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苏州一定要吃的那一碗地道苏式面 [2013/11]
- 情回中国 倍可亲 贝壳村 Backchina [2013/01]
- 令人毛骨悚然的毛罗对话(图) [2017/06]
- 一到春天,苏州就美成了一幅画! [2017/06]
- 中国高铁上网,世界唯一 [2013/11]
- 上海成全球变暖重灾区 它真的会被淹没么?(组图) [2017/06]
- 袁隆平接手转基因水稻研究 称是发展方向(图) [2014/03]
- 江苏苏州成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 超越北上广 [2013/11]
- 辽宁海城地震 一次成功的预报 [2017/08]
- 大院里的孩子们 [2009/05]
- 我对今年进口一些粮食的看法 [2012/12]
- 我在未名湖畔的遐想 [2009/05]
- 童 年 趣 事 [2009/05]
- 中国十大名古街 [2012/05]
中国的粮食进口问题,其实不是最近开始的,60年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出现了进大于出的净进口局面,粮食进出口比是2.04:1。粮食出口大幅度下降,粮食进口大幅度增加。累计出口粮食 2155.19万吨,比50年代减少了72.91万吨,出口粮食最高年份也只有299.44万吨(1967年)。出口粮食在1960年比1959年减少 143.71万吨之后一路下滑,直到1963年以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出口粮食的主要品种仍然是大米,而且大米出口换回了很大一部分进口粮食所需要的外汇。累计进口粮食达到4400.62万吨,比50年代增加4317.09万吨。在进口粮食中,小麦进口累计达4328.51万吨,占进口粮食98%还多,比例最高为98.8%(1969年)。60年代小麦平均进口水平约为世界小麦总进口水平的10%,大多数年份都占据着世界粮食进口第一或第二位。
从进口粮食的来源地看,自从60年代初首先开启了中国和加拿大的大宗小麦贸易的先河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阿根廷成为中国进口粮食的最大供给者。 60年代,中国更主要的是从加拿大进口食用小麦和大麦。从1961年1月到1963年1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4800万吨小麦和100万吨大麦。 1961年2月,中国又向加拿大提出了长期购买粮食的要求,很快得到了加拿大的同意和购买粮食的贷款。因此,进口粮食往往是采用长期粮食协定的方式进行支付。到70年代,美国和阿根廷也成为中国进口粮食的重要供给者。美国在1973年和1974年向中国出口了大量小麦(占美国小麦出口量的7%)。
[url]http://www.sinonet.org/bbs/thread-10294-1-1.html[/url]
[url]http://www.sinonet.org/bbs/thread-10294-1-1.html[/url]
近年以来进口品种有了很大的改变,进口的主要是大豆及玉米还有部分成品食用油。国内人都知道中国吃的食油,几个名牌豆油基本都是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制作的,因为这些大豆的价格明显比国产的便益。在食油的标签上都有说明,中国较前富裕了,乳蛋肉类产品及其他以粮食为原料的产品需要量大大增加。所以对玉米等需求量大大增加。这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中国自产的粮食如只管温饱(如仍用粮票,肉票,油票,蛋票等等),不仅是足够,而且可以大量输出。而且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没有停止过粮食储备。
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中国一些企业尽管在进口大豆,玉米。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在出口玉米,小麦及大米,为了减少粮食的输出,中国已取消了粮食出口退税政策。以便减少粮食进口。但恐怕抵挡不住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因为中国几家主要的豆油生产商,基本上是外资控制的,无法约束它采用哪一个国家的大豆。由于规定如使用的是转基因大豆,必须注明,这些厂家的销售额也在萎缩。有可能最后会被迫改用国产大豆,谁知道???
6-70年代的粮食进口为的是温饱问题,近年来的粮食进出口,只是一个商业行为。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已不是温饱而是如何使人民的生活更丰富的问题。
这里就牵涉到关于转基因大豆是否允许使用的问题,否则商人总是会应用价格便宜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