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点在美国出车祸的事 [2011/04]
- 看看这是谁 [2011/11]
- 弟弟家的花和果 [2015/11]
- 继续吃菜地 [2016/08]
- 什么嫁老中嫁老外的 [2010/11]
- 高舅舅 [2011/05]
- 我弟弟弄的阳台(续) [2016/03]
- 买个咖啡磨 [2016/07]
- 今年回国(十二)逛一下菜市场 [2010/07]
- 素鸭,腐皮卷 [2011/03]
- 继续秀菜地 [2016/08]
- 我的一个海归朋友 [2011/04]
- 今年的菜地 [2016/06]
- 今年回国(十四)上海的磁悬浮列车 [2010/08]
- 今年回国(一)还是回家好 [2010/07]
- 今年回国(二十四)父母老有所乐 [2010/10]
- 哦 [2012/03]
- 今年回国(二)国人对生活满意的多 [2010/07]
- 哈,怎么讨论起上海人来了 [2010/11]
- 盒子的马大哈 vs 盒老公的醋罐子 [2009/11]
- 单身并非什么不幸,结婚也挺好的 [2010/05]
- 这左派是怎么定义的? [2010/04]
- 不会骂人就是不会英文 [2009/10]
- 小盒子九岁了 [2009/10]
- 语无伦次说生日 [2010/04]
- 就职村长说两句 [2010/03]
- 幸福就是你一拳我一脚 [2010/04]
未必对得上丹奇的那个孩子混血儿身份的话题,只是讲讲我的观点。
去小盒子的家长会,在美国,所有的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大讲好话表扬为主的,我都习惯一耳进一耳出了,但老师讲的一句话我一直记着,而且很相信是真的,也很高兴是真的,老师说我家小盒子"proud of his heritage"。
我个人相信孩子如何是自成自长的,跟我没有关系。见了丹奇的烦恼,我才开始想,我们该做点什么能做点什么,瞎想瞎说哈。
首先呢,我觉得要帮助孩子正视中国是落后的有很多问题的,没有必要硬撑,累又不讨好。我儿子出生至今共回国三次,第一次二岁不到,用车推着他走在外边,人见人摸,两星期后生病了,我们改了机票日期立即回来了;第二次六岁不到,印象最深的是出门不肯上厕所,每天要带或买替换衣裤;第三次是去年,赶上世博会,又热又挤,他觉得路上的所有车都在不停地按喇叭,人也一点都不文明谦让;他有时候会问我,你小时就一直在这样的地方吗,我回答说,"那时候还要差呢"。我一点都没觉得这些会影响他认可自己的中国血统,人家问他中国怎么样他也从来实话实说,当然好坏都讲点的。
然后呢,我在丹奇那里说过,就是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我跟我先生常说,他们也是外国移民,不过是比我们早几代来美国而已,可我们也有优势啊,我们是考试申请读书来美国的,是被大公司雇佣了留下来的,他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或许是逃难来的呢,有什么资格低看我们呀。当然对外人不至于那样说,但自己要看好自己,我们不比他们差。
还有我做得不够的就是要教育孩子各方面突出和优秀,你哈佛啊MIT啊毕业出来的话,还在乎什么人歧视你呀,是吧。
对了,还有,有些事还是让先生去处理比较好,学校的一些活动我们没在美国读过书的人的确不是太懂。小盒子一次就说到学校的什么活动班里跟他很好的印度孩子只带了很少的东西,他心好还帮帮人家呢。在孩子的学习上自己绝对要参与,发挥自己的长处,象英语或什么社会学之类的自己不够好的就放给先生去弄,尽量别让孩子得到不该有的尴尬。
再就是要孩子好心多帮助别人,学会有什么好东西都跟同学分享,好处或许暂时看不到,但会体现出来的。
想到这些先说着,算给丹奇交个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