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点在美国出车祸的事 [2011/04]
- 看看这是谁 [2011/11]
- 弟弟家的花和果 [2015/11]
- 继续吃菜地 [2016/08]
- 什么嫁老中嫁老外的 [2010/11]
- 高舅舅 [2011/05]
- 我弟弟弄的阳台(续) [2016/03]
- 买个咖啡磨 [2016/07]
- 今年回国(十二)逛一下菜市场 [2010/07]
- 素鸭,腐皮卷 [2011/03]
- 继续秀菜地 [2016/08]
- 我的一个海归朋友 [2011/04]
- 今年的菜地 [2016/06]
- 今年回国(十四)上海的磁悬浮列车 [2010/08]
- 今年回国(一)还是回家好 [2010/07]
- 今年回国(二十四)父母老有所乐 [2010/10]
- 哦 [2012/03]
- 哈,怎么讨论起上海人来了 [2010/11]
- 今年回国(二)国人对生活满意的多 [2010/07]
- 盒子的马大哈 vs 盒老公的醋罐子 [2009/11]
- 单身并非什么不幸,结婚也挺好的 [2010/05]
- 这左派是怎么定义的? [2010/04]
- 不会骂人就是不会英文 [2009/10]
- 小盒子九岁了 [2009/10]
- 语无伦次说生日 [2010/04]
- 就职村长说两句 [2010/03]
- 幸福就是你一拳我一脚 [2010/04]
这几天一直讲故事,见到网友发来的上海三字真经,又想来讲点我的三字绰号怎么样,给大家笑笑哈。
大学里时,我们那代大学生读书很用功的,很多同学都把高等数学习题集一道不漏地做一遍的,我发现个诀窍,自己不用花时间做,专门去帮人家解决做不出的问题,那样又帮助了别人,又省了自己从头到底一道道做的时间,是好办法。在给人家解释题目怎么做时我就有句口头禅,也是三个字的上海话,呆想想。我的意思是用 commen sense,大家不是很同意,说 呆想想 是要本事的,而一直认为我的 呆想想 本事最大。
工作时又来了一个,毛估估,工程么,都是估计的,手艺就更是了,做饭其实也是,对吧,哪有什么都精确计算的呀,不过头头们不是太喜欢我的毛估估,说我不够认真,叫我 毛估估 师傅,算讽刺我啊。
要来美前在一个基层混,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说 乱轰轰,是别人发现了指出我的,或许是那时我的真实感觉的流露吧。
我瞎说八道,这三个只有最后一个是归在上海三字真经里的,前两个不知道是因为都是动词呢,还是因为非真上海话,管它呢。
原贴放这里:
上海三字真经 哈哈哈
上海话逐渐在异化,今日社会上大力倡导发掘、传承上海话,有海外人士收集上海话组成三字经,实属不易。
血血红﹑雪雪白;蜡蜡黄﹑墨墨黑。
咸塔塔﹑甜咪咪,苦茵茵﹑酸叽叽;淡刮刮﹑辣蓬蓬,香喷喷﹑臭烘烘。
木噱噱﹑戆嗨嗨,急吼吼﹑笃姗姗;生碰碰﹑茄嗒嗒,嘲叽叽﹑鲜格格。
糊达达﹑烂糟糟,实敦敦﹑轻飘飘;老渣渣﹑干麸麸,小结结﹑胀鼓鼓。
胖墩墩﹑福嗒嗒,瘦剐剐﹑瘪塌塌;薄答答﹑厚笃笃,紧绷绷﹑松扑扑。
硬邦邦﹑软咚咚,慢悠悠﹑急匆匆;瞎来来﹑野豁豁,骚呼呼﹑花插插。
短局局﹑长幺幺,迷糊糊﹑浑淘淘;新簇簇﹑旧蛤蛤,寿噱噱﹑痴答答。
吓丝丝﹑抖索索,停怏怏﹑呆膊膊;清光光﹑水汤汤,乱轰轰﹑顺当当。
疲塌塌﹑死板板,滑腻腻﹑懒甩甩;毛呼呼﹑光溜溜,随弄弄﹑神兜兜。