特朗普当众甩手,美国第一夫人将会成为摆设? [2017/02]
- “文革”中江青将“最好的朋友”整死 [2013/03]
- 苏州的桥 [2013/05]
- 枫桥夜泊及日本人对寒山寺的情结 [2011/08]
- 苏州博物馆貝聿銘先生視為【最心愛的小女兒】 [2013/05]
- 世界各国在美国获得博士头衔的数量 [2017/05]
- 什么是殖民地 [2017/10]
- 苏州的老照片 回忆那段历史和旧事,认识这个过去的年代 [2013/08]
- 你听过完整的流亡三部曲吗》 [2013/03]
- 国内还未开荒的7个小众美景地,太美了! [2016/12]
- 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電視劇《勇士們》 [2017/04]
- 中国的城市化 [2014/05]
- 想当年也是一条好汉 [2013/08]
- 民国纪事 [2013/02]
- 为什麽习近平在喜峰口接受日首相来信 [2013/07]
- 红歌的故事 [2013/05]
- 忆抗战胜利后的几个电影 [2013/03]
- 沦陷区里的童年 [2009/05]
刘晓波与陶力
在网上寻找陶力踪迹,看到一下两篇报道:
据晓波自己供述,前妻与其离婚前妻错在晓波自己,而不在前妻。在《末日幸存者的独白》中,晓波反省道:“陶力,我的前妻,我儿子刘陶的母亲,无论是在我们没有离婚时,还是在我们离婚时,我都对不起她。除了我放荡的生活给予她心灵上、身体上的痛苦和绝望之外,我参与“八九抗议运动”的风风雨雨,也始终令她悬着心;在惊吓中度过了我回国后的日日夜夜。
不管“八九抗议运动”的结果多么惨烈,不管我因此受了多少磨难,统统与陶力无关,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是我自己要回国、要投入、要绝食。我在外面风风火火,有刺激、有观众、有名声,即使受难也不会白付代价,即使死了也只能自己负责。而她呢?她得到的是什么呢?除了痛苦、惊吓、焦虑、揪心,除了疾病的折磨、抚养孩子的艰辛、卧床两年和病魔搏斗之外,她一无所得。当我在“八九抗议运动”中面对欢呼的人群时,我从未想到她和孩子;当我面对成群记者、闪光灯,自我感觉良好地讨论时事时,我从未想到过她的痛苦;当我在广场上和其他女人调情时,更没有想到过她那受过多次伤害的心灵还在滴血。因此,陶力与我离婚,无论在什么时侯、什么情况下都是理由充足的。象我这样生性放荡而又贪恋社会功名的人,根本就不配有家庭、不配做一个负责的丈夫和父亲,不配得到陶力的爱。”
在网上寻找陶力踪迹,看到一下两篇报道:
据晓波自己供述,前妻与其离婚前妻错在晓波自己,而不在前妻。在《末日幸存者的独白》中,晓波反省道:“陶力,我的前妻,我儿子刘陶的母亲,无论是在我们没有离婚时,还是在我们离婚时,我都对不起她。除了我放荡的生活给予她心灵上、身体上的痛苦和绝望之外,我参与“八九抗议运动”的风风雨雨,也始终令她悬着心;在惊吓中度过了我回国后的日日夜夜。
不管“八九抗议运动”的结果多么惨烈,不管我因此受了多少磨难,统统与陶力无关,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是我自己要回国、要投入、要绝食。我在外面风风火火,有刺激、有观众、有名声,即使受难也不会白付代价,即使死了也只能自己负责。而她呢?她得到的是什么呢?除了痛苦、惊吓、焦虑、揪心,除了疾病的折磨、抚养孩子的艰辛、卧床两年和病魔搏斗之外,她一无所得。当我在“八九抗议运动”中面对欢呼的人群时,我从未想到她和孩子;当我面对成群记者、闪光灯,自我感觉良好地讨论时事时,我从未想到过她的痛苦;当我在广场上和其他女人调情时,更没有想到过她那受过多次伤害的心灵还在滴血。因此,陶力与我离婚,无论在什么时侯、什么情况下都是理由充足的。象我这样生性放荡而又贪恋社会功名的人,根本就不配有家庭、不配做一个负责的丈夫和父亲,不配得到陶力的爱。”
而陶力在与晓波离婚的所做所为完全对得起晓波,她对晓波的爱和关心令人感佩。比如《独白》有一段刘的战友高新的话:“。。。中午到了北师大,去陶力家,安慰了她一阵,吃过午饭,就回家了。陶力让你在外面躲一躲,能出国就出国,不要考虑她和孩子,这是陶力托我带给你的三千元钱。真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
又说:“昨天晚上枪声一响,陶力就到北师大东门前等你,从半夜十一点半一直等到天亮,等到从广场撤下来的学生全部返校。她没有找到你,以为你非死即伤,她哭得眼病又犯了。”
刘晓波自己回忆在天安门广场绝食时:“六月三日一整天﹐来绝食棚看望我们四人的亲人和朋友络绎不绝﹐绝食棚几乎成了接待站。我的妻子支撑着虚弱的病体来看我﹐她一见我就哭﹐什么也不说﹐一个多小时﹐她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我也手足无措﹐不知道用什么能够安慰她﹐她临走前﹐紧紧地抱住我﹐仿佛要让我跟他回家。”
又如,徐星在《我所认识的刘晓波》(一篇骂刘的文章)中提到:“。。。这时见面接触多了一点儿,搓饭,喝酒免不了的事,加上另外几个朋友,妻子们各显手艺,几家争鸣,那时刘小波和他的妻子住在北师大的一个筒子楼里的一个单间房子,七八个人来吃饭,陶丽的身体很槽,忙忙叨叨地做饭,真是难为了她 。。。”
陶女士为刘晓波做出的牺牲和承受的苦难即使不及刘霞女士,但同样不能不令人同情,令人感喟。离婚之后,虽然可以避免政治上的骚扰,但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一身疾病,独自抚养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其生活艰辛可知。现在晓波获得了巨大的荣誉,陶女士以其曾经遭受的不幸,似乎不应被人遗忘,似乎亦有资格可以分享这一荣耀。
刘小波和现任妻子刘霞
《刘晓波传》的作者余杰说他的书是客观的,写了刘晓波的缺点,比如对家庭没有尽责,花心。六四时,山雨欲来,妻子哭求他不要再去参与,他仍走去广场,还和女记者,女学生崇拜者调情,以至于一起绝食的侯德健觉得自己当大灯泡不爽要投诉。
刘晓波的前妻陶力,婉约动人,是他们中学时期的校花,出身书香门第,学习也好。刘晓波是坏孩子,和所有平凡的故事一样,坏孩子追到校花,令她对自己改观。因为爱情,刘晓波考了北师大的研究生,终于可以将户口调到北京,二人翌年结婚,不胜甜蜜。
但婚后的刘晓波和普通男人一样,很快就过了蜜月期,醉心功名,频频发炮,哗众取宠。但那时的学问,是真学问,刘晓波的博士论文答辩,请来的都是业界名家,从上海请来王元化。整个答辩会,几乎万人空巷,改到大教室举行。顺利通过答辩。(此处有些夸张,他研究的题目需要请外面的教授,改到大教室答辩,是中文系学生想看名师。纪实文学用词更该准确。)
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刘晓波和妻子越行越远。我觉得陶力的一番话颇有道理,她说:晓波,你口口声声说和现在的世界格格不入,不合作,其实我才是最不合作的,我根本漠视这个世界。不去参与他,而你这么热情,恰恰证明你非常想拥抱这个眼前的世界。可惜这么好的妻子,刘晓波没有珍惜。
天安门事件后,妻子陶力带着儿子刘陶远走美国,从此隐姓埋名,直到今天刘晓波获奖,没有任何媒体能找到她,采访到她。她是做儿童文学研究的,自小父母都是外国文学教授,欧风美雨。她能做到这样,令人佩服。实在是诺奖获得者妻子中的典范。一个离婚后的女子,单独抚养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
大家关心惦念刘晓波之际,我贴此文不是成心减低他的形象,只是我真的好心疼陶女士,她爱刘晓波更深,受的伤害是双重的,而她克制着······。她隐身的那么利索让人惦念、让人佩服。
希望她健康愉快,希望她过上世外桃源般的幸福日子。
又说:“昨天晚上枪声一响,陶力就到北师大东门前等你,从半夜十一点半一直等到天亮,等到从广场撤下来的学生全部返校。她没有找到你,以为你非死即伤,她哭得眼病又犯了。”
刘晓波自己回忆在天安门广场绝食时:“六月三日一整天﹐来绝食棚看望我们四人的亲人和朋友络绎不绝﹐绝食棚几乎成了接待站。我的妻子支撑着虚弱的病体来看我﹐她一见我就哭﹐什么也不说﹐一个多小时﹐她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我也手足无措﹐不知道用什么能够安慰她﹐她临走前﹐紧紧地抱住我﹐仿佛要让我跟他回家。”
又如,徐星在《我所认识的刘晓波》(一篇骂刘的文章)中提到:“。。。这时见面接触多了一点儿,搓饭,喝酒免不了的事,加上另外几个朋友,妻子们各显手艺,几家争鸣,那时刘小波和他的妻子住在北师大的一个筒子楼里的一个单间房子,七八个人来吃饭,陶丽的身体很槽,忙忙叨叨地做饭,真是难为了她 。。。”
陶女士为刘晓波做出的牺牲和承受的苦难即使不及刘霞女士,但同样不能不令人同情,令人感喟。离婚之后,虽然可以避免政治上的骚扰,但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一身疾病,独自抚养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其生活艰辛可知。现在晓波获得了巨大的荣誉,陶女士以其曾经遭受的不幸,似乎不应被人遗忘,似乎亦有资格可以分享这一荣耀。
刘小波和现任妻子刘霞

《刘晓波传》的作者余杰说他的书是客观的,写了刘晓波的缺点,比如对家庭没有尽责,花心。六四时,山雨欲来,妻子哭求他不要再去参与,他仍走去广场,还和女记者,女学生崇拜者调情,以至于一起绝食的侯德健觉得自己当大灯泡不爽要投诉。
刘晓波的前妻陶力,婉约动人,是他们中学时期的校花,出身书香门第,学习也好。刘晓波是坏孩子,和所有平凡的故事一样,坏孩子追到校花,令她对自己改观。因为爱情,刘晓波考了北师大的研究生,终于可以将户口调到北京,二人翌年结婚,不胜甜蜜。
但婚后的刘晓波和普通男人一样,很快就过了蜜月期,醉心功名,频频发炮,哗众取宠。但那时的学问,是真学问,刘晓波的博士论文答辩,请来的都是业界名家,从上海请来王元化。整个答辩会,几乎万人空巷,改到大教室举行。顺利通过答辩。(此处有些夸张,他研究的题目需要请外面的教授,改到大教室答辩,是中文系学生想看名师。纪实文学用词更该准确。)
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刘晓波和妻子越行越远。我觉得陶力的一番话颇有道理,她说:晓波,你口口声声说和现在的世界格格不入,不合作,其实我才是最不合作的,我根本漠视这个世界。不去参与他,而你这么热情,恰恰证明你非常想拥抱这个眼前的世界。可惜这么好的妻子,刘晓波没有珍惜。
天安门事件后,妻子陶力带着儿子刘陶远走美国,从此隐姓埋名,直到今天刘晓波获奖,没有任何媒体能找到她,采访到她。她是做儿童文学研究的,自小父母都是外国文学教授,欧风美雨。她能做到这样,令人佩服。实在是诺奖获得者妻子中的典范。一个离婚后的女子,单独抚养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
大家关心惦念刘晓波之际,我贴此文不是成心减低他的形象,只是我真的好心疼陶女士,她爱刘晓波更深,受的伤害是双重的,而她克制着······。她隐身的那么利索让人惦念、让人佩服。
希望她健康愉快,希望她过上世外桃源般的幸福日子。
来源: 石假装 于 2017-06-30 0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